APP下载

五个关—注,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以三节《直跑屈腿跳高》片段课为例

2014-12-05张烨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226014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动作游戏体育

张烨 (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226014)

五个关—注,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以三节《直跑屈腿跳高》片段课为例

张烨 (江苏省南通市观河中学,226014)

在浙江省小学体育区域联盟第五届研讨活动中,三节《直跑屈腿跳高》课的教学设计均注重以动作教学为主,体能发展为辅,教学流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为了能取各家之长,笔者对三节《直跑屈腿跳高》录像课课进行了反复观看,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要使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必须做好以下五个关注。

一、关注辅助练习,让技术迁移更有效

汤老师将立定跳远作为直跑屈腿跳高教学前的辅助练习,虽然在学习单跳双落动作技术时,汤老师一再强调“单”“双”的动作特点,但仍然出现部分学生起跳时两脚前后站立或并排站立的双脚起跳的现象,包括在学习后面的走两步做单跳双落动作时,学生也出现了双跳双落的现象,其原因在哪里?辅助练习是指在体育教学的运动技术学习中,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在完整动作练习之前所采用的,与所学技术动作内在本质属性相吻合、相一致的一些辅助性的练习[1]。采用辅助练习,目的是简化动作难度,强化肌肉感觉与神经敏感度,巩固动作的稳定性,使学生容易建立动作定型,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缩短练习时间、提高练习效果,还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立定跳远是双跳双落的,直跑屈腿跳高是单跳双落,两者有着不同的动作技术结构。前者的起跳是原地,后者是行进间的、减速制动的起跳。立定跳远练习虽然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弹跳力,但它对这一节课的重点“单脚踏跳”的动作技术教学会出现干扰,甚至会误导学生,使之出现双跳双落的现象,起到“负迁移”的作用。因而,教师要以新授课教材所确定的动作形态和要求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与直跑屈腿跳高的单跳双落技术环节形态相似或性质相近动作为辅助练习,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如,蔡老师设计了“跳格子”游戏,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单跳双落的动作,对动作技能的教学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二、关注口令调动,让课堂组织更有效

黄老师在组织学生上两步从折叠的小垫子上进行单跳双落练习中,由于没有跟学生讲清楚练习后如何返回,导致出现第1排学生练习过后,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跑的现象,于是出现教师直接拉着学生送到指定地点的画面。包括后面第2、3排学生在练习后,返回路线仍有些混乱。

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是指体育教师运用简洁的口头命令进行队列队形操练与队伍调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体育教师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施课堂常规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功的自然流露[2]。教师在实施教法时,必须要关注队列队形的方位、距离,练习时如何进行合理调动、安排次序,这样既能节约队伍调动时间,又能更有效地组织学生练习。

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让第1排跳过的学生直接站在垫子的对面,后面2~4排学生练习后依次站在其后面,然后进行反方向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队伍调动,还可以增加练习密度。若想让学生返回的话,那就应该用语言跟学生交代清楚“练习后,左边4位同学从左侧返回到队伍后面,右边4位同学从右侧返回到队伍后面”,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学生无所适从、杂乱无章的现象。蔡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跳格子”游戏时,通过口令“5、4、3、2、1”很快就将学生的队形组织好。在游戏前他要求“前面一位学生踩到大脚从旁边返回后,后面一位同学才可以出发”,简单的语言交代让学生明确游戏的距离和出发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很有序地自主游戏。

三、关注运动能力,让差异教学更有效

蔡老师在利用“跳格子”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单、双跳”练习中,当有学生出现不同动作时,首先是询问学生采用什么方式跳的,用语言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动作,然后鼓励学生再来一次,再通过示范、语言提醒使学生改正跳格子的方法。在体育运动中,每个学生对动作感受的敏锐度、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操作思维的敏捷性和实效性等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可以达到的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中,即便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好坏还是可以分辨出来。这时,教师要根据他们运动能力的差异,根据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实施针对性教学,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很好地学习,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蔡老师利用游戏淘汰法,让会的学生自主去练习,对变换脚动作不熟练的学生,则用示范、引导的方法帮助她们进一步巩固练习方法。单跳双落练习中,他能敏锐地观察到能力弱的学生,采用分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帮助其确定信念,促进其学会动作。

四、关注游戏情境,让技能体验更有效

蔡老师并没有一味地去教动作,而是努力营造“小熊童子军训练营”的学习情境,通过“人枪熊”、“跳格子”、“踩脚印”等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潜移默化中掌握“单跳双落”这一动作技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一的课程内容中,运动知识和技能目标明确指出: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学习目标1);学习不同的体育方法[3]。游戏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蔡老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在体育游戏中完成并脚跳、变换脚跳、跳树桩等动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练。练习过程中,教师也没有过分强调动作细节,因为水平一阶段主要是学习不同的身体活动方法,并未涉及到动作技术的学习。学生在快乐的趣味游戏中,逐步体验动作,掌握动作技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五、关注学习评价,让课堂评价更有效

黄老师对上来演示的学生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给予表扬;汤老师除了用语言激励评价外,还设计了用笑脸牌让学生对同伴进行评价;蔡老师也采用语言激励评价,对获得进步的学生用小贴画作奖励。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在学习同一动作时,会出现好与不好的现象。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学习评价的功能,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汪晓赞博士在《厘清学习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文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第三个功能是反馈与交流,即将有关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信息通过评价过程反馈和传递给学生,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以发现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上的成功之处或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便于及时调整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本次研讨中,三节课教师均利用了学习评价功能,并采用人性化的评价方法,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与进步。汤老师利用笑脸牌,让学生对同组的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蔡老师鼓励学生对有创意的同伴,进行鼓掌评价。两位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评价实践的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其中,蔡老师充分利用学习评价的反馈功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改进后面的学习,从而激励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笔者不赞成黄老师的物质奖励评价,以免转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1]百度百科[EB/OL].http://www.docin.com/ p-137677408.html.

[2]邵伟德.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体育教学》论坛“教学技能”栏目观点汇总[J].体育教学.2012,8.

[3]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4年下半年增刊征稿通知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服务于青少年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该刊拟在2014年12月25日前出版2014年《体育健康知识画刊》下半年增刊一期,欢迎广大教师及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投稿。增刊文章均被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收录。请将您的稿件发到投稿专用邮箱,投稿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

栏目设置:1.健康教育;2.体质与健康;3.健康促进;4.运动与营养;5.特色体育;6.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

征稿对象: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学校卫生管理人员、校医、心理咨询师、健康教育工作者、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人员、卫生系统的心理及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投稿邮箱:jkzshk@163.com;联系电话:010—66093860; 联系人:王承凤 王璐璐

注:具体要求及详情请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官方博客了解http://blog.sina.com.cn/u/1390445263

猜你喜欢

动作游戏体育
动作描写要具体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