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管理的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2014-11-24成乔明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造物精神设计

成乔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210016

设计管理学是设计知识与管理知识的交叉性学科,设计管理学学科刚刚起步,但设计管理实践却古已有之。“设计”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造物活动,是围绕人类观和用而展开的造物活动,包含造物的过程,也包含造物的结果即产品。有活动过程,就必然存在活动过程的管理,有造物产品,就必然存在产品的管理,这就是设计管理的核心内涵。作为高端的社会学内容,任何管理都应当存在确定或非确定的价值,被推陈出新的人造物包围的人类,其设计管理的价值命题毋庸置疑,必定是设计管理学最为核心的终极发问。

一、设计管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

设计是造物活动,设计管理就成了造物活动的规范性、高效性、正向性限制和引导行为。造物的第一特征是视觉,即改造了物质世界、创造了视觉世界,所以设计管理也应当是围绕视觉造物而展开,起于物质视觉、归于视觉精神。

什么叫起于物质视觉、归于视觉精神?任何物质都影响着认识,任何物理都影响着精神,任何视觉都影响着法则,从物理视觉到精神法则的进化不但是人类世界成长的过程,也必然是设计管理价值体系构建的要义和归宿,这是一种视觉形态、生活方式、资源保护、社会发展层层推进的延伸和拔高,这种延伸和拔高是生命成长规律的体现,同时也是生态发育完善的过程。

整个世界就是从表及里、从观到思、从生产到制度的生态体系。视觉不能限于孤立的眼官感觉,视觉联通精神想象,恰如物理从简单到复杂也就是从技到艺、从器到道、从生产到制度的进化过程。唯有造物与精神、经济与制度齐头并进的发展才是人类的福祉。这一切,当从设计和设计管理开始。

二、价值的当代性转变

传统的认识认为艺术的价值主要倾向于一种精神的享受、灵魂的拯救,是非功利的追求美的人类创造。与传统观点相抵牾的,是当代艺术市场、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再向传统艺术价值发出挑战和质疑。艺术的精神享乐逐渐向生理感官的刺激转变,艺术创作逐渐向艺术生产转变,艺术的文化性传播逐渐向艺术商业活动转变,艺术的欣赏逐渐向全方位的消费转变[1]。其中,设计艺术走得最快、最远,因为设计本身就是美和用、精神和物理的双重创造。

设计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功用。当然,表面化、商品化、生产化的艺术繁荣景象,只能算作目前的过渡状态,绝不是终极状态,因为文化产业不仅仅是造物,它应当还是一种造物表征精神理念的产业[2],有时候不仅是表征,更是一种启发和再造,即设计同时具有启发和再造社会精神的能力,但我们往往拘泥于物用主义。艺术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毋宁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弥补人类审美的失落[1]。

今天,我们的物质世界表面繁荣,但我们的精神失落、信仰空虚却日渐凸显,有关这一点,拘泥于物用的设计和设计管理,是否该作深刻的检讨和反省?!

三、设计管理优化社会形态的价值

社会形态包括视觉形态、组织形态、思想形态。视觉形态主物理创造,组织形态主制度建设,思想形态主意识信仰。

1.设计管理优化事物的视觉形态

无论是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还是新媒体视觉设计,等等,都无非是让人感觉到设计产品的美好,无非都是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视觉冲击力。制造视觉冲击力,就是设计的基础要义。

设计管理有时候远比设计活动本身更为重要,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再具有视觉冲击力或者新颖奇特的视觉设计,都很可能无法享受到自己开创视觉新世界该获得的奖赏和报酬。只有管理周密、权益保护到位、利润分配合理,伟大的设计师们才会兴高采烈、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为优化人类的视觉世界而呕心沥血、孜孜追求[3]。

今天的中国设计已进入欧美日式的“山寨时代”,设计批评界口伐笔诛大可不必,问题的关键是看山寨的内容范围。如果从视觉造型提升至对国外先进机制、先进管理范式的学习,其实不失为一种智慧。

2.设计管理优化造物的组织形态

所谓造物的组织形态,也就是设计团队、生产团队的组织形态。通过设计管理,可以让造物的组织形态更加优化,运行更加顺畅,效率更高。设计团队的核心部类是设计师,但绝对少不了原料供给、资金支持、后勤保障、助手配备、生产跟进和市场销路等部类。因为一个设计组织的良性和高效运转,仅仅依靠核心的设计师是无法做到的,所以组织运营上的事情,设计师应当交给经纪人、代理公司或职业经理人、公司管理层来进行运作,自己脱身出来专门进行设计研究,才符合职业细化的社会分工发展趋势。

设计组织曾经历过自由化、企业化、项目化的发展阶段。在手工艺时代,自由化的设计组织一枝独秀。在工业化时代,企业化的设计组织笑傲江湖。在信息化时代,项目化的设计组织如鱼得水。这是设计管理延续发展的历程,也是设计管理顺应时代对设计组织形态的准确调整。

3.设计管理优化社会的思想形态

设计管理能改善和优化人类的思想,因为设计能够改造思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国家的国格、一个民族的族格,来自哪里?来自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军事实力,而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军事实力与设计不无关系。

二战后,英国政府在设计教育管理上的投入和精心安排,是英式设计创意力源源不断涌现的起点。今天的英国设计,不再满足于造物形制的开拓和创新。英国设计的超前发展,已经从视觉造型空间引申到了设计意识、设计精神、设计思想的研究和超前实验中。英国设计管理界非常清楚一个道理,高水平的设计水准如果只是滞留在形制的研发上,不但是粗浅的,而且也是短效的。所以,真正高水平的设计,应该是着力对设计精神层面的开发,对设计哲学所做出的深度诠释。这一点让英国设计成为一种思潮,嵌在了世界各地的设计之中。近70年来,英国设计管理在创意思想、科技思想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树立了新英式自豪感。

设计对人类思想形态的优化,决定了人类是自信地发展还是卑恭地苟活。

四、设计管理美化社会生活的价值

设计管理能美化社会生活,这一点也是设计管理重要的意义之一。设计管理通过对设计人员的合理整合、对设计效率的全程监控、对设计活动的全面计划、对设计产品的有力掌控,来达到对设计项目、设计工程精确的引导和呈现,从而指示设计朝着美化物质生活、美化精神生活的方向发展。

1.设计管理美化物质生活

人类的生活在视觉上主要是由物质世界构成。服装、餐具、办公生活用品、交通工具、住房和装修,等等,都是物质。物质还包含了音乐、电影、书籍和广告牌等,这些艺术门类中的设计成分,今日已无可否认。

美的物质世界能给人舒畅的视觉感受,能让人感觉到积极、向上、明朗的生活气息。究竟现代物化世界的设计怎么样才能算美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标准:新颖性、传承性、针对性、生态性。功能的新鲜、形式的新鲜、意蕴的新鲜,都能创造出新颖的感觉,即新颖性;设计美则来自于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心灵归宿感,历史和经典常变常新,这就是传承性;设计是消费的艺术,不同的消费群对美的判断各不相同,每一种设计其实都要有针对地定位好自己的消费群,即针对性;美应当怀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呵护,即生态性。

2.设计管理美化精神生活

人是精神的动物,因为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人才与其他动物有了天堑一般的本质区别。通常精神生活首先需要依赖物质世界来呈现,其次精神生活努力挣脱物质世界独立而生,最后精神生活还会改善物质世界,这三种关系体现了精神和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以及两者之间三种不同的立场。

高明的设计师不仅仅是要设计出物,同样需要将人类的理念、态度和精神融入到物中,从而使自己的设计具备深邃高级的灵魂。

设计管理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监督设计师给予我们的物质生活,而在于通过物质生活来缔造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生动活波、爱意无限的精神世界。任何一种新造物,都能激荡社会的想象,这是设计管理对精神世界最初级的干预表现。

五、设计管理节约社会资源的价值

今天的设计、创造、生产、消费,极为讲究节约、健康。节约是生态型的一个分支,除了绿色、健康、环保、符合人体工程之外,节约以及节能,其实是生态学最基本的问题。因为节约的本质,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学研究的目标和归宿[4]。设计为什么需要管理,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消耗资源的行业,所以需要通过管理来达到节约的意义。

1.设计管理节约自然资源

没有哪一样设计与自然生态、自然资源没有关系,绝大多数设计所需的原材料要么采集于天然生成,要么攫取于人工的养殖,这两种原料都具有天然属性。而用人工合成材料充当原材料的设计,就是非自然资源或非天然资源的设计,这属于设计里第三类原材料获取的情况。

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为的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原生性,以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而令人类遭遇无法挽救的危险。同样,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能体现当代人的高瞻远瞩,为子孙后代多储备一些生存的资本和机会。

如果要研发更多的第三类原材料来充当生产和生活的原料,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大量的化工厂、化学工业不应当危害生态环境,起码不刻意伤害;大量的化学合成品不应当伤害人体的健康,起码在食品和药物上保证安全;化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应当控制在社会平均的消费能力范围之内。

2.设计管理节约货币资源

货币在经济平稳的盛世,毫无疑问就是财富最有力的代表。作为财富,货币资源的浪费,可以从两方面来考量:一是对货币无度的自我享乐型的挥霍,二是货币财富过度的集中和垄断。第一点破坏风气,第二点破坏公平。

明治维新之后,经济突飞猛进的日本,陷入了疯狂购买西洋制品的奢侈消费状态,甚至其后日本将本国的货币制度和银行金融体系都完全西化了。极度奢侈的结果,就是膨胀了私欲。于是,日本开始对周边的国家进行霸权式的侵略,一个富于侵略、抢夺的国家全面成形。对奇巧精美、奢侈浮华的物质世界纵欲性地沉迷和推崇,只能孕育出强盗逻辑。

货币和财富过度集中和垄断,也是一种犯罪。财富集中造成的贫富悬殊,必然会带来社会不公,且普罗大众集体遭殃。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判定,工人阶级的子女在物质财富垄断的时代,是“一代不如一代”[5]。所以对货币资源的有度使用,包含积极的金融政策,都是治国持家的基本技能。

3.设计管理节约人力资源

设计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是智慧产业与内化产业,归根结底是一种内化产业。所以,人力资源包括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和设计产业最为核心的生产力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设计师的设计智慧即设计力;熟练生产技术人员拥有技术力;设计营销是广告力、市场计划力、产品策展力、推销表达力和服务力的综合表现;设计管理是管理计划力、指挥力、协调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的综合表现。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设计产业和设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不仅仅要有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而且更要有新生产方式、新运营手段的操控力和运用力,更需要熟悉现代化的科技、设计、制造、生产、营销的知识和海量信息的处理本领,因为今天是一个智慧主导下的内化经济时代[6]。

设计中的人力资源浪费,主要集中为两类形式:过度开发和无度使用设计智慧;由于公平机制丧失,导致优秀设计智慧的闲置和运用不足。

六、设计管理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

设计管理能促进社会发展,这是设计管理终极性的价值。设计管理能优化社会形态、美化社会生活、节约社会资源,设计管理必然就促进了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不再像前三个价值一样属于单项价值,促进社会发展是一种概括性的总价值,我们可以从三个代表性的方面,来阐述这一价值,即设计管理能引领时尚、设计管理能创造财富、设计管理能完善制度。

1.设计管理能引领时尚

设计管理能够创造更多、更先进、更新颖的时尚生活。人类千古以来,代代都有自己的时尚。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不同时尚更替的发展史。

究竟什么东西是时尚的?笔者认为,确证时尚有以下必须同时成立的标准:其一,与以往不同,富有超越历史的新颖性。其二,与常物不同,带有特殊而独立的个性。其三,与单体不同,具有普遍影响的覆盖性。其四,与偶然不同,具有生活方式的指引性。

设计能不能引领时尚,全在于设计管理的视角和心胸,在于设计投资人、设计规划人、设计服务人、设计生产人、设计经纪人以及设计师的视角和心胸。一个好的设计计划,可能来自于设计师的异想天开,但更多可能来自于设计管理和企划人别具一格的构划。至少一个设计师成熟的、伟大的创意,如果得不到投资人、生产人、服务商甚至政府的赏识,也可能就会死于襁褓之中。

2.设计管理能创造财富

设计能创造财富,因为设计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自古以来都在推动世界发展的生产力。设计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品牌财富和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包括一切可视的物体世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是一种附加价值,品牌是一种溢出效应,品牌同样还是一种号召力,今天的设计市场,实质上就是品牌竞争,即设计口碑、品格与服务的竞争,产品本身开始退居二线。精神财富由物质财富作保证,物质最终要服务于精神,但“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究竟是不是真的,完全需要靠设计管理来引导和规范,否则恐怕就会成为一种伪道理。

设计力,一直就是一种生动而深刻的生产力,但它的创造性,都是依赖设计管理默默的支撑。设计管理是正能量,设计力就是财富力;设计管理是负能量,设计力就是破坏力。

3.设计管理能完善制度

设计尽管作为形而下的造物活动,同样能影响甚至决定到上层建筑的构建,一言以蔽之,设计管理的功能使然。

当秦国统一六国之后,韩、赵、魏、楚、燕、齐国不但彻底消失,而且整个秦帝国也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政治、军事、经济大权由皇帝一把抓,各地设立郡县制;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如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统一货币,如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国内的经济发展大有好处;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小篆字体当成全国的标准字体并通令全国使用,这对国内文化的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什么叫顶层设计?不关注基础建设,不尊重基础生产的顶层设计,一定不稳固也不长久。秦始皇深谙此道,尽管秦国很快灭亡,但封建制度却延续了两千年。顶层设计的实质就是制度,而基础建设和基础生产与设计管理息息相关。因为设计管理影响并完善制度的过程比较漫长,导致表现不够充分,所以容易蒙蔽人们的眼睛。

我们可以用图1来展现这一漫长的过程:

图1 设计管理完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联关系图

市场越繁荣,时代越民主,设计对制度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互联网、微信,是不是正在促进制度建设呢?!当然,制度也会反向影响设计和设计管理。

七、结论

没有好的设计管理,就不会有积极意义的设计。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设计管理,不仅仅是关注造物的问题,还是放眼人类福祉的大事件,借造物推动整个人类健康、良性地延续下去。设计管理学是一种能自我调节的生发系统,自然的生长、逻辑的衍生、循环的发展、部类互相间的依赖和促进,使它本身成为一个貌似封闭,实质开放的动态体系[7]。上述四大价值部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设计管理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四大部类间并非线性发展,而是错综、交错、互动地融会在一起的网状关系,在此不再展开。

[1]成乔明,孙来法.艺术价值的当代性思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4):93-97.

[2]成乔明.应当用一分为三的世界观审视文化产业[J].中外企业家,2012(7):18-20.

[3]成乔明.设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2.

[4]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69.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31.

[6]成乔明.内化经济:当下经济的新范式之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6-78.

[7]成乔明.设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生发方法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0-54.

猜你喜欢

造物精神设计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拿出精神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