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穿戴技术革命下的会展空间设计探究

2014-11-23胡亮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会展多媒体智能

胡亮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 南京211100

对于紧跟信息化发展浪潮的普通人群来说,“智能穿戴技术”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尤其是“谷歌眼镜(Google Glass)”的正式发布,将人类自身与各种智能设备之间“优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了。智能穿戴技术也称之为“可穿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被誉为“互联网女王”的美国KPCB风投公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曾把2013年定义为“智能穿戴设备元年”,甚至预计“可穿戴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大机会”[1]。

所谓的智能穿戴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和先进的电子技术,将时尚的电子设备作为服装和服装的附件或依附于身体的物品,以实现各种实用功能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它通常是由传感器、驱动器、显示器和计算机等部件组成的物理世界,这些部件无缝嵌入生活使用的物件之中,为人类提供有趣的数字世界,同时还能够完成多项任务的操作,它伴随着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娱乐并随时提供帮助,就像穿脱衣物一样及时、随意。

我国对智能穿戴技术的研究起步并不算晚,早在2012年6月28日谷歌公司发布Google Glass设备之前,一些企业就已经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有所建树了。例如天安信通专注于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驾护航,而自主研发出具有定位功能的安全腕表,并且在某些省市的学校进行了试点[2]。

一、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技术特征

1.智能穿戴设备的类型

如果依照佩戴方式,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分为头戴式、腕带式、携带式和身穿式四大类型[3]。以下简要介绍这四类设备的特点和交互方式。

(1)头戴式设备。

代表:谷歌眼镜,Melon头环。

特点:①可以在用户自然视野中显示信息;②可利用骨传导或耳机发送私密声音或信号;③与用户的视野和头部运动关系高度密切。

(2)腕带式设备。

代表:高通Toq,三星Galaxy Gear,Pebble,Nike+FuelBand。

特点:①显示屏较小或不具备显示屏幕;②可测量脉搏、血压等;③与用户的肢体运动关系高度密切;④一般利用低功耗通信技术(如蓝牙4.0)与手机App配合使用;⑤作为传统移动智能设备的辅助工具(如接收通知、快速设置等)。

(3)携带式设备。

代表:Oxyful智能钱包,跟屁虫蓝牙防丢设备,微蜜。

特点:①显示屏较小或不具备显示屏幕;②不直接佩戴在肢体上;③可作为移动设备的外接装置;④一般利用低功耗通信技术(如蓝牙4.0)与手机App配合使用。

(4)身穿式设备。

代表:阿迪达斯超新星Bra,UnderArmour E39 T恤,Nike+运动鞋。

特点:①显示屏较小或不具备显示屏幕;②直接穿在身上;③与日常穿着结合。

综合以上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可知输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身体数据感应(如脑电波、心跳等);②肢体(如面部、手指、手腕、身体躯干、脚等)动作探测;③眼动追踪;④实物交互(如手拍);⑤语音指令与选择;⑥肌肉生物电;⑦环境数据探测(如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位置等)。

输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声音;②小显示屏(如LCD、LED、OLED、AMOLED、ePaper、软性显示、透明面板);③头戴式微型投影;④环境投影;⑤内置灯光;⑥振动、温度等肢体可感受的信号;⑦利用其他平台的界面来显示数据信息。

2.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特征

智能穿戴设备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帽”十分相似,而不同之处只是把数码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衣帽”之中,创新出了许多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技术设备,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向通信、娱乐和人类健康等多层面的发展。

通过分析已经问世的部分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技术特征。

(1)小巧精致,穿戴自如。目前智能穿戴技术的前端都是些小巧精致的设备,其形状与人们的穿戴无二,而极好地将数字化设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了一体。这些设备无论是形状、外表、体积与功能等,都和日常穿戴的物品相似,贴体合身,坚固耐磨,能够长久使用。

(2)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感知功能。穿戴式设备带有各种传感器,具有数字化记录、存储和显示功能,可以自动感知人体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变化,如温度、速度以及海拔、所在位置和方位等。例如耐克公司推出的一款名为“FuelBand”的手环(见图1),如同一个带状显示器,用以显示和记录人体的运动量。通过显示器将脉搏、呼吸、行走等情况一一显示、记录,并同时提供有氧运动的时间及其健康等方面的信息。

图1 FuelBand手环

(3)无线连接与同步传输。智能穿戴设备大都具有无线传输功能,采用蓝牙或WiFi技术,实现短距离与无线智能设备自动数据连接和同步传输。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无线连接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上,通过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甚至与云计算连接,进入个人的海量数据库之中。

(4)人机一体,随时预警。智能穿戴设备跳出通信和娱乐的范畴,进入了生活和健康的领域,将生活和健康两个范围的信息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与每个人的需求紧密结合,长时间记录脉搏、呼吸、体重、运动和血糖等信息,对人体微小的变化和健康保护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2013年2月日本富士通公司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的一款“智能拐杖”(见图2)。该拐杖带有GPS导航、3G和WiFi通信系统,不仅能帮助老人认路,还能让家属通过电脑追踪拐杖所在的位置,在老人跌倒时发出警示邮件,以及自动测量老人的心率和体温等。

图2 富士通智能拐杖

在某些关键时刻设备甚至可将个人体征或重要信息发送至急救中心或相关单位,做到及时预警,尽早排除可能的危险,极大地缩减不必要的过程。

综上所述,智能穿戴技术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数字化的人类自身,并且这种数字化自身是通过人-机的持续互动来实现的,体现出人机协同关系。受此启发,智能穿戴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会展之中。

二、当代会展空间设计

就目前而言,会展的空间设计是以空间规划和视觉形象塑造为主体,综合多种设计元素(包括展项、展品、道具、陈列、灯光、色彩、平面以及多媒体等),通过多维双向交流,实现产品及相关资讯有效传播的空间设计。其中的多媒体技术是最能体现会展空间设计特色的载体之一,也是未来会展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现有的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多媒体触摸屏技术

现有的触屏技术主要用于路线导航、各区域分布及展示内容信息查询以及多维展品介绍等方面。

2.多媒体声音系统

会展设计中多媒体声音系统主要起着两个作用,一是传达参展商展示的信息内容;二是一种不包含实际意义,只是起着烘托展场氛围和情绪的作用,即人们常说的“背景音乐”。多媒体声音系统让具有听觉冲击力的声音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美的旋律中了解信息。

3.多媒体灯光设备系统

灯光照明设备系统不仅要解决照明问题和制造环境气氛,而且还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灯光控制系统来创造企业形象效果和产品形象效果。多媒体灯光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向业界展示了崭新的应用前景。

4.多媒体交互系统

多媒体交互系统是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融合所选主题的内容编制而成的交互软件。借助多媒体交互动画,用更直观生动的形式表现所选主题的内容,与参观者产生互动。

5.多媒体视频系统

其内容主要包括电脑投影系统、实物投影系统、智能白板等,以满足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需要。通过它可以把已有的其他信号送入该多媒体展示系统,还可以把每个会展的多媒体展示信号送到网络出口,进行网络电视会场交流。

6.远程视频会展系统

远程视频会展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同时传送两地或多个会展地点与参观者的形象、声音、会展资料图表和相关实物的图像等,使身居不同地点的参观者互相闻声见影,如同身临其境在同一个会展中。

7.网络体验展示系统

网络体验展示是用户界面可以显示和操作更为复杂的嵌入在客户端的数据模型,除了文字、图片外,还有音频、视频和三维等。数据模型的丰富性使用户体验变得立体化和全方位,而三维虚拟体验可以说是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网络体验。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认为一个设置完备的会展空间都应该具备以上罗列的多媒体系统,所以对会展商的要求也比较高,并且由于采用了相对传统的展示方式,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有以下几点:①由于传统方式,对空间及流线设计的要求过重,所以应合理规划人流路线,避免造成拥堵。其重点是要做好安全通道的设计;②根据不同的人群合理设置多媒体操作系统;③科学设计声学和照明系统;④合理设计导视系统,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⑤以人体工程学为指导,设计各种展示道具,使陈列美观;⑥所有的设计效果必须是可视的、实际存在的,即通过技术、设备对人的感官系统进行直接、明确的刺激,从而有效地传达会展的信息。

多媒体技术与智能穿戴设备有机结合已经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了。

三、智能穿戴设备在会展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前瞻

有了智能穿戴设备,或许能使以往会展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变得简单甚至是迎刃而解;设计师或许不用再耗费过多精力于会展的空间、道具、平面以及灯光等方面,而合理运用智能穿戴设备就可以使会展设计产生如下的效果。

1.节约成本

智能穿戴技术将系统整合当今在会展设计中运用的所有技术,理论上是可以完美实现全部设备的所有功能的。使用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2.提升视觉感官效果

在拥有图形界面显示能力的穿戴设备上,显示的画面往往是对现实使用情境的补充,因而可以将场景与会展环境作为使用界面的一个部分,达到与实际场景完全一致的视觉效果。

3.实现智能规划控制

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具有定位及数据搜集、分析的功能,例如使用腕带式或头戴式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信息提示提前避免人流的过分集中,从而科学规划参观者的行走路线而不致影响参观的质量。

4.实现虚拟可视化定位浏览

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技术向参观者提供及时的信息,参观者可以在进入展馆前提前浏览展品的总体信息,即实现虚拟可视化,做到心中有数。

5.及时接受和反馈各种会展信息

参展商需要对观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搜集和整理,作为其产品信息的重要反馈。而以往这个部分的工作大都是以线上或线下的调查问卷形式实行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有了智能穿戴设备之后,就可以随时在线搜集意见,即人们在现场观摩的同时就已经完成了调查问卷,可大大节省二者的时间。

6.将产品信息市场化、数据化和网络化

参展商之所以在会展设计上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归根结底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及服务,因此会展场地就是一个集展示、商务、会议和采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如传统的会展方式决定了诸如市场调研、成本核算等工作就需要安排不同部门的人去完成,而有了智能穿戴设备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来完成,从而充分地实现了信息的多维对接,就能大大提升会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延时访问

传统的会展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往往是活动一结束,之前精心设计、布置的场景随之也就荡然无存,因此必须及时访问。而有了智能穿戴设备之后,由于具有远程控制命令,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技术而实现短距离与无线智能设备自动数据连接和同步传输,即便遇到人在异地或无法及时访问这样的情况也用不着担心,通过远程控制或访问已经上传的数据库信息就可身临其境般地随时浏览和查阅所需信息,实现延时访问。

综上所述,伴随着智能穿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会展空间设计领域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革命。技术的运用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新锐的会展设计师必须站在信息技术的前端高瞻远瞩,顺应新时代新科技的发展潮流,为会展商和会展品规划并设计好所有的细节,才能推动会展水平的提升。

[1]孙效华,冯泽西.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研究[J].装饰,2014(2):28-33.

[2]朱永宏,徐白杨,王先发,糜长松.智能穿戴技术与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3(31):26-27.

[3]王启明.一场穿戴式技术革命正在北美地区兴起[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10):1-8.

猜你喜欢

会展多媒体智能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