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评价和探讨

2014-11-12钟文晖

中外医疗 2014年2期
关键词:铅中毒作用机制临床疗效

钟文晖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并诊断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对其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研究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观察治疗不良反应,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350例铅中毒患者在治疗之后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均增加,平均增加(19±13.5)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其余患者的其他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 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且易控制,因此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依地酸钙钠;铅中毒;临床疗效;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15-02

目前随着我国产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铅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在工业、生活中的重金属,铅中毒患者也因此而日益广泛增加,为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铅中毒病人共计350例,对其均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并作出了相关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并诊断为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其中男性患者173例,女性患者177例,年龄均分布在2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岁,年龄分布在20~31岁之间的患者有87例,年龄分布在31~41岁之间的患者有95例,年龄分布在41~51岁之间的患者有92例,年龄分布在51~60岁之间的患者有76例,从事铅工作行业平均时间为10个月,血铅值分布在405~895 ug/L,患者入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脑胀、乏力、麻木、皮疹以及轻度贫血和记忆力减退等周围神经病,其中有23例高血压患者,17例糖尿病患者,31例高血脂患者,5例肝肾功能缺陷患者,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可知血铅值得高低与其临床症状不成比例。

1.2 治疗方法

对该院接收并诊断为铅中毒的350例患者,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1.0 g依地酸钙钠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于4 h。连续用药3 d,然后休息4 d,此阶段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第2个疗程开始口服金施尔康,1粒/d。每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要进行血铅值以及尿铅值的检测,并且做好数据的统计、记录与对比,然后得出结果与结论。在治疗期间将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均安排在轻松优雅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并且远离铅。

1.3 疗效评价标准

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 μmol/L(0.8 mg/L、800 μg/L)或4.82 μmol/24 h(1 mg/24 h、1 000 μg/24 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腹绞痛;②贫血;③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而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铅麻痹;②中毒性脑病。根据此实验可知该次就诊患者均为轻中度铅中毒。该次治疗后患者血铅值低于100 ug/L为痊愈,降低200~300 ug/L的患者为显效,降低100~200 ug/L的为有效,降低值低于100 ug/L的视为无效,其中定义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可知该次参与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的铅中毒350例在治疗之后共计344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明显临床效果,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例相当,各阶段的人数比例也较为接近,男性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4%,女性患者总有效率为97.74%,总有效率为98.28%,。从表2可知该次铅中毒患者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加(19±13.5) 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皮损首发部位为后背、前胸,之后逐渐向腹部及四肢蔓延,皮损特点开始时为一不规则形斑块,略微泛发红色的风团,接着斑块融合成大片风团,风团局部可消褪,但也可复起,可反复发作,患者主诉伴有强烈的瘙痒感,出现不良反应后该患者立即停药并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联合使用扑尔敏等药物,经过3 d治疗之后该患者过敏症状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入院时头昏、脑胀、乏力、麻木、记忆力减退以及其他周围神经性病变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男女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与体内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过多接触会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内蓄积,最后可引起铅中毒等严重现象,最主要的存在于软组织及血浆的细胞外体液中[1],若在血液中蓄积过多,超过机体代谢能力从而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导致贫血、头晕、乏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在脑组织中蓄积过多则会出现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头昏等症状,若累积到肾脏并严重影响到肾小球的率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则会出现微球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检测值升高[2]。因此对于铅中毒患者采用驱铅治疗排除体内蓄积过多的铅,依地酸钙钠可以与各种金属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稳定常数,稳定常数较高的金属离子,可以置换稳定常数较低的金属螯合物[3]。而本品与钠、钾离子的结合力最弱,与钙、镁、钡等的结合较牢固,与铅、钴、铬、镉、铜、镍等离子的结合更为有力,故依地酸钙钠中的钙离子可被铅、钴、镉等金属所代替。结合后,金属离子失去作用,逐渐由尿中排出。在铅、钴、铬等中毒时,依地酸可与体内存量多的钙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引起血钙降低,在体内稳定常数比钙高的离子可以置换钙,形成稳定性较高的金属螯合物[4]。依地酸钙钠它可与很多二价、三价金属形成不易分解的金属螯合物,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也络合排出体内的锌、钙、锰、铁、铜、钴等,在治疗时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否则会造成体内必需微量元素的平衡失调,出现头昏乏力、食欲减退以及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状[5]。依地酸钙钠进入体内以后,迅速与水结合,90%分布于全身细胞外液中,不能进入红细胞内,故只能络合细胞外液的铅,但由于浓度的梯度改变,细胞内的铅可排到细胞外液,与螯合剂结合之后排出。从该次试验可知依地酸钙钠不良反应少,部分病人可有短时间的头晕、恶心、关节酸、乏力等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过敏现象。患者出现铅中毒症状应尽早给予依地酸钙钠驱铅治疗,但避免在同一部位或同一条静脉连续穿刺给药,以免引起静脉炎,同时注意也不能大剂量给药以免引起脏功能受损,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铅的排除,适当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低盐低脂肪、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肉、牛奶、豆类、肝脏、动物血、西红柿、胡萝卜、粗米等,忌饮酒和浓茶[6]。从该次试验数据得出依地酸钙钠具有较好驱铅作用,适用范围广且正确用药条件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建兴,孙新,成胜权,等.静脉驱铅治疗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9,24(11):968-969.

[2] 沈艳梅,肖建华,彭轩,等.依地酸钙钠驱铅疗程中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1):46-47.

[3] 孙丽华.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19.

[4] 周锦英,段志,邓俊向,等.不同剂量依地酸钠钙治疗慢性铅中毒临床观察[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20(3):159-160.

[5] 黄坚芳,庞丽.依地酸钙钠治疗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05-106.

[6] 周玉珍,朱玉真,谢晓燕,等.依地酸钙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护理研究,2006,20(32):2978.

(收稿日期:2013-10-20)endprint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并诊断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对其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研究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观察治疗不良反应,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350例铅中毒患者在治疗之后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均增加,平均增加(19±13.5)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其余患者的其他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 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且易控制,因此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依地酸钙钠;铅中毒;临床疗效;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15-02

目前随着我国产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铅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在工业、生活中的重金属,铅中毒患者也因此而日益广泛增加,为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铅中毒病人共计350例,对其均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并作出了相关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并诊断为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其中男性患者173例,女性患者177例,年龄均分布在2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岁,年龄分布在20~31岁之间的患者有87例,年龄分布在31~41岁之间的患者有95例,年龄分布在41~51岁之间的患者有92例,年龄分布在51~60岁之间的患者有76例,从事铅工作行业平均时间为10个月,血铅值分布在405~895 ug/L,患者入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脑胀、乏力、麻木、皮疹以及轻度贫血和记忆力减退等周围神经病,其中有23例高血压患者,17例糖尿病患者,31例高血脂患者,5例肝肾功能缺陷患者,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可知血铅值得高低与其临床症状不成比例。

1.2 治疗方法

对该院接收并诊断为铅中毒的350例患者,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1.0 g依地酸钙钠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于4 h。连续用药3 d,然后休息4 d,此阶段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第2个疗程开始口服金施尔康,1粒/d。每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要进行血铅值以及尿铅值的检测,并且做好数据的统计、记录与对比,然后得出结果与结论。在治疗期间将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均安排在轻松优雅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并且远离铅。

1.3 疗效评价标准

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 μmol/L(0.8 mg/L、800 μg/L)或4.82 μmol/24 h(1 mg/24 h、1 000 μg/24 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腹绞痛;②贫血;③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而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铅麻痹;②中毒性脑病。根据此实验可知该次就诊患者均为轻中度铅中毒。该次治疗后患者血铅值低于100 ug/L为痊愈,降低200~300 ug/L的患者为显效,降低100~200 ug/L的为有效,降低值低于100 ug/L的视为无效,其中定义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可知该次参与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的铅中毒350例在治疗之后共计344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明显临床效果,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例相当,各阶段的人数比例也较为接近,男性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4%,女性患者总有效率为97.74%,总有效率为98.28%,。从表2可知该次铅中毒患者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加(19±13.5) 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皮损首发部位为后背、前胸,之后逐渐向腹部及四肢蔓延,皮损特点开始时为一不规则形斑块,略微泛发红色的风团,接着斑块融合成大片风团,风团局部可消褪,但也可复起,可反复发作,患者主诉伴有强烈的瘙痒感,出现不良反应后该患者立即停药并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联合使用扑尔敏等药物,经过3 d治疗之后该患者过敏症状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入院时头昏、脑胀、乏力、麻木、记忆力减退以及其他周围神经性病变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男女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与体内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过多接触会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内蓄积,最后可引起铅中毒等严重现象,最主要的存在于软组织及血浆的细胞外体液中[1],若在血液中蓄积过多,超过机体代谢能力从而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导致贫血、头晕、乏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在脑组织中蓄积过多则会出现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头昏等症状,若累积到肾脏并严重影响到肾小球的率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则会出现微球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检测值升高[2]。因此对于铅中毒患者采用驱铅治疗排除体内蓄积过多的铅,依地酸钙钠可以与各种金属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稳定常数,稳定常数较高的金属离子,可以置换稳定常数较低的金属螯合物[3]。而本品与钠、钾离子的结合力最弱,与钙、镁、钡等的结合较牢固,与铅、钴、铬、镉、铜、镍等离子的结合更为有力,故依地酸钙钠中的钙离子可被铅、钴、镉等金属所代替。结合后,金属离子失去作用,逐渐由尿中排出。在铅、钴、铬等中毒时,依地酸可与体内存量多的钙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引起血钙降低,在体内稳定常数比钙高的离子可以置换钙,形成稳定性较高的金属螯合物[4]。依地酸钙钠它可与很多二价、三价金属形成不易分解的金属螯合物,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也络合排出体内的锌、钙、锰、铁、铜、钴等,在治疗时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否则会造成体内必需微量元素的平衡失调,出现头昏乏力、食欲减退以及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状[5]。依地酸钙钠进入体内以后,迅速与水结合,90%分布于全身细胞外液中,不能进入红细胞内,故只能络合细胞外液的铅,但由于浓度的梯度改变,细胞内的铅可排到细胞外液,与螯合剂结合之后排出。从该次试验可知依地酸钙钠不良反应少,部分病人可有短时间的头晕、恶心、关节酸、乏力等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过敏现象。患者出现铅中毒症状应尽早给予依地酸钙钠驱铅治疗,但避免在同一部位或同一条静脉连续穿刺给药,以免引起静脉炎,同时注意也不能大剂量给药以免引起脏功能受损,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铅的排除,适当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低盐低脂肪、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肉、牛奶、豆类、肝脏、动物血、西红柿、胡萝卜、粗米等,忌饮酒和浓茶[6]。从该次试验数据得出依地酸钙钠具有较好驱铅作用,适用范围广且正确用药条件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建兴,孙新,成胜权,等.静脉驱铅治疗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9,24(11):968-969.

[2] 沈艳梅,肖建华,彭轩,等.依地酸钙钠驱铅疗程中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1):46-47.

[3] 孙丽华.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19.

[4] 周锦英,段志,邓俊向,等.不同剂量依地酸钠钙治疗慢性铅中毒临床观察[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20(3):159-160.

[5] 黄坚芳,庞丽.依地酸钙钠治疗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05-106.

[6] 周玉珍,朱玉真,谢晓燕,等.依地酸钙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护理研究,2006,20(32):2978.

(收稿日期:2013-10-20)endprint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并诊断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对其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研究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观察治疗不良反应,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350例铅中毒患者在治疗之后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均增加,平均增加(19±13.5)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其余患者的其他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 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且易控制,因此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依地酸钙钠;铅中毒;临床疗效;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15-02

目前随着我国产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铅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在工业、生活中的重金属,铅中毒患者也因此而日益广泛增加,为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铅中毒病人共计350例,对其均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并作出了相关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并诊断为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其中男性患者173例,女性患者177例,年龄均分布在2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岁,年龄分布在20~31岁之间的患者有87例,年龄分布在31~41岁之间的患者有95例,年龄分布在41~51岁之间的患者有92例,年龄分布在51~60岁之间的患者有76例,从事铅工作行业平均时间为10个月,血铅值分布在405~895 ug/L,患者入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脑胀、乏力、麻木、皮疹以及轻度贫血和记忆力减退等周围神经病,其中有23例高血压患者,17例糖尿病患者,31例高血脂患者,5例肝肾功能缺陷患者,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可知血铅值得高低与其临床症状不成比例。

1.2 治疗方法

对该院接收并诊断为铅中毒的350例患者,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1.0 g依地酸钙钠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于4 h。连续用药3 d,然后休息4 d,此阶段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第2个疗程开始口服金施尔康,1粒/d。每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要进行血铅值以及尿铅值的检测,并且做好数据的统计、记录与对比,然后得出结果与结论。在治疗期间将所有参与治疗的患者均安排在轻松优雅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并且远离铅。

1.3 疗效评价标准

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 μmol/L(0.8 mg/L、800 μg/L)或4.82 μmol/24 h(1 mg/24 h、1 000 μg/24 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腹绞痛;②贫血;③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而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铅麻痹;②中毒性脑病。根据此实验可知该次就诊患者均为轻中度铅中毒。该次治疗后患者血铅值低于100 ug/L为痊愈,降低200~300 ug/L的患者为显效,降低100~200 ug/L的为有效,降低值低于100 ug/L的视为无效,其中定义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可知该次参与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的铅中毒350例在治疗之后共计344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明显临床效果,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例相当,各阶段的人数比例也较为接近,男性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4%,女性患者总有效率为97.74%,总有效率为98.28%,。从表2可知该次铅中毒患者采用依地酸钙钠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加(19±13.5) 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皮损首发部位为后背、前胸,之后逐渐向腹部及四肢蔓延,皮损特点开始时为一不规则形斑块,略微泛发红色的风团,接着斑块融合成大片风团,风团局部可消褪,但也可复起,可反复发作,患者主诉伴有强烈的瘙痒感,出现不良反应后该患者立即停药并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联合使用扑尔敏等药物,经过3 d治疗之后该患者过敏症状完全消失,其余患者入院时头昏、脑胀、乏力、麻木、记忆力减退以及其他周围神经性病变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男女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与体内血红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过多接触会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内蓄积,最后可引起铅中毒等严重现象,最主要的存在于软组织及血浆的细胞外体液中[1],若在血液中蓄积过多,超过机体代谢能力从而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导致贫血、头晕、乏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在脑组织中蓄积过多则会出现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头昏等症状,若累积到肾脏并严重影响到肾小球的率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则会出现微球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检测值升高[2]。因此对于铅中毒患者采用驱铅治疗排除体内蓄积过多的铅,依地酸钙钠可以与各种金属形成的螯合物稳定性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稳定常数,稳定常数较高的金属离子,可以置换稳定常数较低的金属螯合物[3]。而本品与钠、钾离子的结合力最弱,与钙、镁、钡等的结合较牢固,与铅、钴、铬、镉、铜、镍等离子的结合更为有力,故依地酸钙钠中的钙离子可被铅、钴、镉等金属所代替。结合后,金属离子失去作用,逐渐由尿中排出。在铅、钴、铬等中毒时,依地酸可与体内存量多的钙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引起血钙降低,在体内稳定常数比钙高的离子可以置换钙,形成稳定性较高的金属螯合物[4]。依地酸钙钠它可与很多二价、三价金属形成不易分解的金属螯合物,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也络合排出体内的锌、钙、锰、铁、铜、钴等,在治疗时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否则会造成体内必需微量元素的平衡失调,出现头昏乏力、食欲减退以及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状[5]。依地酸钙钠进入体内以后,迅速与水结合,90%分布于全身细胞外液中,不能进入红细胞内,故只能络合细胞外液的铅,但由于浓度的梯度改变,细胞内的铅可排到细胞外液,与螯合剂结合之后排出。从该次试验可知依地酸钙钠不良反应少,部分病人可有短时间的头晕、恶心、关节酸、乏力等反应,有1例患者出现过敏现象。患者出现铅中毒症状应尽早给予依地酸钙钠驱铅治疗,但避免在同一部位或同一条静脉连续穿刺给药,以免引起静脉炎,同时注意也不能大剂量给药以免引起脏功能受损,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铅的排除,适当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低盐低脂肪、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肉、牛奶、豆类、肝脏、动物血、西红柿、胡萝卜、粗米等,忌饮酒和浓茶[6]。从该次试验数据得出依地酸钙钠具有较好驱铅作用,适用范围广且正确用药条件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建兴,孙新,成胜权,等.静脉驱铅治疗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9,24(11):968-969.

[2] 沈艳梅,肖建华,彭轩,等.依地酸钙钠驱铅疗程中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1):46-47.

[3] 孙丽华.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9):119.

[4] 周锦英,段志,邓俊向,等.不同剂量依地酸钠钙治疗慢性铅中毒临床观察[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20(3):159-160.

[5] 黄坚芳,庞丽.依地酸钙钠治疗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的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3):105-106.

[6] 周玉珍,朱玉真,谢晓燕,等.依地酸钙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护理研究,2006,20(32):2978.

(收稿日期:2013-10-20)endprint

猜你喜欢

铅中毒作用机制临床疗效
铅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我镇农业结构调整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铅和罗马帝国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