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州窑瓷器上的“吉神”装饰

2014-10-21王志强

东方收藏 2014年11期
关键词:磁州窑寿星士人

王志强

福寿平安,喜庆吉祥,是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期望和追求。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福禄寿喜,用来寄托良好愿望,渲染喜庆气氛,祈福致祥,已成为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和财富的心理的外在反映。千百年来,它浓缩着人们日常生活中丰收喜庆、安康祥和、富贵长寿等愿望,借助于绘画、文字的形式,被应用到了瓷器装饰上。磁州窑瓷器融诸家之长,善于学习借鉴,集各种装饰内容和题材于一身,更是以传统的福禄寿喜“吉神”图案装饰为内容,备受民间百姓的喜爱。

一、福星

福星,即岁星,称岁星照临能降福施祥。后来又将其人格化,其中较为著名、影响广泛的是天官。?

天官属于三官人物之一,三官信仰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所谓“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道教宣传三官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也就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就是“天官赐福”的来历。三官在民间声威甚高,享受众人香火,对三官的崇拜,在隋唐、宋时就已经兴起;到了明代,则广泛流行,并开始大肆建庙崇祀;到了清代,这种崇拜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官中最受欢迎的是天官,至此,人们便把天官作为福神来信奉了。这件明代的白地褐彩“天官赐福”像(图1),他呈吏部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头戴宰相帽,手持如意,胸前绘虎头装饰,足蹬朝靴,慈眉善目,五绺长髯,一派和颜悦色,一副雍容华贵的气派。

福的含义十分广泛,包容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象征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中国人所谓“吉祥”,多指福而言;因此,吉祥又可以释为福。《字林》说:“祯祥也,福也。”《风角占》说:“福先见曰祥。”这样看来,福是中国吉祥文化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每逢新年伊始,正是祈求来年万事如意的时候,人人要在门上贴福字,福虽是文字符号,却是人们心目中福神的象征,包含人们对福神赐福、 降临福运的祈求。福字往往要倒着贴,取其谐音“福到了”,潜含福神临门的意思。

二、禄神

禄神,是指可以给人民带来高官厚禄的吉祥神(图2)。禄星由星神演化为人神。最有影响的禄神是在宋朝附会上的梓潼神张亚子,人称“文昌帝君”,又名张恶子。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立庙祀之,任蜀地守护神,后地位逐渐提高,流传日趋广泛。传言他能预知士人的科举命运,受到士人的尊崇。

从隋唐开始,历代帝王对禄神文昌帝君均有优隆的封祀。宋代,科举制度一度得到重视,于是各地祀祷文昌神保佑功名利禄,风气尤盛。

禄神在民间很受人们的欢迎,民间常有“加官进禄”、“福禄寿”等题材的瓷器吉祥图案装饰。这一类的装饰表现手法还常常使用谐音的方式,以某种实物来代替字义,如这方磁州窑瓷枕以“鹿”代替“禄”(图3),表达了士人向往高官厚禄的美好愿望。鹿是瑞兽,是人升仙时的乘骑,代表吉祥和财富。磁州窑瓷器有大量的鹿纹装饰,代表了祈愿高官之意,这方磁州窑瓷枕上绘有一老者和鹿,老者仙风道骨,高洁儒雅,与鹿相伴,自是天上禄神布衣下凡赐官禄于人间的一幅吉祥图案(图4)。

古代封建社会以科举取士。士人一旦通过科举考试,便可以做官发财。禄,即官吏的俸禄。高官厚禄是士人一心向往的,于是便产生了禄神崇拜。由于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做文章,禄神崇拜便也包含对文运的祈求,所以禄神又不仅仅是士人的主宰神,也是一般崇拜文化、崇拜文才的百姓所喜爱的吉祥神。

三、寿星

寿星是主宰人间寿夭的吉祥神,古代星宿崇拜,名目繁多,而能经久不衰,且备受人们欢迎的即为寿星,对寿星的信仰自古以来就极为普遍。

中国人一直对长寿有着热烈的期望,而把追求长生作为主要内容的道教也是如此。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长寿之神分为两种性别,男性神是南极仙翁,女性神就是麻姑。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 “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现安,祠之以祈福寿。”《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由古代星宿崇拜之南极老人和寿星演变而来。寿星和南极老人古代所指不同,唐宋以后二星渐混而为一(图5、6)。

这是一件青花“麻姑献寿”纹掸瓶(图7)。“麻姑献寿”故事绘画在磁州窑青花瓷上经常见到。麻姑是中国道教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在民间的影响极为广泛。葛洪《神仙传》中介绍,麻姑,建昌人,修道在牟州東南姑余山上,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名远,举孝廉,官至中散大夫,后弃官入山修道)的邀请,下凡降生于蔡经家,年十八、九岁,能掷米成珠。容貌美丽,头顶作髻,余发下垂至腰,衣有纹绣,光彩夺目。她的手指像鸟爪,自言成仙后一向住在蓬莱仙岛,曾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辰,设蟠桃盛会,荷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仙子采花邀麻姑同往赴会,麻姑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出美酒,向王母娘娘献了寿礼,高兴得王母娘娘脸上乐开了花。由此,“麻姑献寿”成为美好的祝寿故事,故在旧时,给女寿星祝寿时,多画麻姑像赠送,以效王母娘娘寿辰之喜。

四、喜神

喜神是掌管人间喜庆祥乐的吉祥神。民间传说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有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婚礼中。

和合二仙,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美团圆之神,是民间最受欢迎的喜神之一。这是一件磁州窑青花“和合二仙”纹掸瓶(图8)。“和合二仙”绘画题材常出现在磁州窑青花瓷上。和合二仙,又称“和合二圣”,即指寒山和拾得,他们两位都是唐代的高僧,后来演变为古代的神仙。他们手中一人执荷花,一人捧盒,盒盖稍微掀起,内有一群蝙蝠,从盒内飞出。“荷”与“和”、“盒”与“合”同音,取和谐好合之意。

喜神就是吉祥如意之神,即能给人们带来欢喜、吉祥,因没有具体形象,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人们把笑口常开,能容天下事的弥勒佛也作为喜神来供奉,在磁州窑瓷器造型和图案装饰中大量出现。这件弥勒佛袒胸露肚(图9),笑口常开,既慈祥又有趣,深得民间喜爱。历代文人雅士关于他的传说佳话、妙联佳对数不胜数,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它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象征。

磁州窑具有深厚的生活源泉和群众基础,它的吉祥图案装饰包罗万象,除了更直接、更亲切的吉神装饰外,还包含动物、植物、汉字、图形标识等,它们寄托着美好的向往,执著地追求,幸福的果实,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猜你喜欢

磁州窑寿星士人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
寿星居住的地方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