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三角”经济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9-29张裕中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珠三角教学内容院校

张裕中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韶关 512126)

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构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与地位。广东省是职业技术人才输入大省与培养大省,截至2014年3月,广东省共有高职院校79所,位于“珠三角”经济区内的就有69所,约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87%[1]。“珠三角”经济区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其在广东省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目前我国缺乏与现代职业教育体制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与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使其更高效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对于促进广东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现状为研究对象。在“珠三角”经济区内69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挑选出10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表1 被调查的“珠三角”经济区内10所高职院校名单(n=10)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体育类与教育类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广东省以及国内其他地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以及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随机挑选出10所高职院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珠三角”经济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2.3 数理统计法

主要采用了Microsoft Excel 2007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珠三角”经济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2.1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方面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用以指导各级各类以及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目标的集合。体育课程目标引领体育课程内容,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科学把握学校体育教学实际状况的前提[2]。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的5大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结合我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教授对课程目标表达方式的经典论述,本文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划分为了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展开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以及发展性目标。一个符合现代体育课程发展体系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这个五个目标的有机集合[3]。

如表2所示,5所(校一、校二、校三、校八、校十)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表达形式至少有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展开性目标所构成,特别是校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无论是院校体育部门的主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能在思想上以及实践中重视5大体育课程领域目标的实现,将课程属性、专业特点与学生发展进行有机结合。除此之外的其它高职院校,仅能实施一般性的普遍性目标与行为性目标,且目标针对性弱,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表2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表达形式调查 (n=10)

2.2 体育课程设置方面

体育课程设置就是指将不同层次体育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合理搭配、组合的过程。体育课程设置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核心所在,追求其动态化、系统化与最优化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基础性作用[4]。

表3 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调查 (n=10)

如表3所示,在被调查的十所院校基本上采用的是一年级必修、二年级选修以及附加一定教学时数的体育卫生保健课的课程设置形式,10所院校一年级均开设了必修课,而选修课方面有5所院校并未开设,体育卫生保健课则有7所院校进行开设。《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科学校(含独立学院)体育课总课时不少于144个学时、专科学校不少于108个学时,理论课每学年约8学时,体育选修课要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5]。高职院校虽与普通高校有着院系设置、专业设置、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对于追求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课程来说,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说,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时数较短,是今后“珠三角”经济区高职院校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3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面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一个院校的体育教学思想、体育课程设置特点以及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内容基本相同;广义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则包括三个侧面的内容,即显性的体育理论与技术技能教育、隐性的伦理道德与精神修养教育以及情感态度教育[6]。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结合课程目标去实现教学任务。

表4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情况调查 (n=10)

如表4所示,被调查的10所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内容普遍集中在三大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项目上,一些诸如轮滑、水上运动等新兴的、适合“珠三角”经济区内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或是没有开设或是开设较少,教学内容未能从整体上体现出地方特色性与岗位职业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较窄。

2.4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方面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性化的概括。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还没有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一个很统一的定义,本研究结合国内相关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包含了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与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的规范化教学程序。目前,在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自主”课程教学摸式。“三自主”体育课程教学是随着《纲要》的发布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形式,其主张体育课程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任课教师以及学习内容,提倡学校自主制订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7]。据统计,全国已有92.3%的部属院校以及73.9%的地方院校实行了“三自主”教学模式。可见,“三自主”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8]。

表5 实施“三自主”教学情况调查 (n=10)

如表5所示,有5所高职院校能让学生通过学校校园网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没有一所高职院校进行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以及完全实施“三自主”教学的,另外还有5所高校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说,“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高职院校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形势不太乐观,学生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以及任课教师方面缺乏自由度。

2.5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学校体育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体系,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教学的各构成要素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具有考察、鉴定、决策、反馈以及动机强化的功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进行体育课程研究所不可忽视的一环[9]。《纲要》倡导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评价内容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多元评价;评价方法则主张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表6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情况调查 (n=10)

如表6所示,在被调查的10所高职院校中的评价参与者方面,有8所院校以教师评价为主,并未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参与者体系。在评价方法方面,有6所院校以单一评价方法为主,即传统的学期或学年技术技能考核,虽有3所院校施行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但是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其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无非是在技术考核的基础上参考了学生的日常考勤情况,主观性较强。在评价内容方面,有7所院校仍以技术技能的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虽有3所院校在评价过程中增加了对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方面的评价,但只是口头进行评价,并未形成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

3 “珠三角”经济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对策

3.1 强化《纲要》的指导作用,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纲要》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与改革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全纳教育”以及“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按照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来进行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明确的实用性、针对性与专业性。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即是在完成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等内在目标的同时,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与职业岗位属性来设置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10]。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是技术类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课外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影响了他们在未来进入社会以后很难成为“体育人口”中的一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们必须利用好学生在校时期,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

3.2 结合专业设置特点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科学设置体育技术课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务知识的积累以及职业主干技术的习得与掌握。一些高职院校就是由于在学校时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育”方面的教育,而使得一些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如近视、颈椎病、鼠标手、肢体不协调等。

针对类似以上职业病症状,需要我们的高职院校科必须科学设置体育专业技术课,比如对工程设计、汽车维修、电子维修等这类需要长时间久坐或保持体位静止专业的学生,可设置游泳、羽毛球、网球以及针灸按摩等着重促进人体下肢健康发展的体育实践课,这些运动项目有效可以促进参与者身体局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环。此外,要开设一定教学时数的体育卫生保健课,在课中增加对辐射伤害、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自觉运用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预防职业病的意识。

3.3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改革原有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较之普高教育,高职教育具有教育时间短、教育目标明确、专业针对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有着更强的行为导向性与自主性。针对调查中所出现的“三自主”教学落实不到位现象,应首先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以人为本”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通过网络或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置专门的选课网络平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任课教师、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和自由空间。此外,要努力实现“三结合”与“三互补”教学,即课堂教与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身体活动相结合、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体育活动俱乐部互补、学生个体与院校群体互补、学校与社会互补,努力形成体育教学与专业教学统一协调和有机联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3.4 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促进,构建多元化的体课程育教学评价体系

从社会劳动的基本属性来讲,不同的劳动过程需要劳动者具备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其中就包括了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这就给予了我们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及时转变单一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纲要》规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那么,体育教学评价就要在全面评价且突出重点的原则下,从这五个方面着手进行评价。由于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时数少,场地设施也非常的有限,所以,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习得、考试结果与学习过程、情感成长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激励与发展功能,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以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4 结论

新时期里的广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必须主动迎合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同时,将体育人文教育以及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去,形成高职体育教学与高职技术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目标体系。不断更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立足“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依据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就业方向,科学设置体育技术课。努力探索与更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一个融入了体育课程教学、职业教育、终身体育为一体的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与社会充分接轨。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从“自然人”到“健康人”再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加快推进广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程。

[1]广东省教育厅网站[EB/OL].http://www.gdhed.edu.cn/main/zwgk/ptgx.html

[2]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73 -276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03

[4]沙茜.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2):102 - 1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2002-8-2

[6]赖炳森.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J].体育学刊,2005,12(3):89-91

[7]张来明.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17-119

[8]李敏卿.“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12):62 -65

[9]范运祥,马卫平.体育教学评价中几对范畴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4):70 -72

[10]林桂池.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1):71-73

猜你喜欢

珠三角教学内容院校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珠三角企业营销团队建设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