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

2014-09-21李印徐琼辉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维持性条目分组

李印 徐琼辉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ICU,湖北 咸宁437000)

很多肾病均需要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替代治疗,该方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1]。不同种类的肾病恶化后,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因长期需要透析血液,所以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程度轻重不一。若睡眠障碍较为严重,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长期存活率[2]。为探寻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我们对21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测患者睡眠质量,根据患者透析年限及年龄不同,分为≥36月组、<36月组;≥60岁组,<60岁组。比较PSQI评分情况,然后再分成>5分组与≤5分组,调查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7例,男121例,女96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0.19±10.39)岁;透析时间6~61月,平均透析时间(34.59±9.17)月。所有患者每次透析时间为5h,超滤量为0.6~5.5L,每周透析次数2~3次。

1.2 方法 调查≥60岁组及<60岁组、≥36个月组及<36个月组的各个PSQI的评分情况,通过各组中的评分情况,将217例患者分为>5分组和≤5分组,分析两组之间年龄、透析时间、每周总尿素清除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各项指标,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

1.3 睡眠质量评定标准 采取PSQI评定217例患者近一个月内的睡眠质量,由18个条目组成,分为7个项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个项目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每一项为0~3分。>5分为:睡眠质量较差,<5分为:睡眠质量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3)

表1 ≥60岁组与<60岁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SQI各条目评分比较(±s,分)

表1 ≥60岁组与<60岁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SQI各条目评分比较(±s,分)

P<0.05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60岁组 121 1.49±0.61 2.16±0.87 1.27±0.48 1.69±0.660.89±0.31 1.23±0.62 1.58±0.51<60岁组 96 1.29±0.61 1.93±0.71 1.18±0.49 1.23±0.50 0.69±0.26 0.94±0.44 1.62±0.45

表2 ≥36个月组与<36个月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SQI各条目评分比较(±s,分)

表2 ≥36个月组与<36个月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SQI各条目评分比较(±s,分)

P<0.05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36月组 149 1.70±0.55 2.19±0.75 1.62±0.60 1.67±0.500.92±0.31 1.22±0.43 1.72±0.62<36月组 68 1.15±0.36 1.80±0.47 1.21±0.30 1.31±0.42 0.74±0.23 0.90±0.21 1.37±0.50

表3 >5分组与<5分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5分组与<5分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年限(月) 血红蛋白(g/L) 每周总尿素清除指数(Kt/V) 白蛋白(g/L)>5分组 145 67.12±8.91 60.12±27.24 96.97±12.39 1.32±0.08 36.56±4.89<5分组 72 55.93±8.21 41.64±21.96 104.77±19.18 1.41±0.09 36.29±5.39

3 讨论

需长期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因透析过程漫长,会造成严重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在此期间出现睡眠障碍,会加剧患者的痛苦[3]。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特点为晚间难以入睡,入眠后很容易苏醒,且苏醒后再想入睡也很困难,总体睡眠时间很短,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4]。一旦睡眠质量下降时间超过1年,则会提高患者的死亡率,需引起患者及医院高度重视[5]。

老年患者大多数为退休人员,部分老年患者的社会交际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会随退休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减弱。老年患者通常社会活动较少,生活乐趣等方面较为单调。还有一部分老年患者会时常感到孤单及落寞,需子女的陪伴及关怀,需得到社会的支持,这些因素均将影响60岁以上的患者,因此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差发生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透析年限越长,睡眠质量下降越明显,因此睡眠质量指数在>36个月组中分数较高。随着透析次数不断增加,部分患者会因经济负担而感到很沉重,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及患者身体本身的疾病,会造成患者出现不可避免的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增添患者精神及身体的痛苦,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失眠[6]。此外,患者在透析治疗中,出现瘙痒的几率很高,患者会感到皮肤很痒,很难控制想抓挠的感觉,若瘙痒情况严重,会造成身体各个部位的抓痕,还可发生脓疱疹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甚至引起自杀等严重后果。

血液透析的充分与否,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透析后,可明显缓解或解除患者的各种不良症状,如头疼、胸闷、气促和瘙痒等,还可减缓骨痛、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等状况,清除患者体内的尿毒症毒素等[7],对减少各项并发症也有显著效果,让患者更加舒适。因此,改善透析的充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延迟每次的透析时间,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重点,还可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60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评分明显高于<60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间≥36个月的患者,其PSQI的七项条目中的各项评分,比透析时间<36个月的患者明显增多。由此可见,透析时间的长短和患者年龄的大小,是导致其出现睡眠障碍的因素之一。此外,贫血和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点因素。因此,我们可看出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及贫血的症状,针对以上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及生命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张婉词,靳清,李寒,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43-246.

[2]吕小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444-1446.

[3]王环,梅晓蓉,林小敏,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3):251-252.

[4]俞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96-97.

[5]宋艳玲,闫俊辉,丁殊节,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调查及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6):82-83.

[6]张俊,王成,汤颖,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关系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9,8(9):508-511.

[7]王家林,张敏,毕会,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病死率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2,52(21):81-82.

猜你喜欢

维持性条目分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分组搭配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怎么分组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分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