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骨髓抑制期院内感染病原菌分析及护理

2014-09-21傅霞米春英陈福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8期
关键词:克雷伯埃希菌淋巴瘤

傅霞 米春英 陈福莲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青海 西宁81000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1],大剂量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患者自身疾病、化疗药物的应用等,使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和抑制,各种细菌、病毒易侵入,造成感染。血液科院内感染是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各类病种医院感染的首位,已经成为临床医院感染重点控制对象[2],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及重点。我们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并发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我科60例DLBCL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淋巴瘤分类标准[1]。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22~75岁。

1.2 方法 入组病例均由经培训后的专业人员无菌取血、痰、粪便、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时间 8例患者发生在化疗0~7d,占13.33%;40例患者发生在化疗7~14d,占66.67%;11例患者发生在化疗14~30d,占18.33%;1例患者发生在化疗30d,占1.67%。

2.2 感染部位分布 肺部感染43例,占71.67%;泌尿系感染9例,占15.00%;肛周感染5例,占8.33%,其他感染3例,占5.00%。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02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真菌17株。

2.3 耐药率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均不敏感(表1)。

表1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 (%)

2.4 真菌感染情况 本组17例患者检出真菌感染,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属。其中8例真菌感染合并细菌感染。

3 护理

3.1 加强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放、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1×109/L的患者,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患者化疗前1d入住层流病房,每2d更换床单、被套,病房内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门口贴“减少人员探视”及保护性隔离卡明显标识。医院感染中的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临床工作中,必须加强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熟练掌握洗手指征,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2 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 DLBCL患者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每2h协助翻身1次,辅以拍背或排痰机排痰,雾化吸入,3次/d。鼓励患者咳嗽、咳痰。观察痰液的性状、颜色及量,行痰培养及咽拭子培养,嘱患者多饮水。

3.3 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DLBCL患者化疗骨髓抑制期,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嘱患者每日用软毛刷刷牙,动作轻缓,牙具定期消毒,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及时发现二重感染迹象。口腔护理,每日3次,晨起、饭前、饭后、睡前均用益口漱口液漱口,如真菌感染者,用制霉菌素液交替漱口。

3.4 合理安排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患者接受化疗后,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应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若患者进食困难,可行静脉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5 肛周感染的处理 DLBCL患者化疗后7~14d骨髓抑制期,病人用36~40℃的1∶5 000高锰酸钾坐浴,2次/d,每次20min。局部用0.5%碘伏消毒,2~3次/d。嘱病人勤剪指甲,避免搔抓,防止感染。轻度感染者,每日清洁后,用红霉素药膏涂擦1~2次;局部红肿硬结部位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如形成脓肿,待其自然破溃排脓,感染溃烂严重者,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创面。用庆大霉素10万U加生理盐水纱布块湿敷10min,然后烤灯照射每天2次,距创面15cm左右,每次10~20min,局部保持清洁干燥。

4 讨论

化疗期间,大剂量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将会引发严重的感染。院内感染多发生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期间),即化疗的7~14d。本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提示对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及时进行细菌培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早期掌握细菌分布的情况,还可以检测出敏感的抗菌药物,使其在临床可早期应用,效果更加理想。临床应在适当情况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临床护理,及早发现和预防感染发生,为患者长期存活提供条件。

[1]Jafffe E,Harris N,Stein H,et al.Word Hea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J].Lyon:IARC Press,2001,171-175.

[2]胡东方.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0,22(7):155.

猜你喜欢

克雷伯埃希菌淋巴瘤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