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辅助其他径路治疗上颌窦癌23例的临床疗效

2014-09-13孙继周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径路上颌鼻窦

孙继周

上颌窦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鼻-鼻窦恶性肿瘤的65%以上,以鳞状细胞癌为主[1]。由于鼻窦部位隐蔽,结构复杂,早期不易发现,患者就诊时多已发展为晚期。传统手术采用鼻侧切等开放性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对面部功能造成损伤,易留面部瘢痕[2]。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有效改善了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对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否可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仍存有争议。本研究对23例上额窦癌患者进行鼻内镜下切除术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耳鼻喉科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上额窦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上额窦癌;②原发于鼻腔筛窦内;③无纸样板、筛顶和筛板侵犯;④采用鼻内镜下辅助其他径路治疗;⑤术后行放射治疗;⑥资料记录完整,且有随访记录者。排除标准:①肿瘤侵犯面部软组织;②除上额窦内侧壁以外的其各骨壁受侵;③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④采用传统手术治疗;⑤资料记录不全者。共有23例上额窦癌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为(58.6±14.3)岁。根据上颌窦癌TMN(AJCC2002标准)分期标准分期,Ⅱ期10例,Ⅲ期7例,Ⅳ期6例;病理类型鳞癌16例,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3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眶下区胀痛、麻木12例次,鼻塞9例次,鼻腔脓涕带血4例次,面部疼痛3例次,牙痛1例次,眼球突出、复视1例次。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采用鼻内镜辅助下柯-陆氏径路联合方式:①术前麻醉:对患者进行全麻,1%地卡因棉片和1∶1000肾上腺素行鼻黏膜表面麻醉,并进行插管。②手术方法:根据上额窦恶性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患者状态选择手术方式。在鼻内镜直视下实施鼻腔外侧壁切除术,切除于钩突部位始,自下鼻甲前端开始,依次切除下鼻甲、上颌窦内侧壁、中鼻甲,一直向下切至鼻底。然后采取柯-陆氏术式行鼻外径路,将唇龈沟切口延长,面部皮瓣进行分离,同时暴露上颌窦的前壁,对上额窦的前壁进行开窗或切除,在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同时将上颌窦内黏膜全部清除。术中用咬钳、刮匙、电动吸切器、低温等离子刀等切除肿瘤组织至正常组织显露,用双极电凝烧灼肿瘤基底部及周边0.3~0.5 cm范围的正常黏膜。病灶清理完成后,进行唇龈沟切口缝合,鼻腔内用含5-Fu纱条来填塞压迫止血,同时注意切口位置的消毒。术后患者均接受6MV-X 线放射治疗(60~70)Gy/(30~35)F/(6~7)W。同时对Ⅳ期患者颈部淋巴引流区作常规预防性的照射。

1.3 随访研究

患者术后均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统计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同时分析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3、5年复发率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两组复发率和生存率差异显著性应用Long-rank秩检验。复发率、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生存情况

随访截止2014年6月,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失访病例。随访中位时间为31个月(6~65个月),患者复发和死亡情况见表1。23例患者3、5年复发率分别为8.70%(2/23)、30.43%(7/23)。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1%(17/23)、53.17%(12/23)。

表1 23例患者复发、生存情况(例,%)

2.2 复发的影响因素

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以及病理类型与上额窦癌患者术后复发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预后的影响因素

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与上额窦癌患者术后生存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临床分期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P=0.028),见表3。与II期患者比较,Ⅲ+Ⅳ患者生存率低,经Long-rank秩检验发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见图1。

表3 生存的影响因素

图1 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后生存曲线图

3 讨论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l%~2%,男性发病居多,男女发表率之比为约为(1.5~3)∶1。上颌窦癌占鼻-鼻窦恶性肿瘤的65%以上,是1种发病较为隐蔽的恶性肿瘤,初始症状无特异性,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造成鼻部多器官被侵犯,包括鼻腔、筛窦、眼眶、蝶窦、翼腭窝/颞下窝等。目前对上颌窦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术前、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4]。传统的手术切除方式包括上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扩大上颌骨切除和颅颌面切除术等开放性手术[5],肿瘤基本上可彻底切除,然而手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造成患者面部功能损伤,且易留面部瘢痕,给患者带来了心理负担[2]。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研究报道应用鼻内镜技术对鼻腔鼻窦等良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6]。配备高分辨率,且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肿瘤定位明确。在鼻内镜的直视下有利进行一些凹陷、裂隙内的病灶清理。相对于传统鼻侧切开术,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同时功能和美学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较高。Goffart等[7]报道66例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73.1%和52.3%,腺癌的2年和5年生存率较高,分别为89.8%和63.8%。Nicolai等[8]对134例鼻腔鼻窦及前颅底恶性 肿瘤行鼻内镜下切除术,随访34.1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91.4%。国内王荣光等[9]运用鼻内镜辅助下治疗鼻窦恶性肿瘤11例,术后接受放疗,患者随访3年,无1例发生局部复发。李建胜等[4]对35例上额窦癌进行鼻内镜手术发现,鼻内镜组3、5年生存率均优于传统手术组。

本科室自2008年开展鼻内镜辅助柯-陆氏径路治疗上额窦23例,进行了长时间的随访,中位时间为31个月(6~65个月)。3、5年复发率分别为8.7%(2/23)、30.43%(97/23);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1%(17/23)、53.17%(12/23)。这与国外Goffart[7]研究结果相似。国内张龙芳等[10]研究显示,25例上额窦癌5年生存率为44%,略低于此次研究结果。由于上额窦癌的发病例数少,复发率低,研究提示女性复发率、生存率低于男性;与≤50岁组比较,>50岁复发率、生存率高;Ⅲ+Ⅳ患者比Ⅱ期患者复发率、生存率高;腺癌+腺样囊性癌比鳞癌患者复发率、生存率高。但以上临床特征对复发均无显著性影响,而Ⅲ+Ⅳ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Ⅱ期患者。说明早期发现并接受鼻内镜治疗的上额窦癌患者,预后较好。对于年龄较大的男性患者,如发生不明原因的面部胀痛、麻木,鼻腔脓涕带血等临床表现时,应早期进行检查确诊,对于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研究提示,鼻内镜微创技术辅助柯-陆氏径路治疗上额窦癌具有安全、有效的特征。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鼻内镜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周光耀,刘亚峰,张贤良,等.2353例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10(1):11-13.

[2] Han JK,Smith TL,Loehrl T,et al.An evolu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inonasa linverting papilloma〔J〕.Laryngo scope,2001,111(8):1395-1400.

[3] 常文旭,赵 宁,蔡 晓,等.内镜或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J〕.中国基础医药,2012,19(20):3100-3101.

[4] 李建胜,王萍平,崔 鹏,等.鼻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上颌窦癌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42-43,45.

[5] 刘大伟,谷京城.上颌窦癌早期诊断与治疗〔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36(1):48-50.

[6] 李 湘,司马国旗,蒋志毅,等.鼻内镜下单纯下鼻道进路治疗孤立性上颌窦良性病变临床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3):432-433.

[7] Goffart Y,Jorissen M,Daele J,et al.Min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sinonasal tumors〔J〕.Acta Otorhinolaryngol Belg,2000,54(2):221-232.

[8] Nicolai P,Battaglia P,Bignami M,et al.Endoscopic surgery for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sinonasal tract and adjacent skull base:a 10-year experience〔J〕.Am J Rhinol,2008,22(3):308-316.

[9] 王荣光,雷 磊,韩东一,等.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的鼻腔一鼻窦恶性肿瘤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4,39 (9):520-523.

[10] 张龙芳,赵 华,陈 刚,等.鼻内镜下辅助其他径路治疗上颌窦癌25例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20(1):56-58.

猜你喜欢

径路上颌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SDN架构下业务属性相关的多径路由算法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