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Dickkopf-1表达变化

2014-09-13刘旭超黄清秀张木根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期组原发性肝癌

刘旭超 陈 鹏 黄清秀 张木根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之势。2008年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病例数约37.2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1]。由于其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体征多不明显,因此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并伴有转移,失去了手术时机,一般统计5年存活率不足5%,因而提高早期诊断率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肝癌死亡率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肝癌诊断多采取病理结合影像学和特定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方法。但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对直径较小的癌组织容易漏诊,并且病理检查对早期疑似患者较难实施。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虽然经济、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但是单纯依赖甲胎蛋白(AFP)诊断早期肝癌敏感性、特异性尚不理想[3]。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相继发现了许多新的生物肿瘤相关分子。DKK1是Andrei Glinka等在1998年发现的在Wnt信号通路中起抑制作用的分子。Wnt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转化、生长、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4]。因此DKK1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目前已知的研究发现DKK1在肺癌、食管癌、胃癌等多种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异常表达的情况,因此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明确DKK1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表达情况以及其是否可以作为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7例,其中按照其临床分期分为Ⅱ期组41例、Ⅲ期组46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7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3.8±9.2)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病理检查,诊断和分期符合2001年制定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5],所有入选的患者均排除继发性肝癌或原发性肝癌肝外转移,凝血功能正常,无碘油过敏史和心肾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均接受至少2次介入治疗;同时选择同期在健康查体中心体检的研究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4.3±8.7)岁。

1.2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DKK1水平,其中肝癌患者于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天进行血清DKK1水平检测。所有检测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室温下静置4 h,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80℃保存备用。使用R&D公司生产的DKKl检测试剂盒,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DKK1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男性患者血清DKK1水平为(9.16±0.91)μg/L,女性患者为(9.35±1.13)μg/L,不同性别患者血清DKK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5岁和≥55岁患者血清DKKl水平分别为(9.07±0.89)μg/L和(9.38±1.16)μg/L,两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清DKK1水平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血清DKK1水平[(3.07±0.53)μg/L]低于其余两组,[Ⅱ期组和Ⅲ期组分别为(7.51±1.09)μg/L和(10.74±0.97)μg/L],Ⅱ期组低于Ⅲ期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 介入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比较

Ⅱ期组、Ⅲ期组介入治疗后血清DKK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介入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介入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比较

3 讨论

Wnt信号通路是最重要、最经典的细胞信号通路之一,其广泛参与了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血管生成等过程,不但在胚胎头部发育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也密切相关,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6]。作为在Wnt信号通路发挥抑制性作用的重要分泌型因子,近年来DKK1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7]。DKK1是Dickkopf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人类DKK1基因位于染色体10q11.2,编码一个约266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糖蛋白。DKK1 在正常人体内表达较少,难以被检测到。多项研究表明,DKK1在肝癌、乳腺癌、食道癌、肺癌、结肠癌、宫颈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中存在明显异常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复发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提示DKK1可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8-12]。

目前多项研究通过免疫学及基因芯片技术已经证明,DKK1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呈高表达,而在非癌性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很低,并发现其可以用于肝癌早期诊断,DKK1与AFP联合应用可将肝癌诊断敏感度提高至88%[13]。本研究通过ELISA法检测41例Ⅱ期和46例Ⅲ期肝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发现,肝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且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Ⅱ期患者(P<0.05),说明血清DKK1水平在肝癌患者明显升高,并且与患者TNM分期有关,提示血清DKK1水平有望用于评价肝癌患者预后情况,但由于肝癌的复发或转移是影响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我们还需要长期大规模的随访研究来评估DKK1在肝癌进展和预后方面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血清DKK1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的肝癌患者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除了在肿瘤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之外,DKK1还被用于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Heider等[14]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后,患者血清DKK1水平明显下降。在肝癌治疗方面,梁卫明等[15]比较了20例肝癌I期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18例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清DKKl水平变化,发现手术及介入治疗后肝癌患者血清DKK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并经随访观察后发现,治疗后血清DKKl水平较高的患者肝癌复发比例更高。本研究通过检测41例Ⅱ期肝癌患者和46例Ⅲ期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清DKKl水平发现,血清DKK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介入治疗前后各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DKK1可能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分泌型糖蛋白DKK1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血清水平与肝癌TNM分期存在明显相关性,并且在介入治疗后明显降低,提示DKK1有可能作为肝癌的一个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肝癌诊断、预后及治疗效果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1] 李 倩,杜 佳,关 鹏,等.中国2008年肝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与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6):554-557.

[2] 姚登福,姚 敏,蔚丹丹,等.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特异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3):202-205.

[3] 李文伟,马 骢,王珍光,等.肝癌与肝炎标志物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5):495-496.

[4] 尹定子,宋海云.Wnt信号通路:调控机理和生物学意义〔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33(2):103-111.

[5]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6] 贺松其,姚飞龙,吕志平,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癌转移侵袭中的调控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7):251-254.

[7] 朱建坤,李道堂.Dickkopf-1与肿瘤〔J〕.国际肿瘤性杂志,2010,37(8):565-567.

[8] Scaggiante B,Kazemi M,Pozzato G,et al.Nove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lecules with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5):1268-1288.

[9] 张永健,金小寅,梁大英,等.血清Dickkopf 1蛋白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6):659-662.

[10] 张 欣,史若愚,杨欣荣,等.Dickkopf-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2):102-104.

[11] 池肇春.Dickkopf-1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其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6):321-322.

[12] 蒙 珊,周芙玲,白改改.Dickkopf(DKK 1)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肿瘤,2011,31(3):273-276.

[13] Shen Q,Fan J,Yang XR,et al.Serum DKK1 as a protein bio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large-scale,multicentre study〔J〕.Lancet Oncol,2012,13(8):817-826.

[14] Heider U,Kaiser M,Mieth M,et al.Serum concentrations of DKK-1 decreas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responding to anti-myeloma treatment〔J〕.Eur J Haematol,2009, 82(1):31-38

[15] 梁卫明,陈义雄,戴 维,等.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介入治疗前后血清糖蛋白Dickkopf-1水平的变化〔J〕.中外实验外科杂志,2013,30(4):834-835.

猜你喜欢

期组原发性肝癌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