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螺旋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4-09-13廖宗山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低剂量分型螺旋

廖宗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等,肺疾病愈来愈高发,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且其中有40%以上为恶性病变,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CT对肺结节的检出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2]。但CT常规的辐射剂量较大,可能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鉴别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效果,来评估低剂量螺旋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行CT检查发现有肺结节的患者62例,年龄34~77岁,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肺结节诊断标准 结节数量≤3个;直径≥30 mm,肺内边界确切的病灶,病灶任意长宽径比≤3∶2[3]。

1.2.2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的Brillicance6排螺旋CT扫描机,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保持120 kVP,层距1 mm,层厚5 mm,螺距1.4不变[4],对患者分别行低剂量扫描(40 mA)和常规剂量(200 mA)扫描各1次。

1.3 评价指标

包括患者的结节形态学特征(密度不均、分叶、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毛刺)、结核增殖灶、肉芽肿性病变、炎性结节、肺转移癌、肺癌、肺结节的病理分期和组织分型。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 13.0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如结果提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螺旋CT对肺结节扫描的形态学特征比较

结节密度不均、分叶、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在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螺旋CT对肺结节扫描的形态学特征比较/例

2.2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螺旋CT对肺结节扫描的定性诊断比较

低剂量组定性诊断结核增殖灶、肉芽肿性病变、炎性结节、肺转移癌、肺癌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螺旋CT对肺结节扫描的定性诊断比较/例

2.3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螺旋CT对肺癌病理分期和组织分型诊断比较

对确诊肺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型的诊断在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螺旋CT对肺癌病理分期和组织分型诊断比较/例

3 讨论

肺结节是由肺转移瘤、肺癌、肉芽肿性病变、结核增殖灶、炎症等多种疾病导致形成的肺部病变,使用影像学检查检出较多见[5]。肺结节的检出和定性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出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6]。螺旋CT可较好地对肺结节进行定性分析,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较普通胸片明显增高,而常规剂量的螺旋CT的辐射剂量一般为普通胸片的100倍,较高的辐射剂量对人体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7]。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低剂量螺旋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试图寻找一种在不影响肺结节的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对人体更安全诊断方法。

肺结节的征象如密度不均征、深分叶征、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等为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的重要参考信息[8]。本研究中结节密度不均、分叶、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在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的扫描效果符合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要求。

肺结节的大小对肺结节定性分析的难易有着紧密的联系,结节直径越小,其定性分析就越困难,肺结节的各种病理学变化特征的检出难度也相应增加[9]。本研究中,低剂量组定性诊断结核增殖灶、肉芽肿性病变、炎性结节、肺转移癌、肺癌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降低螺旋CT的辐射剂量,并不会减低螺旋CT对肺结节的诊断特异性,但同时也表明了低剂量螺旋CT在定性分析肺结节的准确性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个人单个组织或器官所受的辐射照射的年剂量应<50 mSv,而常规剂量的螺旋CT的辐射剂量较大[10],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理想,而本研究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剂量低,并且其对确诊肺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型的诊断在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在发现、显示和诊断肺结节方面的扫描能力相同,低剂量螺旋CT在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上,同时具备诊断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准确诊断出早期肺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的诊断率、敏感性等与常规螺旋CT扫描技术相近,其在不影响CT扫描肺结节效果的前提下,较大程度地降低CT的辐射剂量,降低了高辐射剂量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CT扫描的安全性,达到放射防护最优化的目的,低剂量螺旋CT有望成为肺内结节和慢性肺疾病或吸烟等高危人群普查的理想方法,但仍需提高其定性分析的准确性[11]。随着低剂量CT研究的深入、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人们对放射剂量问题的关注,敏感性、特异性、安全性较高的低剂量螺旋CT必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1] 周作福,林开武,黄洪磊,等.CT 灌注扫描在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3):14-15.

[2] Infante M,Chiesa G,Solomon D,et al.Surgical procedures in the DANTE trial,a randomized study of lung cancer early detection with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screening and control arm〔J〕.J Thorac Oncol,2011,6(2):327-335.

[3] 叶晓丹,袁 正,叶剑定,等.动态增强 CT 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4):308-312.

[4] 王 骋,王荣品,邓奇平,等.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多层螺旋 CT 诊断〔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2,6(3):759-762.

[5] Hanash SM,Baik CS,Kallioniemi O.Emerging molecular -biomarkers-blood-based strategies to detect and monitor cancer〔J〕.Nat Rev Clin Oncol,2011,8(3):142-150.

[6] Liu X,Liang M,Wang Y,et al.The outcome differences of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pre and post following an algorithm in Zhuhai,China〔J〕.Lung Cancer,2011,73(2):230-236.

[7] Pastorino U.Lung cancer screening〔J〕.Br J Cancer,2010,102(12):1681-1686.

[8] 李易霞,吴重重,李智勇,等.基于 CT 征象鉴别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1,5(23):7151-7153.

[9] Anzidei M,Napoli A,Zini C,et al.Malignant tumours of the small intestine:a review of histopathology,multidetector CT and MRI aspects〔J〕.Br J Radiol,2011,84(1004):677-690.

[10] 陈 晖,王敏君,肖恩华.增强 CT 协同磁共振扫描在周围型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3,11(5):35-38.

[11] Shen J,Liu Z,Todd NW,et al.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in individuals with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by plasma microRNA biomarkers〔J〕.BMC Cancer,2011,11:374.

猜你喜欢

低剂量分型螺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旋风“螺旋丸”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