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会阴饱和穿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4-09-13俞国锋汤金荣马伟雄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会阴前列腺癌B超

俞国锋 汤金荣 马伟雄

前列腺癌属于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迅速提高。由于前列腺癌早期常常没有症状,要早期发现较为困难。直肠指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盆腔CT或者MRI检查均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而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手段。本研究探讨经会阴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我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者184例,年龄45~89岁,平均74.2岁,PSA 2.5~178 μg/L,平均23.1 μg/L。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入选本研究:①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有异常的硬结节;②血清PSA≥10 μg/L;③血清PSA为4.0~10.0 μg/L,并且游离PSA/总PSA≤0.16或者PSA的密度>0.15 μg·L-1·cm-3;④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盆腔CT或者MRI检查发现前列腺处有异常信号。排除以下情况之一者: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凝血功能异常者;②严重泌尿系统感染;③既往明确有前列腺癌病史。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6例,年龄47~89岁,平均74.1岁,前列腺体积58~82 cm3,平均71 cm3,其中直肠指诊异常者28例,PSA>4 μg/L 83例,B超或CT、MRI检查异常者31例;对照组88例,年龄45~86岁,平均73.9岁,前列腺体积59~80 cm3,平均72 cm3,其中直肠指诊异常者25例,PSA>4 μg/L 80例,B超或CT、MRI检查异常者29例。2组患者在年龄、PSA水平、直肠指诊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穿刺前均完成了经直肠超声的常规检查,排空大便,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观察组采用经会阴24针(饱和)穿刺,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部垫高并托起阴囊以便充分暴露会阴部位,静脉全麻,常规消毒后,在B超引导下,使用BARD 18G一次性自动活检枪,在前列腺的左、右叶的底部、中部和尖部3个层面上,每个层面的移行区和外周带的外、中、内侧都穿刺1针,共24针。对照组采用经直肠穿刺,患者取左侧卧位,肛门周围和肛管内用0.05%碘稀释液消毒,在直肠B超引导下,用BARD 18G一次性自动活检枪进行经直肠的前列腺穿刺,方案是外周带的传统6针穿刺,B超检查异常信号区加上1~2针。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PSA水平的活检阳性率,观察并记录穿刺后有无发热、尿路感染、肉眼血尿、血便、直肠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穿刺活检阳性率

穿刺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阳性率为52.1%(50/96),对照组的总阳性率为29.5%(26/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SA≤20.0 μg/L,观察组的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SA>20.0 μg/L时,观察组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的穿刺活检阳性率比较(例,%)

2.2 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发热、尿路感染、肉眼血尿、血便、直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除了与种族和遗传因素有关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食物、环境、性生活有关,高脂肪的饮食、人均寿命的增长等因素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直肠指诊、经直肠B超检查和血清PSA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而确诊前列腺癌依靠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的穿刺活检,根据所获得的组织有无癌而做出诊断。由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常常没有症状,而通过手术并辅以药物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接近100%,因此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显得十分重要。有研究[1]表明,对PSA>50.0 μ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有局部小范围不规则的血流信号异常增加区进行穿刺活检能够发现早期的前列腺癌,并且没有严重并发症。

传统的经直肠穿刺法是前列腺穿刺的主要方式,操作比较简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较短,并且不需要麻醉,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但是发热、肉眼血尿、血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而经会阴24针(饱和)穿刺的穿刺点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对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外周带进行穿刺,还对移行区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并且经会阴穿刺时候的进针方向几乎与尿道走行方向平行,减少了尿道损伤的几率。多项研究[2-4]表明,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发症少且轻微。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的总阳性率比经直肠穿刺活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A<10.0 μg/L和≥10.0 ~20.0 μg/L这两个范围内,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比经直肠穿刺活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A>20.0~50.0 μg/L和>50.0 μg/L这两个范围内,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的阳性率与经直肠穿刺活检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的发热、尿路感染、肉眼血尿、血便、直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经直肠穿刺活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的尿潴留这个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经直肠穿刺活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5]表明,前列腺癌的穿刺活检阳性率随着患者的年龄、PSA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小体积前列腺患者的6针、10针和12针3组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而大体积前列腺患者的12针穿刺活检阳性率高于6针,因此,应根据前列腺活检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穿刺活检方案。

综上所述,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能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1] 彭文通.超声引导对前列腺血流信号异常区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筛选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1):89-90.

[2] 薛 健,梁 磊,姜文弟,等.经会阴饱和穿刺与传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法诊断前列腺癌对比分析〔J〕.天津医药,2013,(9):920-922.

[3] 陆 阳,梁 伟,丁全明,等.经直肠与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比较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6):291-292.

[4] 姚明华,郭乐航,王 帅,等.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J〕.上海医学,2012,35(5):400-402.

[5] 杜科霖,欧阳骏,丁 翔,等.经直肠超声定位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探讨〔J〕.实用癌症杂志,2011,26(1):45-48.

猜你喜欢

会阴前列腺癌B超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