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导读

2014-09-11

甘肃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朗格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写给广大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普通工作者的专著,它强调“细节有时更能反映品位”,而不屑作过多的争鸣与考证。辉煌与质朴、前卫和实在、认同和抗争如此和谐地熔为一炉,令人惊奇:专著有时确实可以成为身边可亲的朋友和可敬的尊长,唯独拒绝权威的呵叱和教父的伪圣。

推荐理由:《新教育之梦》全面地阐述了作者关于教育的若干基本观点,并干脆以“梦”冠以书名,在教育史上这恐怕是并不多见的。这里或许有谦虚的因素,但更多地让人看到年轻和大度。教育是种充满梦想的事业,一直为灰头灰脸的理论追不上。当我们的教育家们也开始梦想,尽管为沉重的现实所羁绊,仍令万千生活在困惑和嘀咕中的人们惊喜且感动:原来,我们是和先生在一起!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

内容简介: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进入70年代后,终身教育思想“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博得了赞许”。在《终身教育引论》中,作者保尔·朗格朗详细阐述了其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推荐理由:书写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可其中作者朗格朗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认识,社会对人的挑战以及由此教育应该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帮助人更好地谋求美好生活,都让人觉得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实现。书中提出的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因此而要对整个从儿童时期开始的教育进行系统改造的想法,依然是我们现在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在面对社会对人的诸多挑战时,教育应该成为帮助人们应对挑战、更好生活的手段,这就与现存的不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教育体系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可以说,终身教育不是简单地进行成人教育,它的实现有赖于整个基础教育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它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系统的教育思想。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国]罗森塔尔 雅各布森

内容简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因倾慕自己创作的美女雕像,感动了爱神,结果美女复活,二人结为夫妻。这段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皮格马利翁效应则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的科学术语。《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的作者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将教师比喻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推荐理由:“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早已被人们所知的科学术语,意思为:某人对他人的期望最终能充当自我实现的预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政策问题已经从“谁应该受教育”转向“谁能够受教育”,这个伦理学的问题已经转变为一个科学的问题。本书作者把这个效应从医学、工业等情景移植到教育情景,并以自己所得到的实验结果用定量的方式论证此效应移植的合理性,同时还证明了这种效应在教育领域中具有普遍适应性。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朗格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