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批评例谈

2014-09-11樊凤琴

甘肃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板书

樊凤琴

〔关键词〕 诗意批评; 板书;抄录;

理智;劝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7—0098—01

一、转化情绪,唤回理智

面对突发的、出格的、“难以容忍”的事件,我们往往动辄呵斥,先自失态,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压而不服,“训”而不听,很难取得理想教育效果。然而,倘能于瞬间自我控制、化解负面情绪,则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一次,我将到教室,看见某同学正用力踹门,恰逢下雨,泥水弄脏了门板。里边还有同学与之对抗叫嚷,简直不亦乐乎。见此情景,我很生气,差点怒发冲冠,动武“严惩肇事者”,但随着“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的简短问讯,我渐渐稳住了情绪,找回了理智,面对学生紧张的注视,我默然无语,拿起粉笔,写了这样一首小诗:“爱护公物别损坏,用脚‘开门实不该!举止文明守规范,认真擦拭去尘埃。”既作批评,又给希望;既有禁止,又有提倡;劝导中给足了面子,也提出了要求(尾句);学生情绪转化了,思想回归理性轨道,一场即将雷鸣电闪的“暴风骤雨”及时幻作蓝天、白云与彩虹,有形(文字)的效果渗透于“无声”。课后,两学生自动找我承认错误,写出了深刻的检讨,我也借此举一反三,教育全班,从此类似问题再未出现,学生纪律观念也渐增强。

二、留住批评,发人深省

当着全班批评个别,耽误教学时间,也未必有效,而且,疾风暴雨式的批评,来也凶焉,去也忽焉,难于长久,更不能触及灵魂。若煅成小诗,书于黑板,则有利于学生思想沉淀,深长思之,恒久作用、“发酵”。一次端午节前夕,两住校生晚自习后偷偷回家,次日归来又迟到。问明原因,私下批评后,我到班上也写了几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乃是人常情。规章制度谁遵守?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当时,许多家长早早就带来粽子等美食,等候在学校门口。面对此情此景,同学们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牵挂,认识到提前回家过节的荒唐与多余,“解馋”的两同学羞愧汗颜,遂有了全新的转变,其他同学亦受启发。

三、涉及广泛,影响全体

一段时期,学生私换座位很甚,屡禁不止。批评之余,我板书打油诗数首,使已换及欲换者均得教育,刹住了歪风。其一:“惹得老师脸难看,自换座位为哪般?鸡毛小事何须讲,招来批评岂不冤!”其二:“偶然调换也无妨,促进学习可提倡。倘若贪玩又打闹,劝君切莫到学堂!”其三:“前后左右都一样,用心无处不成长。人生嬉戏常留恨,虚度年华最可伤。”类似的小问题还有黑板擦不干净,如(早自习见某班黑板不净》:“黑板擦干净,不留旧字痕。大家感谢你,书写更清明。”后见改过。

四、抄存案头,以为警句

早自习时已过半,俩住校生姗姗来迟,而寝室距教室不过五十米,问之,吱唔“鸟语”,实因贪睡。对此,苦口婆心或厉声呵斥,均显多余。于是板书:“祖逖闻鸡起舞,苏秦悬梁刺股。智者发愤苦读,愚人睡到正午!”正反对比,以此刺激、鞭策、警醒之,结果收效良好,

五、寓教于诗,喜闻乐受

因为押韵,这些小诗还算上口,便于记忆,虽难登大雅之堂,却也浅白、通俗,切合学生理解,故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在安全教育班会上,结合本校道路交通的严峻形势,一番讲说罢,板写如下:(一)“安全处处讲,意识要增强。生命非儿戏,一丝岂敢伤!”(二)“忧患不能忘,忠言记胸膛。人生才迈步,理想路还长。”警钟长鸣,让麻痹、大意者猛醒,提高了防患意识。

六、注重劝勉,意味深长

看似正面说教,实蕴针砭之意,劝人告别不良行为,改过自新,求得进步。如个别同学懒得动口、动手、动脑,读书时玩,作业时抄,打扫卫生溜,得过且过混日子。正好教室墙壁贴有张衡(汉代数学家)的名言字画:“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于是,我写了:“‘人生在勤不能懒,张衡教导记心间。‘不索何获是真理,努力学习苦后甜。”其中嵌入了张衡原句,学生较感兴趣,也受启发。一次深秋,夜间刮风,天气骤寒,大家一时瑟缩难以适应。次日,许多学生家长送饭送衣到门口,见此景,我板书曰:“昨夜西风过校园,今朝家长问暖寒。送衣盛饭留牵挂,伫立不觉衣更单。”以此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勤俭节约,报答养育之恩,做有理想有道德之人。

总之,诗意批评,以理解为前提,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文,曲径通幽,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变消极为积极,避免因简单训斥而产生冲撞与对抗,同时,也能给学生文学熏陶,德智并进,一举两得。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板书
化学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本期话题:粉笔板书和全媒体教学,你更爱哪一个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语文教学中板书演示行为研究
浅谈语文课上板书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