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4-09-11朱宗钢

甘肃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组员教师学生

朱宗钢

〔关键词〕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7—0082—01

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享受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小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其他成员不会的他应负责讲解。在小组学习中,组员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自我测试等。

二、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运作机制与方式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而较复杂、综合性强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 “ 问题 ”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 最近发展区 ”,既要让学生能够达到又不能轻易达到,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研讨这样的问题有劲、有趣、有意义,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的“问题 ”,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题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三、教师灵活导航,为小组合作学习指明方向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

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合作,教师只是旁观者,只要在汇报时听听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需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过程,循序渐进。学生的合作讨论自控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要顾及全班;既把握讨论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合作学习不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

四、适时分组讨论,给足研讨时间

分组讨论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五、注重小组合作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教师可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每节课评价方法如下:第一次由本组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学习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评价;第二次在全班交流时,由其他组依据各组汇报员汇报的质量、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做组间互评;第三次由教师做全班导评,对本次合作中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有创新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加分;最后,一月一总结,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创新小组奖”、“最佳组员奖”,表扬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为合作学习走向成功注入新的催化剂。

编辑:杨慧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员教师学生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组落幕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