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4-09-11宋玉娥

甘肃教育 2014年17期
关键词:氛围动力高效课堂

宋玉娥

〔关键词〕 高效课堂;新教法;氛围;动力;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7—0073—0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大胆尝试新教法

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老师信心倍增,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课堂变得与众不同,首先,教师要坚持不断学习,多涉猎有关书籍,不断获取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其次,仔细斟酌怎样实施,才能既达到提高班级学习成绩的目的,又符合学校有关课程的规定。最后,借众人的智慧,将教学新理念通过某种手段运用到课堂上。

二、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老师的首要职责。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教师就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同时在脑海里,对这些行为习惯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和界限,便于告诉学生,让他们也记在心里。另外,还要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每天抽出几分钟找学生聊聊,话题随意。通过相互之间的友好沟通、相互之间的尊重管理好学生,塑造学生的个性,这样学生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管理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非得严厉对待学生,相反,只有微笑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能影响学生内心启发感悟,那他们就会自觉学习和思考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可以自在地与教师互动交流,也会与同学长期友好相处。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每天都会按照这个期望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他们从不嘲笑别人的错误,为了找出正确答案而争得面红耳赤。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学生每天都在逐渐进步,而且也不允许自己落后。按照期望与规程,每天训练培养学生有礼貌、有规则地学习知识,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才能建立一个纪律良好、学风端正的学习环境。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人们常常会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有学习动力,更容易在自己感觉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那些别人告诉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而且要有启发性。学生越多地参与课堂就越有学习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动力越强,他们学到的东西越多。当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课堂时,他们的脑子就会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储存新知识。而且,许多活动能够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感觉到成功并且享受学习的过程。如果你能够在课堂上运用本章提到的各种活动,那么计划一堂能激发学习动力的课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四、准确定位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为此,在制订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所以,学习目标的制订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学习目标的制订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拓展题中做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订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氛围动力高效课堂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