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前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2014-09-08贾文利

食管疾病 2014年4期
关键词:评量外科心理

贾文利

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前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onPatientswithAnxietybeforeSurgery

贾文利

心理护理干预;外科手术;焦虑状态

现代医学发展节奏加快,心理护理作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更反映了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外科患者普遍缺乏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作者应用临床心理护理干预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外科门诊及病房欲行手术患者共265例,除外合并心、脑、肾系统严重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试验不能配合,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及其应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134例,对照组131例,其中干预组男77例,女57例,平均年龄(55.6±13.3)岁,肝胆手术患者31例、胃肠手术患者103例,平均病史(10.3±4.1)月;对照组男65例,女66例,平均年龄(60.1±10.7)岁,肝胆手术患者41例、胃肠手术患者90例,平均病史(13.6±5.2)月。两组性别、平均年龄、疾病类型及病史比较,P>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主要由培训后专职护士进行,具体方法:①基础交流:入院后主动、热情、积极向患者介绍医院概况,带领患者参观病房,熟悉病房环境,认真耐心听取患者的病情叙述、症状诉说,对患者提出的关切问题全力进行解答,必要时求助上级护士或管床医生。②增强认识:包括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认识,专职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的主要医学治疗介绍,告知其配合治疗的日常注意事项,治疗当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办法,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帮助家属增加对患者疾病及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手术方面,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流程、麻醉的方式;其次术前必要检查及术中需要注意的各个事项;最后在术前1 d带领病人参观手术室,帮助其熟悉环境,减轻紧张焦虑情绪。③放松训练:引导紧张患者行深呼吸、散步等身体放松疗法,听音乐、看书等分散注意力的精神放松训练。④精神鼓励:对患者的正确主张或自我安慰疗法予以充分肯定,引导其增加手术自信心,保持乐观态度,协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安抚工作。⑤增加关注:手术患者因恐惧心理可产生对手术的紧张焦虑情绪,对医护人员的语言及行为均具有加倍的敏感性,此时更应该对患者多加关注,细心发现其心理变化及临床的各项不适症状,积极进行沟通处理,做好术前心理准备工作,使其能够全力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手术。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为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个评分的自评量表[1],用于评价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所有参与的临床护士均经过焦虑自评量表的统一培训,掌握SAS量表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注意正向问题与反向问题评分项目设置的顺序差异,并准确填写患者的真实感受。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1 d、术后1 d、5 d,干预组SAS评分与对照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结束后护理满意度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患者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

注:①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

表2 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前患者的焦虑是临床患者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健康状态的改变;②对各种损伤性手术及检查的惧怕心理;③入院后环境及日常生活发生的不适改变;④面临的社会、家庭、甚至是经济方面带来的压力等等。如果处理不好,最终均会反映在治疗效果上,损害患者健康,影响医患关系。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科室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的重要举措。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是针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诱导、心理护理,解除术前心理负担,减轻或消除术后不良反应,促进其健康的一种护理手段[2]。有研究显示[3]: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使之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适当的心理护理消除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促使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

本研究中干预组在术前1 d、术后1 d、5 d S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亦显示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试验中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切实有效,可于临床借鉴使用。

[1]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1984,11(2):73.

[2]何巧玲.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3):589-590.

[3]刘永利.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0827:103-104.

2013-06-25

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贾文利(1967-),女,山西高平人,主管护师,从事外科护理工作。

R

B

1672-688X(2014)04-0313-02

猜你喜欢

评量外科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心理感受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