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4-09-08牛晓洁

食管疾病 2014年4期
关键词:围术腰椎间盘有效率

牛晓洁

·临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NursingExperienceonProlapseofPerioperativeLum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Patients

牛晓洁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5例,均予椎间盘髓核取出术,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促进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及活动障碍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应给予优质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本科室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促进了快速康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经腰椎X线,CT或者MRI等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脊椎炎性病变,脊椎骨折,黄韧带肥厚、纤维变性及椎间盘急性紊乱者[2],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30~73岁,平均(57.41±8.36)岁,病程5个月~10 a,平均(5.78±1.47) a。观察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31~75岁,平均(58.30±7.92)岁,病程7个月~11 a,平均(5.83±1.81)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治疗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2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应用腰部正中小切口手术,取出突出退变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①术前指导:手术前3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练习,训练俯卧位,进行腰背肌的训练以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功能恢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掌握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法;术前1 d进行洗澡,做好全身清洁工作,术前进行手术区域备皮;手术前晚进行灌肠,排除肠道的粪便,以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②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患者非常痛苦,因此要求进行手术治疗的心情比较急切,但多数患者还会存在许多心理顾虑。担心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担心术后疗效不佳,影响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的心理反应给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沟通和疏导。给患者大致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治疗的目的、术中及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使患者了解手术,并介绍成功手术的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解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3],轻松进行手术。

1.3.2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休克的发生;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的情况,观察引流液体的量、质、色等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功能恢复锻炼:术后1 d左右应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及股四头肌等肌肉的收缩训练,每次收缩5 s,放松5 s,每次进行15 min。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术后1周左右可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开始选用“飞燕式”,之后应用“五点支撑法”,训练大约10 d后可进行“三点支撑法”进行训练,每次50下,3~4次/d。功能恢复训练要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次数,循序渐进,活动训练力度要适中。但对于腰椎有破坏性改变、内固定物植入、感染性疾病者和年老体弱的患者不宜进行腰背肌锻炼[4]。③预防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早期嘱患者进行肢体运动,抬高患肢,并观察双下肢颜色、皮温、感觉、末梢循环的变化[5],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的监测:询问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变化情况,如有下肢麻木、疼痛进行性加重,或者下肢肌力进行性减退,应考虑到有压迫到神经的可能,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以防神经受压过久出现不可逆性损伤[6]。感染的预防:术后换药严格遵守消毒原则,保持创面的清洁、无菌,预防创面的感染;术后做好导尿管护理,麻醉清醒后鼓励主动大小便,做好尿道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术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鼓励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必要时合理应用抗生素[7]。

1.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偶尔出现腰痛或下肢痛,恢复正常工作;有效:遗留腰痛和下肢疼痛的症状,可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效:不能从事日常生活的工作。

2 结果

经过不同围术期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3.047,P=0.002),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临床骨科常见病[8]。当患者合并马尾神经受压、合并椎管狭窄或经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本病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手术顺利实施及术后的恢复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术前指导为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心理放松,有利于手术顺利的进行。术后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巩固和提高手术的疗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本次护理观察显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总体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手术安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愈后和康复速度。我们科室规范了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流程,使护理的目的更明确,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有预见性的实施护理,以保证患者安全,促进康复。

[1]包祥成,开放椎板开窗术与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3):210-211.

[2]胡元水,徐华,骆培源,等.针灸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0):792-794.

[3]周毅.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3):236-237.

[4]李雅丽.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223-224.

[5]周卫敏,李峰郁,高雅丽.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3):229-230.

[6]朱彩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11,(8):52-54.

[7]叶文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2):1522-1523.

[8]郑老须,郑韬.腰椎间盘及髓核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1):12-13.

[9]支琴,朱莉敏.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综合护理41例[J].中医正骨,2011,23(7):78.

2014-06-10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牛晓洁(1976-),女,河南洛阳人,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6

B

1672-688X(2014)04-0310-02

猜你喜欢

围术腰椎间盘有效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