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庄古镇的调研和古建筑的分析研究

2014-09-03王雨晴

四川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李庄学社川南

王雨晴,范 莉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402167)

1 李庄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

3 000年前,地处成都盆地的李庄就是人类聚居之地。据资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李庄为古僰人聚居地,据说是因长江中打鱼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得名,曾用“里桩”、“李家村”、“李庄坝”等名。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起,在李庄设置南广县和六同郡。隋朝中因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南广县为南溪县。唐代中,戎州(今宜宾市)府治曾二次迁驻李庄。至北宋初年,南溪县治才从李庄迁至今日南溪县城所在地仙源坝。从明代开始李庄设镇并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从清代道光年间起一直是南溪县的第一大镇(图1)。

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16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10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国家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6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

图1 李庄的地理位置

图2 李庄古镇的平面示意

2 调研报告

2005年,李庄镇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划定了古镇保护区和核心区,全面冻结了古镇保护区的建设,使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对历史建筑和古街道设立了保护标志,登记造册,建立了专门的档案,落实专人进行巡查、看守保护,使历史建筑和优秀近现代保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古镇核心保护区0.5 km2,保存完好率占90 %以上,古镇区历史建筑22处;反映重要职能特色建筑面积10×104m2以上;拥有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环境要素3处(图2)。

2.1 景点古建筑保护(以旋螺殿为例)

旋螺殿位于李庄镇南2.5 km的石牛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初名文昌宫,后更名为旋螺殿。殿呈八角形,高25 m,进深、面宽均为8 m,外为三重檐,内实二层。全木斗拱结构,整个建筑以不用一颗铁钉为特点,下有一水潭名龙凼(图3、图4)。对于旋螺殿梁思成给出这样的评价: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时之作。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旋螺殿经过几百年岁月的冲刷,局部的颜色和饰面有少许掉落,但是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整个殿身的结构依旧保存完好,保留着几百年前最古朴最原始的面貌。

图3 旋螺殿外观

图4 旋螺殿的内部结构

2.2 名人旧居保护(梁林旧居)

梁林旧居,也是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29年,是由朱启玲个人创办的民间学术团体,地址在北京天安门内西朝房里。1940年因避战乱,辗转内迁至李庄上坝月亮田。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是清代晚清四合院式民居建筑,位于镇西1 km的上坝村。1940年至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迁于此,梁思成、林徽因在此写作完成《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领域经典著作。

如今的旧址保留着抗战时期的原本面貌,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生活空间和学社工作的空间都保留完好,就连讲堂里的桌椅和梁思成工作间里的绘图仪器等都完好地被保留了下来。旧居保留了大量当时营造学社人们工作的照片和资料,只是四合院后面部分现在提供给旧居的管理人员作为居住用了。

2.3 普通民居保护

李庄的民居为清末川南传统民居风格,是由大量四合院组合而成的片区,再围合而成各种大大小小的巷子。如今的李庄民居,除了抗战时期名人旧居被完好保留了下来以外,多数都作为当地居民的居住用房了,大部分都还是保留着清代时期的外观和风格。由于笔者不能进入民居内部参观,所以也不了解内部装修是否已经作过改动。但是从部分房屋的门口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某些民居虽然保留了古建筑的外观,内部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或者为了方便,都已经装修成为现代居住风格,甚至有些外墙也用砖砌加固甚至是加了瓷砖饰面。但是李庄的民居整体上来说还是保留着原本清末民居的传统风格(图5、图6)。

图5 李庄的大量民居四合院

图6 如今个别砖砌住房穿插

3 对李庄建筑群的空间分析

古镇主要体现明清时期川南民俗的古街、古巷、四合院,李庄古镇至今保存着18条古街道,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而两边一般保留有一条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为牛羊的交易市场。

李庄的空间组成都是以四合院组成(图7),然后围合形成巷子。比如席子巷,是一条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而得名的小巷,这条巷子建于清代初年,长60 m,宽不过2.5 m,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古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房屋的高矮顺序更是突出了川南民居的建筑习俗和特点。

李庄古镇所包含的古宫庙和祠堂很多,如有很高的古文化价值的禹王宫、天上宫、东岳庙、张家祠等。

图7 保存完好的四合院

图8 张家祠一角速写

张家祠,原中央博物院旧址,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占地面积4 000 m2。宗祠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为主,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图8)。厅房上50扇门窗每扇长2 m,宽0.6 m,均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有不同形态栩栩如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每扇窗上雕刻2只仙鹤,共100只,所谓百鹤祥云窗。抗战时期中央博物院及所属数千箱国家级珍贵文物迁驻此地6年之久。

4 对李庄古建筑的价值讨论

李庄古镇地势平坦,江水缓流,是理想的天然码头,自古为川南通往滇黔的古驿道。历史给李庄古镇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积淀。要了解李庄,必须要了解其价值所在。

4.1 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李庄古镇极具特色的文化元素,首先体现在众多的古代建筑上。纵横交错的小街,到处是透露出历史沧桑的文物古迹,彰显出中国古代建筑在力学、美学、建筑学、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惊人成就,对研究古代川南建筑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李庄古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古宫庙、祠堂与古民居两个方面。在李庄,古宫庙与祠堂非常多,有“九宫十八庙”之称,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李庄在历史岁月中的繁荣状态,也折射出李庄文化积淀的厚重。李庄古宫庙与祠堂均颇具特色,但最能体现历史文化积淀而又让当地人引以为自豪的是被称为“李庄四绝”的四个建筑物:旋螺殿、魁星阁、张家祠“百鹤祥云窗”和慧光寺九龙石碑。其中尤为让人叹绝的是始建于明朝万历24 年( 1596年)的旋螺殿,不仅风格独特,造型奇丽,最为巧妙的是偌大一幢建筑竟然找不到一颗铁钉,堪称建筑学上的奇迹。

李庄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古街道。古镇的四合院,一院紧挨着一院,极富川南民居特色,它适用、隐蔽又美观,尤为可贵的是李庄的古民居建筑保存相对完好,比较完整地展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古民居、古集镇的特点,故其价值很大。

4.2 厚重高远的抗战文化

李庄古镇极富内涵的文化元素,还是渗透其中的抗战文化。抗战时期,这里处处闪耀着人文之光,是当时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国立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10多家中国当时顶尖的教育、研究机构,其精神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屈的爱国精神和执着、勤勉的学术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现在的李庄月亮田,在梁思成当年战斗的故居门上,挂有一副对联:“国难不废研求,六载清苦成巨制;室陋也蕴才情,百年佳话系大师。”所以李庄不仅仅是个地域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在特殊时期产生民族精神力量的人文概念。它是学者们进行特殊战斗的地方。学者们产生的战斗精神,应当得到很好的发掘与传承,唯有如此,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是可能的。

在学术遗产方面,侨居李庄的学者们更是创造了声光灿然的学术成就。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例,自1940年至1946年,完成了一系列十分可贵的工作:编修广汉县志,采用了城市规则及建筑科学方法,开创了我国县志编修的新例;编写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完备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的扛鼎之作) ;由梁思成与莫宗江共同设计了南昌滕王阁等等。因此李庄有了“四大抗战大后方文化中心”的盛誉。因此,李庄的抗战文化极具价值。

5 结束语

李庄,这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小镇,这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小镇,这是一个能折射中国文化、涵养着民族精神的古老小镇……“东有江苏昆山的周庄,西有四川宜宾的李庄”。周庄的特色是:“江南春雨杏花,水乡小桥人家”。而李庄的特色则是:“传承文化有功绩,工艺四绝堪称奇”。李庄古镇位于宜宾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

[1] 宋志权,蔡建国. 川南古镇李庄[J]. 四川统一战线, 1998, (2):35

[2] 皮大维. 古镇·古风·古韵——长江第一古镇李庄[J]. 今日中国(中文版) , 2004,(1) : 69

猜你喜欢

李庄学社川南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唤起我沉思的一本书
——读岳南的《那时的先生1940-1946 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李庄·印象》
——李庄古镇代表性应用图案作品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厦门市同安丰翼美术学社日记画
川南古叙矿区煤层气资源有利区优选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