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铁站点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2014-09-03解国君

四川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片区可行性站点

解国君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随着中国大力发展快速铁路,沿线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必定加速,而站点片区定将会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快铁站点片区对于转变城市粗放发展、促进城市集约立体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立体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丰富城市空间体系,在城市原有基础上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快铁站点片区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了推进城市集约立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快铁站点片区发展地下空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快铁站点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

1.1 经济上的可行性

快速铁路和地下空间的开发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一次性投入都比较大。据资料统计,各国开始快速铁路建设时GDP总值已达到一定水平(图1),其中我国2004年开始快速铁路建设时,按平价折算的人均购买力GDP已达到4 365美元,而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人均GDP的关系:人均GDP达到500美元时,城市基本具有地下空间开发的条件和能力;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时,城市对地下空间较有需求,且有条件进行小规模重点开发;当城市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城市就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的实力。所以从经济上分析,当有快速铁路站点修建时,说明城市已具备了开发下空间的能力,高架快铁站点片区开发地下空间从经济上是可行的。

图1 各国修建快铁时的人均GDP

1.2 环境上的可行性

开发地下空间可以节省地面的土地利用,进而进行城市公园、开敞空间的修建。近20多年来,美国开展的“城市森林运动”目的就是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利用地面土地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净化城市环境,降低地面开发强度。根据我国科学机构的测定:树木的减尘率是38.5 %~50 %,草坪的减尘率是16.0 %~39.3 %,并且很多植物的分泌物能够杀死空气中的大量病菌,对于高架快铁站点片区人流量巨大的特点来说,这是十分有益的。其次,无论哪种站点片区其交通功能定是最主要的,利用地下空间的交通功能(地铁、地下人行道等),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噪音的污染,对于城市低碳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同时,站点建设前期进行了诸多评估,周围地下不太可能有地质问题,所以在其地下进行开发也不会对该区域的地质环境造成太大损害。因此快铁站点片区进行地下空间建设从环境上也是可行的。

1.3 社会效益上的可行性

快铁站点片区进行地下空间建设从社会效益上分析也是可行的。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商业空间的建设,不仅可以丰富站点片区的业态、烘托商业氛围,还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助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地下空间与站点和周围的建筑相连接,直接减少了居民的出行时间,丰富了居民的出行方式的选择,并且能够避免气候的影响,提高了出行舒适度。

同时,站点片区地下的停车库以及通道极大的缓解了站点片区地面的交通压力,也保证了地面交通的安全,对于城市交通的有序进行有着不小作用。

所以从诸多方面来分析,在站点片区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有点颇多,可行性也是十分高的。

2 快铁站点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

2.1 促进城市土地立体集约发展

国内外诸多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开发强度以站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式向外逐渐减小,站点片区当面临高强度开发时,往往都会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建设,造成站点周围空间堵塞,城市环境变糟,所以保证区域内的空间有序开发、土地合理利用等成为了重点问题。因此,在站点片区地面资源有限、土地价格高昂的情况下,开发地下空间将会势在必行。站点片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地面建设强度,从地下将周围建筑进行连接,还能促进建筑的一体化,实现城市设施和功能的共享;同时将各种市政设施尽可能收入地下,节约了地面土地,保证了地面空间的整洁有序,增加了城市开敞空间,美化了城市环境,能改变车站片区“脏乱差”的形象,提高城市品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2.2 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快铁站点片区因为站点的影响,必然会有较为复杂的交通情况,交通堵塞、行车缓慢、停车难等问题都层出不穷,而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交通矛盾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利用地下道路隧道和地下停车库解决机动车动静交通的便捷,利用地下人行通道和地铁保证人流动线的顺畅,并且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铁交通网、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库、郊区火车相结合的体系是减少大城市中心区汽车数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根治城市大气污染的有力措施之一[1]。因此面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快铁站点片区必将开发地下空间。

2.3 城市综合防灾的要求

快铁站点作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受灾抢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保证站点的安全防灾性能是对城市的一大要求。同时,站点片区作为城市人流聚集之处也应该有良好的防灾减灾的能力。除了建筑工程上的一些手段外,开发地下空间是保证站点片区拥有综合防灾能力的重要措施。地下空间对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有较强的抗灾性,能在灾难来临时提供避难场所、安全转移通道和救灾物资储藏空间等,能够提高站点片区的安全性;同时,地下的市政设施面对灾害时也要比地面市政设施更稳定,更能够保证城市的供应系统正常运转。

3 结束语

可以看出,在快铁站点片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是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的,这对国内各大快铁站点的设计和建设也有所启示,地下空间在站点片区起到的作用应得到重视。站点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应提前或和站点同时规划和设计,而不是站点建成出现各种城市问题后再进行改造。所以,在站点片区已具有地下空间开发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应大力推进站点片区地下空间的发展,为城市集约立体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黄睿.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2] 吉迪恩·S·格兰尼,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许方,于海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 童林旭.地下商业街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 钱七虎.迎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潮[J].岩土工程学报,1998,(1)

猜你喜欢

片区可行性站点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白塔寺片区地图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