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式小面积住宅集群设计的新方案

2014-09-03李惠生

四川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住宅楼户型天井

李惠生

(重庆卓创国际建筑设计院上海分院,上海 200000)

2013年元旦前后,中央电视新闻台在《朝闻天下》节目里连续报道了成都市曹家巷旧房改造工程。这个节目的重点是表现地方政府“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按照成都市旧区改造的标准:原住房面积小于48 m2的住户均可以免费得到48 m2的回迁新房一套。48 m2的回迁新房是一房一厅户型。但是许多老住户提出:家庭两代大人,公公和儿媳妇怎么能住在一起?一房一厅难以满足合理分室的需要,要求48 m2设计为两房一厅,哪怕有一个只能容下一个床位的小房间。金牛区政府支持了住户的合理要求,但是设计单位却难以做到。经过政府与开发商、规划局多次磋商,最后是喜剧结局:两房一厅的住房被确定,超过48 m2的部分由住户买单,而开发商为此损失了4×104m2的商业开发面积。从政治上说是政府“以人为本”的政绩,也是草根百姓的胜利。对于建筑师来说确应该反思加油。

记得2007年中央就提出过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百分之70 %应为90 m2以下的小面积住宅的政策.这是对国人生活水平及居住需求十分正确的评估。但是这项政策并没有得到执行,究其原因,主要的难点就卡在小面积住宅的设计上。既要小面积户型令人满意,还要有充足的让开发商有利可图的出房率,这样的小面积集群住宅至今并不成熟。

笔者所见过的那种搬迁户的回迁房,多是通廊式。向四面伸出多个肢体,并且其中再开槽,以利开窗,这种住宅楼户型不好,体型更不方整,占地面积大,并不受住户和市场的喜爱,实属无奈之举。多数单元式商品房建设中采用三户或四户单元的做法,大户型搭配小户型,但是并不能解决以小面积为主的棚户区改造及廉租房(目前提法为公租房)建设要求。

小面积住宅的设计难点其实也很简单:面积再小的住宅,按照国家《住宅设计规范》至少需要有3个外窗(即一房一厅一厨),但户型面积小,外墙宽度就难以做大,除非住宅楼进深很浅;但是住宅楼的进深浅(小),相应的住宅楼每层的面积就很小,建设用地的出房率就不能达到盈利的目标。这是两个纠结在一起的难题,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很难达到两全其美。

城市的或工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如成都曹家巷改造所反映的问题,在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职工的住房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和分配的。一般职工的居住面积不会超过50 m2,而且质量(包括抗震措施)都不符合今日居住安全的规范。这些拥挤而简陋的多层住宅楼比比皆是,数量庞大,基本都已是危房,亟待改造。需要大量的老百姓满意的小面积住宅回应这个市场。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对于城市及厂矿的棚户区改造提出了更大更快的目标,这既是老百姓的幸事,也是建筑师们必须面对的责任,任重而紧迫。

对于曹家巷旧房改造提出的问题,笔者夜以继日地思索,把它当作一道考试题。中国应试教育的好处是面对考试,头脑就会变得异常灵敏,一个创新的方案正是这样突然地浮现在笔者头脑里,这便是小面积住宅设计的创新。

1 方案特色

本文附图所展示的住宅设计是一个完全创新的方案。比如图1或图2(东西向单元住宅),楼梯间作为连接体,连接了两端的4个户型,生成一个4户单元,进而再用一条连廊连接两个4户单元,生成一个大的8户单元。因为此单元有两台电梯、两个疏散楼梯,按照国家现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可以建造19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

相同的原理,图3图4是南北向塔式住宅(也可拼接两个单元的住宅楼)。这样一套可以适应各种建设用地的小面积住宅设计方案得以生成。

2 方案优势

(1)内廊式单元住宅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住宅形式。本设计2台电梯、2个楼梯间服务8户(或6户、4户),不但每户公摊面积较小,并且入户交通简捷、布局紧凑、户型方整,居住环境安静……完全具备内廊式单元住宅的优点,这是其它小面积住宅设计无法比拟的优势。

图1 小户型东西向住宅单元平面(8户)

图2 小户型东西向住宅单元平面(8户)

图3 南北向塔式住宅(6户)

图4 南北向型塔式住宅平面(一层四户)

从图1、图2可以看出住宅楼进深很大,出房率自然就高;每套小面积住宅都有两面外墙,可以布置多个窗户,小面积住宅的功能自然就能够完善。这样就比较好地 解决了小面积住宅以往存在的难点。图3图4也基本相同。

(2)方整的户型最为紧凑,好用。从各个图例可以看出户型非常紧凑,平面布局简捷合理,户内没有一点面积浪费,所以可以设计出48 m2两房一厅户型,方整的户型也具备结构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3)方整的体型最为紧凑,占地最为经济节省,可以大为提高建设用地的出房率。以成都市曹家巷旧房改造为例,原住户约3 000多户,如果采用本设计的东西向方案住宅楼(图1)25层两单元住宅楼,体型尺寸为52.2m×20m,一层容纳16户(平均每户面宽3.25 m),一栋可以容纳400户。只要8栋就可以容纳3 200户。这是许多小面积住宅难于达到的优势。

(4)比如图1图2,用于棚户区改造,它的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避免了许多分配上的纠纷干扰,其实也很重要。

其次,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掌握好在英语学习中的角色。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领路人,是促进者,是朋友,是分享者。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来自于课堂,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把握好在教学中的角色,就能更好的守住教学的阵地。教师要用平等民主的态度面对学生,用对英语的热情感染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起英语学习的欲望。教师对知识的点拨和引导能够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宰者。

图2型应对目前一些城市建设的共有产权住房,是理想的范例,供给的对象不属于拆迁群体,也非贫困群体,居住面积可以稍大稍宽松一些。当然,此类型也可以用于拆迁户的补偿住房,或者为商品房。它同样具有图1紧凑方整的优势。

图3图4因为要满足日照规范,造成体型不整齐,同样属于紧凑节省的住宅楼。图3是一层6户的塔式住宅,也可以拼接两个单元的单元式住宅,同样可以建筑19层级以上高度的高层住宅。

(5) 图4是一个一层只有四户的塔式住宅,由于只有一个疏散楼梯及两台电梯,只能最高建筑18层的住宅楼。它的优点是能够在两栋东西向住宅楼(图2)之间插入(如图5所示),其防火间距小于原两栋东西向住宅楼的日照间距,有利于提高建设用地的出房率。

图5 局部总平面布局示意

综如上述,本设计方案对于建设小面积集群住宅,比如棚户区改造,或其它类型的小面积住宅都是目前最好的设计方案。

3 住宅的朝向问题

2012年修订的国家《住宅设计规范》其中重要一条是放宽了关于日照的要求,其解释说:只要不是完全朝北的户型都能够满足本规范。这个信息表明:住房建设用地愈来愈紧缺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无论是城市,还是工矿地区莫不如是。从日照比较,南北向住宅肯定更好,但是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东西向住宅显然大得多,因为它两面布局都可以满足日照规范,比如图1、图2所示,进深很大。而且在两栋东西向住宅楼中间还可以插入一小栋住宅楼,详见图5,就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这种趋势符合现实,符合国情,应该推广,而如同图5两种方向的住宅楼搭配布局,也许是利用土地的最好方法。

4 关于内天井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优点与缺点总是并生的。本设计因内天井而创新,同样也不能避免它所带来的缺点。高层建筑中的封闭内天井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1)采光不好,幽深黑暗的内天井也会造成住户心理的压抑;

(2)属内部空间,发生火灾不易及时发现,扑救困难;

(3)空间窄小,一处发生火灾容易扩散。

针对上述弊端,笔者提出采用给封闭的天井打开一个缺口,即敞开内天井的办法。

内天井会产生烟囱效应,使其中的房间能够得到充分的通风换气;

敞开的内天井,可以方便地进入清洁;以及小空间的绿化布置;消防水龙带也可以方便地深入天井内扑救。

为避免火灾扩散,天井内的窗户均采用防火窗;防烟楼梯间不采用自然排烟,而采用加压送风系统。

上述措施所增加费用极少,大多弊端可以解决。由于缺口使亮光能够进入天井,虽然达不到明亮的照度,必要的时候增加一些人工照明是人们能够接受的,(一盏5 W节能灯理论上200 h才消耗电量1 kWh)。最大的好处是改善了内天井幽深阴暗的氛围,从而也改善了人们的心理感觉。

改善了内天井的缺陷,使小面积住宅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原有的缺陷,为住户提供了比较好的住房,提高了建设用地的出房率,利大于弊。它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本设计楼梯虽然是单跑,但是它与比邻的连廊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楼梯间,只要在连廊两端设置防火门即可,就成为规范的防烟楼梯间,这样做也同样节省了面积。

这个设计展示的图例虽然只有四个,其实可以衍生许多,因为每个户型都有两个方向的伸缩,随意性极大,可以组合各种面积的户型和住宅楼。

5 配套小面积住宅的构造设计

小面积住宅面积无比珍贵,所以本设计也采用了一些实用办法节省和使用面积。

(1) 国家关于面积计算的规范中规定:不论阳台敞开还是封闭,均折半计算。阳台是住宅的必备要件,但是小面积住宅不一定只能作为阳台使用,应该并入房间面积使用,可以从政策上得到面积优惠。

(2)小面积住宅的两度尺寸都不大,除了公用面积的结构外,户型围护结构就是承重结构,卫生间墙体应该采用密实的砌体外,室内的其它隔墙均可以采用密实又轻薄的板材,比如木质、grc、陶粒、石膏、甚至钢化玻璃等板材,厚度不超过6 cm,不抹灰。一方面节省面积,同时施工周期短、快,也可以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结合阳台的利用,所以本设计建议采用两阶段施工的方法。第一步是湿法施工;第二步是干法施工阶段,可以顺理成章地拆除阳台内墙。然后进入二次室内施工。这样可以多出2 m2的面积,这是政策的优惠。

现行的《住宅设计规范》放宽了日照的标准,这种变化源于我国城市土地的紧俏。使东西向住宅能够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能够满足日照规范。但是我国许多地区西晒是难以容忍的问题,所以本设计提出窗外装置活动的遮阳板,炎热季节升起,其它时候放置到窗台(技术上不难做到)。

6 小面积住宅建设的思考

保持大多数小面积户型为两房一厅是符合社会居住需求的,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居住环境。住宅一旦成型难以改变,所以小面积住宅的建设要考虑其长远的效益,考虑未来提高了的生活水准。图1住宅单元75%是两房一厅户型,基本合理。图2的一房两厅的户型对于少口户也可以临时变为两房一厅。南北向住宅中除了两房一厅户型外还有少量的三房一厅户型(90 m2以内),满足社会多样的需求。

图6 相同户型比较

附图6是两种小面积两房一厅户型:48 m2、55 m2,这是比对成都旧区改造补偿住房标准而设计的。就是展示在48 m2基础上而拓展的小面积户型的使用效果。48 m2是个尴尬

另一方面,传统建筑中的挑檐也应用于此次设计中,挑檐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室外廊道空间,还对室内外气候变化起到了缓冲作用,减轻室外气候对室内气候的影响。

此外,设计中建筑多以院落的形式聚合,其中又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天井。天井既能丰富建筑空间,又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西昌地区日照充足,气温较高,所以为了减少院落内阳光直射,大多数天井的开口较小,这样的天井也增强了建筑隔热和通风的效果。

3 结束语

本项目仅是对山地建筑生态性设计的一次探索性尝试,从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角度出发,不论是古朴的仿古建筑还是时尚的现代建筑,建筑师不仅是要思考建筑的整体美观性,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从山地建筑中得到的关于建筑生态性的启发,对我们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有更多关于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研究,既能使未来的建筑美观实用,又能保障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人类生活环境,真正提升生活品质。

[1] 李思宏,柳肃.湘西山地村落建筑的生态特性研究[J].中外建筑,2009,(7):66-68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32

[3] 黄红春.重庆山地民居形态与现代人居——浅析重庆山地民居的保护与更新[J]. 重庆建筑,2005,(8):65-70

[4] 戴志中.现代理念与山地建筑创作[J].北京规划建设,2005,(1):106-113

[5] 高广华,雷永辉,张贝贝.西南山地低层住宅单元组合形态分析[J].中外建筑,2012,(10):46-58

猜你喜欢

住宅楼户型天井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住宅楼钢筋结算特点分析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御康山庄高层住宅楼桩选型研究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