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动态

2014-08-15

石油化工 2014年1期
关键词:聚丙烯生物质催化剂

技术动态

美国LanzaTech公司与印度先进生物能源中心合作研发低碳燃料

Hydroc Proc,2013 - 08 - 14

美国LanzaTech公司与印度先进生物能源中心合作,双方计划开发一种直接使用工业排放的CO2生产低碳燃料的新型工艺技术。该技术通过醋酸盐转变成脂类途径,创建一种废物CO2直接转换成“drop-in”燃料的新工艺。为此,LanzaTech公司开发了气体发酵技术,可直接将废气CO2转换成醋酸盐。同时,先进生物能源中心正在研究通过向微藻提供醋酸盐来增加脂类(油)的产量。然后,采用一系列现有加工技术将得到的油精制成燃料。通过将工业废气CO2转变为低碳燃料和化学品,可降低总碳排放量。LanzaTech公司已经与印度石油公司通过利用LanzaTech公司的技术与在印度广泛获得的一系列含碳废物流(包括钢铁厂的工业CO的排放量)共同开发国内乙醇供应链。

乙苯通过水滑石衍生的含铈混合金属氧化物氧化脱氢制苯乙烯

Green Chemistry,2013 - 09 - 02

研究人员制备出由水滑石衍生的含铈混合氧化物,并研究了其用于乙苯氧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形态特征已经通过各种物理化学表征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拉曼光谱的表征结果显示,对于较低铈加载下的氧空位,可提高氧迁移的迹象。TEM表征结果显示,氧化铈簇在该混合金属氧化物上的分散性较好。研究催化活性的结果表明,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收率稳定至少12 h,没有任何显著的催化剂失活。使用含有0.03%(w)的铈作为催化剂,苯乙烯选择性和乙苯转化率均较高。对使用过的催化剂的结构特征也进行了仔细表征,证明了该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

苯直接一步酶羟基化生产苯酚

Chem Eng,2013 - 09 - 01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示范了在环境压力和温度下,生物催化苯羟基化反应制苯酚的选择性一步法工艺。将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诱饵分子,采用野生型细胞色素P450BM3实现了该反应。该方法需要较少的能量且产生的副产物少于传统制苯酚的工业路线。苯酚形成的催化转化率非常依赖于全氟化碳(研究了PFC8 到PFC12,碳原子数为8∶12)的烷基链长度。采用线性的全氟羧酸为诱饵,PFC9和PFC10提供了最高的转化率(120 min-1每个P450),苯酚产率为8.4%。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通过优化诱饵分子的结构使其黏合常数提高到接近P450BM3,从而提高转化率。他们也期望可以通过改变诱饵分子的结构控制苯衍生物羟基化的区域选择性。计划将P450负载到珠粒上用于流式反应器系统的连续运行。

GranBio公司和Rhodia公司建世界首套生物质正丁醇装置

Chem Week,2013 - 08 - 21

巴西GranBio生物技术公司和Solvay集团Rhodia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建立合作关系以生产生物正丁醇。这两家公司计划在巴西建世界第一套基于生物质的正丁醇装置,将在2015年投产。该项目对于GranBio公司和Rhodia公司由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学品是关键的一步。 GranBio公司首席执行官Bedrnardo Gradin表示,与Rhodia公司的合作完全符合其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和其开发能够用可再生产品替代化石燃料和化学品解决方案的战略。这一创新项目反映了该公司对基于可再生资源技术的关注。

使用新型催化剂由环氧菜籽油合成生物润滑剂

Appl Catal B:Environmental,2013,142/143(10/11):604

从环氧菜籽油制备生物润滑油的绿色环保一步法工艺。在乙酸酐的存在下,使用新型硫酸化的Ti-SBA-15(10)催化剂,同时发生环氧菜籽油的环氧开环和酯化。通过研究搅拌转速、乙酸酐作用、催化剂负载量及温度等,获得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使用硫酸化的Ti-SBA-15(10)催化剂显示:环氧菜籽油转变成酯化产物(生物润滑剂)的转化率为100 %。制备的生物润滑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56.1 h,浊点为-3 ℃,倾点为-11 ℃,100 ℃下的运动黏度为670 cSt,还具有优异的润滑性,磨痕为130 μm。

日本确立由非可食生物质生产表面活性剂的量产技术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752):8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ACS公司和琉球大学共同确立由非可食生物质生产被称之为“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高功能表面活性剂的量产技术。产综研使用公司专有的酵母菌通过发酵工艺,由大豆油等植物油高效生产“生物质表面活性剂”。同时与琉球大学共同进行原料多样性的研究和产品功能的剖析。产综研对由ACS公司提供的非可食用油马瓦油(原产印度)可生产出“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进行探索,在数10种菌群中发现了可高效率生产“生物质表面活性剂”的酵母菌。新型“生物质表面活性剂”在极低温度下也能发挥优良的表面活性,可作为高功能表面活性剂而广泛使用。

到2020年全球聚丙烯市场将达到62.4 Mt

Eur Plast News,2013 - 09 - 06

预计到2020年全球聚丙烯(PP)市场将达到62.4 Mt。在2011—2020年期间,市场将以复合年增长率4.5%的速率增长。亚太地区对PP的需求将占到需求总量的62.2%,预计中国和印度将产生超过12 Mt的需求量,占亚太总需求量的84%。北美市场有望复苏,但欧元区危机将限制欧洲市场未来的增长。预计包装行业将继续成为PP消费主要的最终用途行业。包装行业在2011年占市场份额的30%,其次是电气(13%)、设备和设施(13%)、家用电器(10%)、汽车(10%)和建筑( 5%)。在原料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解决,如果市场稳定,2013年和2014年丙烯及 PP的价格可能回落。

RPC公司推出新型超清晰聚丙烯材料

Eur Plast News,2013 - 09 - 06

RPC公司推出新型超清晰聚丙烯(PP)材料——Ppure,可帮助方便食品的供应商保护食物产品,同时提升品牌形象。Ppure产品的目标是取代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适用于热和冷灌装制造。这种新材料轻质,可降低运输成本。

Clariant公司与Lummus公司携手开发新型聚丙烯催化剂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751):13

Clariant公司与Lummus公司携手开发新型聚丙烯(PP)催化剂。两公司已达成长期生产技术合作协议,计划投资6 500万瑞士法郎,在Clariant公司的催化剂生产基地美国肯塔基州的Louisville建设全球最先进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生产装置,预定装置2015年投产运营。据Clariant公司称,近年来PP生产用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市场需求增长,预计在未来的5年其年增长率有望突破5%。

瑞典Paxymer公司将在2年内推出新型阻燃聚丙烯纤维

Eur Plast News,2013 - 08 - 28

瑞典Paxymer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无毒阻燃聚丙烯(PP)纤维,计划于2年内将其推向市场。目前,Paxymer公司(从瑞典PP聚合物公司剥离)正在引领一个市值为500万瑞典克朗(60万欧元)的新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并提高PP阻燃剂的环境和功能参数。Paxymer公司的近期目标是研制一种有价格竞争力、高性能、环境污染小的阻燃PP纤维。该阻燃PP纤维能在交通运输、汽车、工业、家具、防护服装等领域广泛应用。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已携手瑞典布罗斯大学、瑞典Swerea /IVF研究所、阻燃剂行业生产商和5大公司(Saab Baracuda,Borgstena Group, FOV,SKS ,Klättermusen)共同研发阻燃PP纤维项目。

到2017年全球热塑性弹性体需求量将达到5.8 Mt

Plast News,2013 - 08 - 30

预计全球热塑性弹性体(TPE)的需求量每年将增长5.5%,到2017年将达到5.8 Mt,产值超过200亿美元。增长将受到产品创新的推动,产品创新将允许TPE替代传统的弹性体和热塑性塑料,以及受到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的不断的推动。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仍将是首位的TPE产品类型,但SBC的增长将慢于TPE的整体平均增长,这其中包括聚烯烃弹性体,它是用作塑料和包装黏合剂的功能添加剂的一种相对较新的TPE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塑性弹性体消费国,需求将继续以每年8%以上的速率增长。

日本3家公司合作开发碳纤维再生技术

化学工业时报(日),2013(2829):4

日本东邦Tenax、三菱人造丝及东丽3家公司合资组建了“碳纤维再生技术开发小组”,进行碳纤维再生技术的量产化技术开发。碳纤维的再生材料逐渐被飞机和汽车等的制造商采用,而且还将用作天然气能源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压缩器马达、风力发电机机翼等。日本2006年就开始进行碳纤维的再生利用技术的开发,从降低树脂残渣含量、控制纤维长度和除去金属系异物等相关的基本再生方法出发,进行再生技术的实验室阶段的研究。这次3公司成立合作开发小组,拟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试装置,以确立量产技术。

德国Bayer MS公司推出新一代增强型聚碳酸酯材料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747):17

德国Bayer MS公司日前推出新一代增强型聚碳酸酯(PC)材料。该材料主要用于生产新一代超薄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它能帮助生产商节省生产零部件的能耗和时间,一整套外壳可在不到1 min时间内完成。该材料能使笔记本电脑的外壳质量减少100 g,厚度减少45%。该材料还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并能满足笔记本电脑外壳的复杂结构(三维)和创新表面纹理(二维)设计,也可在外壳涂覆具有触感的涂层。

德国BASF公司开发出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747):15

德国BASF公司开发出热塑性聚氨酯发泡颗粒“ETPU”,商品名称为“Infinergy”。“Infinergy”主要作为通用低密度发泡聚苯乙烯(EPS)或发泡聚丙烯(EPP)与具有优良弹性体的高密度聚氨酯发泡体的中间材料使用。该材料吸水率低,24 h浸入水中体积增长不到2%。使用该材料在维持产品TPU特性的同时,还赋予产品非常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耐磨耗性及耐药性。且产品具有独立气泡结构,E-TPU回弹率约为55%,与EPS(回弹率不到20%)和EPP(回弹率不到30%)相比,回弹率非常高。该材料质轻,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弹性,既有橡胶的高弹性又具备塑料的刚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矿山开采、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材、体育制品等多个领域。

日本住友精化公司与产综研合作开发出氮氧聚合物新制法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729):17

日本住友精化公司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出采用过氧化氢生产氮氧聚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该方法绿色环保且安全。新制法在生产过程中大幅缩短了反应时间,控制了氧气的发生量,是一种安全高效实用性的生产工艺。两公司今后的目标是在催化剂用量较低的条件下,通过改良工艺降低成本达到实用化的目的。

(“技术动态”均由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提供)

(本栏编辑 祖国红)

猜你喜欢

聚丙烯生物质催化剂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