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4-08-14熊妍朱莉詹泉全小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脂肪乳淤积胎龄

熊妍 朱莉 詹泉 全小丽

本文旨在分析早产儿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特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20例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早产儿和同期的20例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但没有发生胆汁淤积症的早产儿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早产儿2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0例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但没有发生胆汁淤积症的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有11例为男童,9例为女童;对照组中有10例为男童,10例为女童。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标准:①直接胆红素在26 μmol/L以上,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50%以上;②患儿出现大便颜色变浅、肝脾肿大、皮肤暗黄并进行性加重等临床表现;③ALT、GGT、ALP、TBA等有1项或多项增高。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以及胃肠外营养相关内容(胃肠外喂养持续时间、氨基酸最大剂量、脂肪乳最大剂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试验数据均经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胎龄(30.57±2.53)d、平均出生体重(1.31±0.23)kg,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胎龄(32.03±1.22)d、平均出生体重(1.51±0.24)kg,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31.79±15.22)d、氨基酸最大剂量(2.62±0.35)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2.78±0.34)g/(kg·d),对照组患儿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20.99±6.31)d、氨基酸最大剂量为(2.02±0.29)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2.01±0.37)g/(kg·d),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对比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胎龄(d) 平均出生体重(kg)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d)氨基酸最大剂量[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g/(kg·d)]对照组 20 32.03±1.22 1.51±0.24 20.99±6.31 2.02±0.29 2.01±0.37观察组 20 30.57±2.53a 1.31±0.23a 31.79±15.22a 2.62±0.35a 2.78±0.34a

3 讨论

营养液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1],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营养补给需要而方便调节各营养物质的比例,肠外营养液是患者摄入营养的重要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讲,它就是患者的另一剂良药[2]。同时,如果比例掌握不恰当或者营养液使用不当,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早产儿由于分娩特殊原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因此在救治过程中往往需要依靠胃肠外营养支持[3]。而随着胃肠外营养液支持的广泛应用,胆汁淤积症患儿也不断增多。临床研究表明,胆汁淤积症影响因素众多:首先是早产儿的胎龄及低出生体重,这一结论在临床上早已得到验证,同时,文献报道称,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也就越高[4]。主要是由于早产儿的胆酸代谢和肝脏转运功能还处于发育阶段,不够完善,因此在应用营养液的时候肝脏摄取、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合成胆盐的能力发生了障碍,胆汁往往会长时间的存在于肠道,随着肠道细菌的生长繁殖,会慢慢形成毒性胆酸,最终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同时,早产儿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也比较脆弱,免疫系统发育亦处于成长阶段,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胃肠道菌群易位,大量的细菌生长繁殖,就会对肝脏枯否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刺激,损害到胆管以及肝细胞,最终出现胆汁淤积。另一方面,静脉摄入过高热卡与胆汁淤积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过量的葡萄糖在肝脏转化为甘油三酯 ,导致脂肪在肝内沉淀 。而长期大量氨基酸就会对胆汁分泌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胆汁淤积发生。脂肪乳中某些肝脏毒性成分及过多脂肪乳提供了大量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底物 ,增加肝脏损伤。同时,由于新生儿长时间不经口喂养,使得胃肠道缺少刺激,最终会降低胆汁的流动性而出现胆汁淤积;营养液配置比例不合理也会引起胆汁淤积症[5]。

本文主要采用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20例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早产儿和同期的20例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但没有发生胆汁淤积症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氨基酸最大剂量、脂肪乳最大剂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胃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症与出生体重低、胎龄小、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长以及氨基酸的应用、大剂量脂肪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应用胃肠外营养的过程中应尽早开始经口喂养,并尽量选择静脉营养配比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肠道菌群及利胆降酶药物。

[1]涂满梅.喜疗妥治疗早产儿胃肠外营养液外渗的临床观察.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8): 82.

[2]林彩杏,陈梅花.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中应用的效果研究.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2(8): 86-88.

[3]Wang J,Yu LS.PP281-Sun risk factors of 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 in preterm infants.Clinical Nutrition Supplements,2012,7(1): 135-136.

[4]王陈红,施丽萍,吴秀静,等.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中华儿科杂志,2011,49(3): 199-202.

[5]田秀娟,刘苑,王志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分娩时机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河北医药,2013,35(20): 3122-3124.

猜你喜欢

脂肪乳淤积胎龄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胆道闭锁和胆汁淤积的诊断价值
肿瘤患者应用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的住院费用对比分析
全胃切除术后腹胀与脂肪乳肠外营养关系的研究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IL-18及TNF-α的改变及意义研究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