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4-08-11古力巴哈·热索力

关键词:康复效果护理体会

古力巴哈·热索力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接收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肾病;护理体会;康复效果

糖尿病合并肾病简称DN,属于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文献研究发现,大约有26%~31%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因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亡[1]。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其机体各种脏器生理功能会出现衰退现象,极容易引发尿毒症,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使得病死率增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6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4例,女48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8.3±4.6岁。上述选取DN患者病症诊断标准均与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空腹血糖浓度(FBG)均在9.2~28.8mmol/L之间,GFR(肾小球率过滤)均在10ml/min以下,Cr(血肌酐)在707umol/L以上。依据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①心理护理:DN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长期遭受病症的折磨,短期内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在短期都会产生绝望、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会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出现变化进而致使病情恶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联系其家庭环境、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背景后,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体贴患者,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解DN的相关临床症状及知识,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和作用,若是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可以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展,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作为一项控制患者糖分摄入的重要护理措施,其对病症改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护理人员在采取以含糖量低、低磷、优质低蛋白质、含钙量高以及高纤维素为原则,根据患者体质量、日常运动消耗、血糖等制定饮食护理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者饮食的健康性。在挑选蔬菜、瓜果的过程中,最好依据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和饮食原则,挑选患者喜欢的食物。在实施上述饮食护理干预的同时,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浓度,依据监测结果调整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的使用剂量。③用药及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时间,最好在餐前30min,采取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依据患者病情选取,若是长期注射,应更换部位。在注射后,应密集观察患者的血糖浓度,预防患者出现低血糖或过敏反应,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浓度变化,并依据血糖浓度的变化对降糖药物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老年DN患者由于自身体质衰弱、合并基础症较多等因素,已经不能接受胰腺联合移植手术治疗,因而在对其进行护理的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用药,对患者采取定时的护理措施。

效果评定: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依据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FBG在4.4~6.1mmol/L)、肾功能改善情况(Cr≤500umol/L)、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判断和评定。

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肾功能改善、并发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为肾病,两种病症的综合也会引发患者死亡,同时,肾病也会对患者的正常治疗和康复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据我国权威统计,在最近6年内约有25%的DN患者病况发展为尿毒症,而在存在胰岛素依赖症糖尿病死亡患者中,约有66%的患者因尿毒症而病亡[2]。尤其是老年糖尿病合并肾患者由于本身合并基础病症较多,体质较为衰弱,再加上病症的长期摧残,导致其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严重的创伤,因而在治疗的过程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问题,这不利于病况的控制和治疗。同时,治疗期间存在诸如并发症,如低血糖、低血压、感染等,其对治疗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控制糖尿肾病尿毒症的病况时,专业的临床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发现其在病况恢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DN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其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患者了解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相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面对疾病,最终促使病情好转;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其病理和病症,将护理方案针对性应用,提升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达到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秀荣,金丽萍.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3):235.

[2]刘卫东.老年糖尿病低血糖2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8):2266.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接收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肾病;护理体会;康复效果

糖尿病合并肾病简称DN,属于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文献研究发现,大约有26%~31%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因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亡[1]。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其机体各种脏器生理功能会出现衰退现象,极容易引发尿毒症,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使得病死率增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6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4例,女48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8.3±4.6岁。上述选取DN患者病症诊断标准均与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空腹血糖浓度(FBG)均在9.2~28.8mmol/L之间,GFR(肾小球率过滤)均在10ml/min以下,Cr(血肌酐)在707umol/L以上。依据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①心理护理:DN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长期遭受病症的折磨,短期内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在短期都会产生绝望、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会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出现变化进而致使病情恶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联系其家庭环境、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背景后,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体贴患者,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解DN的相关临床症状及知识,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和作用,若是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可以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展,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作为一项控制患者糖分摄入的重要护理措施,其对病症改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护理人员在采取以含糖量低、低磷、优质低蛋白质、含钙量高以及高纤维素为原则,根据患者体质量、日常运动消耗、血糖等制定饮食护理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者饮食的健康性。在挑选蔬菜、瓜果的过程中,最好依据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和饮食原则,挑选患者喜欢的食物。在实施上述饮食护理干预的同时,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浓度,依据监测结果调整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的使用剂量。③用药及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时间,最好在餐前30min,采取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依据患者病情选取,若是长期注射,应更换部位。在注射后,应密集观察患者的血糖浓度,预防患者出现低血糖或过敏反应,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浓度变化,并依据血糖浓度的变化对降糖药物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老年DN患者由于自身体质衰弱、合并基础症较多等因素,已经不能接受胰腺联合移植手术治疗,因而在对其进行护理的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用药,对患者采取定时的护理措施。

效果评定: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依据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FBG在4.4~6.1mmol/L)、肾功能改善情况(Cr≤500umol/L)、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判断和评定。

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肾功能改善、并发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为肾病,两种病症的综合也会引发患者死亡,同时,肾病也会对患者的正常治疗和康复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据我国权威统计,在最近6年内约有25%的DN患者病况发展为尿毒症,而在存在胰岛素依赖症糖尿病死亡患者中,约有66%的患者因尿毒症而病亡[2]。尤其是老年糖尿病合并肾患者由于本身合并基础病症较多,体质较为衰弱,再加上病症的长期摧残,导致其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严重的创伤,因而在治疗的过程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问题,这不利于病况的控制和治疗。同时,治疗期间存在诸如并发症,如低血糖、低血压、感染等,其对治疗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控制糖尿肾病尿毒症的病况时,专业的临床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发现其在病况恢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DN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其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患者了解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相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面对疾病,最终促使病情好转;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其病理和病症,将护理方案针对性应用,提升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达到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秀荣,金丽萍.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3):235.

[2]刘卫东.老年糖尿病低血糖2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8):2266.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我院接收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肾病;护理体会;康复效果

糖尿病合并肾病简称DN,属于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文献研究发现,大约有26%~31%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因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亡[1]。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其机体各种脏器生理功能会出现衰退现象,极容易引发尿毒症,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使得病死率增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6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12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4例,女48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8.3±4.6岁。上述选取DN患者病症诊断标准均与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空腹血糖浓度(FBG)均在9.2~28.8mmol/L之间,GFR(肾小球率过滤)均在10ml/min以下,Cr(血肌酐)在707umol/L以上。依据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①心理护理:DN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长期遭受病症的折磨,短期内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在短期都会产生绝望、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会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出现变化进而致使病情恶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联系其家庭环境、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背景后,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体贴患者,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解DN的相关临床症状及知识,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和作用,若是患者病情有所缓解,可以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展,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作为一项控制患者糖分摄入的重要护理措施,其对病症改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护理人员在采取以含糖量低、低磷、优质低蛋白质、含钙量高以及高纤维素为原则,根据患者体质量、日常运动消耗、血糖等制定饮食护理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者饮食的健康性。在挑选蔬菜、瓜果的过程中,最好依据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和饮食原则,挑选患者喜欢的食物。在实施上述饮食护理干预的同时,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浓度,依据监测结果调整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的使用剂量。③用药及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时间,最好在餐前30min,采取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依据患者病情选取,若是长期注射,应更换部位。在注射后,应密集观察患者的血糖浓度,预防患者出现低血糖或过敏反应,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浓度变化,并依据血糖浓度的变化对降糖药物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老年DN患者由于自身体质衰弱、合并基础症较多等因素,已经不能接受胰腺联合移植手术治疗,因而在对其进行护理的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用药,对患者采取定时的护理措施。

效果评定: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依据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FBG在4.4~6.1mmol/L)、肾功能改善情况(Cr≤500umol/L)、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判断和评定。

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肾功能改善、并发症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为肾病,两种病症的综合也会引发患者死亡,同时,肾病也会对患者的正常治疗和康复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据我国权威统计,在最近6年内约有25%的DN患者病况发展为尿毒症,而在存在胰岛素依赖症糖尿病死亡患者中,约有66%的患者因尿毒症而病亡[2]。尤其是老年糖尿病合并肾患者由于本身合并基础病症较多,体质较为衰弱,再加上病症的长期摧残,导致其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严重的创伤,因而在治疗的过程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问题,这不利于病况的控制和治疗。同时,治疗期间存在诸如并发症,如低血糖、低血压、感染等,其对治疗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控制糖尿肾病尿毒症的病况时,专业的临床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发现其在病况恢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DN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其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患者了解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相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面对疾病,最终促使病情好转;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其病理和病症,将护理方案针对性应用,提升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达到治疗效果,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秀荣,金丽萍.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3):235.

[2]刘卫东.老年糖尿病低血糖2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8):2266.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护理体会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浅谈眼科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干预在采血晕针体检者中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