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县茶叶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4-07-24刘建平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茶厂景宁白茶

刘建平

(浙江景宁县农业局茶叶科 323500)

景宁县茶叶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刘建平

(浙江景宁县农业局茶叶科 323500)

介绍了景宁县惠明茶加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茶叶加工业的措施与策略。

景宁;惠明茶;加工业;措施;发展;策略

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生态条件良好,是国家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率达79%和94%,山青水秀,溪流纵横,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贯穿境内,形成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同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团粒结构良好。优越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造就了景宁县独特的茶树生长环境,生长在独特环境中的茶叶自然品质超众,但优异的鲜叶自然品质优势要通过茶叶外在的加工工艺技术才能转化为惠明茶商品的质量优势。加工技术对茶叶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提高加工技术,全面发展景宁县茶叶加工业,是当前和今后茶产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后景宁县茶叶加工业发展的目标是:以巩固发展惠明绿茶加工为基础,以景宁白茶精品茶加工为重点,以红茶加工为突破;推行三茶并举战略,实现多茶类、多花色品种有机组合,协调发展;茶厂区域布局合理,适应市场对高端精品及中、低茶叶产品的加工需求。

1 现状

目前,景宁县承担惠明茶加工的主要是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两大主体,骨干加工企业有惠明茶业公司、奇尔茶业公司两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香雨、畲山贡、六江源、白云间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赤峰、兰氏、际头、雷氏茶业等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及畲农、九重阳、香香、天堂玉茗等一批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共14家茶叶企业;茶叶加工大户主要有澄照乡的兰光原、廖陈付、黄明奎、陈军、毛建东;鹤溪镇雷顺平、何家福、陈论强、兰光伟、雷盛林、雷庆祥;梧桐乡任周平。全县现有QS认证加工企业14家,加工厂面积1.8万m2,年加工名茶8.5万kg,大宗茶8.5万kg。加工大户及小型简便加工厂10座,面积估计在2000m2,年加工名茶3万kg,大宗茶2万kg。

2 存在问题

一是建茶厂用地审批难,特别是鹤溪镇城镇规划用地红线旁边要建茶厂更难。

二是茶厂集中在鹤溪镇的惠明寺、赤目山,澄照乡的三石、际头一带,春茶生产季节用电量大,原有农村电网线路及变压器老化,在茶叶加工生产季节茶厂用电量严重超过电网负荷,经常跳闸、停电,茶机不能正常运转,茶叶加工产能受到严重制约,并降低了惠明茶品质。

三是加工厂区域分布不合理,鹤溪镇惠明寺、赤目山两村加工厂过于集中,现标准化加工厂7个,占全县的50%,而沿线两岸五乡一镇仅有1个标准化加工厂,1个加工大户。

四是茶叶加工大户受原有政策限制,不能享受政府建厂扶持资金补助,茶厂简陋,全县10个加工大户厂房面积仅有2000m2左右,占厂房总面积的10%,年加工名茶产量高达3万kg,占全县加工总量的27.3%,加工厂严重超负荷生产,制约生产的扩展,降低茶叶质量。

五是茶机更新换代快,茶叶加工机器投入成本大,加工企业、大户资金严重不足。

六是加工技术参差不齐,缺乏多茶类多品种特别红茶、龙井等综合加工科技力量。

七是茶叶加工队伍力量薄弱,茶叶加工户严重不足。

3 今后茶叶加工产业发展策略

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三大加工区,鹤溪镇、澄照乡茶叶加工中心区,东坑镇景宁白茶加工区,沿溪两岸早茶加工区。成立四个加工团队,惠明茶高端精品加工团队,景宁白茶加工团队,中档惠明茶及大宗茶加工团队,红茶加工团队。 五年新增茶叶加工企业16家,2015年全县加工规模企业达到30家,新增茶叶加工大户20个,新增普通加工户40个。五年计划新建或改建茶叶加工厂面积27000m2。通过五年的结构调整,使景宁县茶叶加工业达到:茶叶加工厂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加工产能达到8万亩茶园的产出标准。建成一个以绿茶为主,多茶类、多产品综合生产,协调发展的茶叶加工新产业。

3.1 建立鹤溪、澄照茶叶加工中心区

五年内在鹤溪街道、红星街道、澄照乡,建成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大户+普通加工户,三者协调发展,多茶类(绿茶、红茶、景宁白茶)、多产品(高端精品、中档产品、大宗产品)有机结合的茶叶加工中心区。五年新增规模茶叶加工企业10家,新增加工大户9个,加工户21个,新建茶厂面积22200m2,新增各类加工机器200台。

3.2 建立东坑镇景宁白茶加工区

该区由规模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大户两种主体组成景宁白茶加工团队,主要加工生产礼品茶、高端精品、中档产品,中档产品主要销往茶叶市场,扩大景宁白茶销量,使产品走市场化道路。五年新建茶厂面积1800m2,新增茶叶加工企业3家,专业大户9个,各类加工机器50台。

3.3 建立沿溪两岸早茶加工区

主要包括大均乡、毛洋乡、梧桐乡、标溪乡、雁溪乡、沙湾镇、鸬鹚乡、渤海镇等,由茶叶加工户+茶叶企业组成加工团队,以加工生产适销对路早茶为主,产品销路主打市场,五年新建茶厂面积3000m2,新增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叶加工户19户,各类加工机器100台。

3.4 建立佃源茶叶加工集聚区

在佃源建立8000m2的茶叶加工集聚区,集聚区由县内和引进的外地大型加工企业组成,包括茶叶初加工和精深产品加工企业。

3.5 建立茶叶加工培训基地

在澄照茶青市场旁建成1000m2茶厂,开展景宁白茶、惠明茶、红茶、大宗茶加工技术培训。建立机采茶园培训基地,在澄照乡三石、际头建立机采茶园基地500亩,开展机采鲜叶加工大宗茶技术研究,努力突破机采鲜叶老嫩不匀,加工成品质量低的技术难题,降低大宗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6 培育建成四大茶叶加工团队

惠明茶高端精品加工团队,由茶叶加工骨干企业组成(主要有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市级示范性合作社等),以生产高端礼品茶为主。

中档惠明茶及大宗茶加工团队,由加工大户、加工户、茶业加工企业组成,主要生产扁形早茶、中档惠明茶、低档大宗茶,产品销往市场。

景宁红茶加工团队,由引进外地企业和部分县内企业组成,主要生产夏秋季中低档红茶产品。

4 发展茶叶加工产业的措施

①建议县政府出台茶叶生产管理方案、茶叶加工厂用地特殊优惠政策。

②建议县政府落实茶厂电网改造方案,优先安排茶叶加工用电。对不能适应茶厂加工用电要求的电网和变压器,全面进行电网改造和更换,确保茶厂机器能满负荷运行。

③制订茶厂加工用电补助政策,鼓励企业、加工户使用清洁能源。根据各个加工厂的实际电费,凭电力发票给予50%的补助。

④大力扶持新建、扩建、改建茶厂,改变茶厂加工环境,提高茶叶质量。

新建(扩建)标准化厂房(通过QS认证)达到200m2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300元;新建(扩建)普通厂房面积达100m2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200元,改建茶厂面积达100m2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100元。

⑤支持茶叶企业、加工户使用新设备,对新购茶机按茶机购置款的30%给予补助。

⑥鼓励企业建标准化茶厂,对取得QS认证的企业一次性补助3万元。

⑦开展茶叶加工技术培训,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壮大茶叶加工队伍,每年组织企业、加工户、茶农定期培训惠明绿茶、红茶,景宁白茶、扁茶及大宗茶加工,聘请外地高级茶叶加工师传授技术。

⑧推广茶园机采工作,重点扶持机采加工示范基地,不断提高机采技术,逐步扩大机采面积。

⑨鼓励生产夏秋茶,对生产夏秋茶年产值达30万元的企业和个人,按产值5%给予奖励。

猜你喜欢

茶厂景宁白茶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绘本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ANIMATING ‘IP’COMICS AND EMOJIS BECOME ENTERTAINMENT BRANDS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云南中茶大事记
熟茶简史
福海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