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存贷利差、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4-07-20

对外经贸 2014年2期
关键词:存贷利差基尼系数

林 艳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实现高速增长,2009年被确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1979—2011年,福建省GDP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2011年福建省名义GDP 为17560.18 亿元,人均GDP 达47377 元。与此同时,福建省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11年福建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 元,而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8779 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尼系数也在逐渐扩大,2011年福建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达0.0369,接近0.04 国际警戒线水平。在1993年全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较低的存款利率为福建省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资金。银行在国家政策保护之下,以较高的贷款利率向全社会提供资金获取垄断利润。1993—1999年,银行业存贷利差由0%大幅上升至3.6%,随后基本稳定在(3.0,3.5)的区间内。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银行利率结构与贫富差距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金融垄断导致“穷人补贴富人”的怪现象[1]。于立运用简单的经济计量模型来研究存贷利差、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2]。丁宁进一步分析了存贷利差对经济增长、居民贫富差距、银行利润及企业效率的影响[3]。我国现有研究大多是研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从存贷利差角度研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较少。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基础上,从实证角度研究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经济增长、存贷利差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与存贷利差的关系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它等于获得的利息收入与贷放出去的金额之比。利率之所以对国民经济活动发挥调节作用,是因为利率变动产生了成本效应、流动性效应和心理效应。利率对储蓄、消费和投资都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在经济发展初期,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不完全竞争行为和金融管制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银行低息吸储、高息放贷获得垄断利润,此时较低的经济增长率对应着较高的存贷利差;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行为和金融管制已经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完全竞争和金融自由化成为大势所趋,银行业的垄断利润不断减少,即存贷利差不断收窄,经济增长率不断增高。例如发展中国家巴西,银行存贷利差高达43.5%,位居世界首位;安哥拉的存贷利差为38.64%,排名世界第二。又如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存贷利差仅为3%和1.82%。

2. 存贷利差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国内学术界对存贷利差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较少,大多都是从金融发展角度出发。例如,潘成夫对195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以总量扩张为特征的金融发展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4]。直至2007年,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首次提出“低储蓄利率让穷人补贴富人”。在金融管制下,高贷款利率和低储蓄利率使得银行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加之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主要为大公司和富人提供资金服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农户很难从中得到资金服务。穷人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因此,金融“垄断”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3.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古典主义的西斯蒙第从总需求的角度认为收入分配不公会影响消费需求与有效需求,进而阻碍经济增长,而新剑桥学派从总供给的角度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有利于资本形成,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收入不公平有助于经济增长。目前,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 理论具有较大影响力,它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一般会随经济增长不断扩大,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贫富差距会达到顶点,然后会随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Robinson 运用两部门模型对倒U 理论进行解释,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由工资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向工资较高的工业部门,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随劳动力的转移先拉大再逐渐缩小[5]。国内也有学者将倒U 理论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周云波认为由于我国存在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农村收入差距大于城镇收入差距,加之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有望很快迎来倒U 轨迹的拐点[6]。虞坷从分配理论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分析,验证了我国收入分配差异与库兹涅茨的倒U 曲线拟合程度,厘清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异之间的关系[7]。

二、实证分析

本文将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研究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福建省存贷利差、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变量相互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如何区分变量之间的内生和外生性比较困难。在建立模型之前,为避免伪回归现象,首先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 单位根检验。其次,要进行Jorhansen 协整检验,该方法可用于检验多个变量是否存在多个协整关系,其基本思想是基于VAR 模型将一个最大似然函数问题转化为一个求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问题。最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图来分析和解释存贷利差、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

1. 变量选取

利差有毛利差和净利差之分。在此将具有代表性的、由中央银行规定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而产生的差额定义为毛利差,记为It。本文选取GDP 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快慢的指标,记为GRt,它是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数据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来表示,记为GNt。这是因为基尼系数可以比较客观地检测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且数据可以从福建省2012年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得。

2. 单位根检验

使用ADF 检验对以上变量的年度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1 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变量I、GR和GN 都是非平稳的,但是一阶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所以它们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I(1)。

表1 相关变量滞后一阶的ADF 检验值

3. 协整检验

对这三个数据进行Jorhansen 协整检验。本文选取第三个趋势假设结果,即观测序列有线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仅有截距。根据判断,该模型的最大滞后期p取1 比较合适,使用Eviews 6.0 得到的实验结果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不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根检验,都显示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有一个协整关系。说明三者之间有协整关系。

表2 变量协整性检验结果

4.VAR 模型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AIC 与SC 最小准则建立滞后一期的VAR 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从模型各个方程参数检验来看,总体解释显著,模型总体的似然比值较大,整体方程的AIC 值与SC 值较小,表明模型基本成立。

表3 VAR 模型回归结果

注:小括号内的数为标准差,中括号内的数为t 统计量

5. 脉冲响应函数

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见图1。对脉冲响应图的分析如下:

(1)基尼系数GN 对自身冲击的效应。福建省GN对自身的冲击反应,在第1 期内很强烈,当期达到最大值,比平稳水平提高0.012009 个百分点,之后冲击反应以较为均匀的速度逐渐减弱,在第11 期时由正转负,平稳地趋向于零。可知福建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自身的影响十分明显,这也同现实相符合。一般情况下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的可抵押财产和更高的社会信誉,银行倾向将钱贷放给富人,富人的投资渠道多于普通居民,可将从银行获取的贷款投资于实业、股市、房地产市场等,较快地获得了财富增值,但是普通储户则很难获取类似的贷款。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2)GDP 增长率GR 对基尼系数GN 的效应。GR 对GN 的冲击响应曲线经历了由正转负然后又转为正直至收敛的过程。在第1 期GR 对GN 的冲击力为零,于第2期时小幅上升至0.000957 个百分点,大概在第3 期由正转负,到第4 期时冲击力增大至负0.003300 个百分点,负的冲击一直持续到第17 期,此后以正的影响趋于零。由此可知,经济增长指标GR 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表现为微弱的正冲击,但是随后就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负冲击。这说明加快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福建省已经迎来了库兹涅茨“倒U 曲线”的拐点。

图1 脉冲响应图

(3)存贷利差I 对基尼系数GN 的效应。I 对GN 的冲击反应曲线呈典型的驼峰波,在第1 期冲击力为零,但第2 期时以较快的速度上升,第3 期时I 每提高1 个百分点对GN 有0.003057 个百分点的冲击,然后冲击逐渐减弱收敛于零。得出存贷利差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较弱,在滞后两期后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起最大的正向作用。实证结果与林毅夫的金融垄断情况下“穷人补贴富人”的结论一致,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可以归为以下两点:第一,自1993年以来,受到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福建省名义存款利率由1993年的9.18%一直下降至2011年的3.25%。因此,利息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非常小。第二,国有企业获得大部分贷款,私人企业获得贷款的比重较小,所以流入私人部门的利润较少,而公共部门获得的利润却占绝大部分。由于公共部门资金利用效率相对于私人部门来说更低,且主要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等,存贷利差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相对来说小很多。

(4)GDP 增长率GR 对存贷利差I 的效应。I 对GR的冲击响应曲线经历了由零减小为负数,再由负转正最终无限趋于零的过程。存贷利差指标I 提高1 个百分点,在第1 期对GR 的冲击为零。但是第2 期降至最小值,为负0.140188 个百分点。不过负的冲击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在第4 期又转为零,并于第8 期达到最大值0.117261 个百分点后减弱,大约在第18 期后冲击基本消失。同时也可以看出,存贷利差指标I 对经济增长指标GR 的冲击较为持久。从短期上看,存贷利差提高1 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会显著降低。存贷利差的扩大使储户得到的报酬降低或者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亦或二者兼有,而银行获得的垄断利润进一步扩大,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但是从长期上看,存贷利差提高1 个百分点,经济将始终保持小幅上涨。实证结果与一般经验有所不同,主要与经济增长速度快、储蓄率高及金融垄断有关。自1993年金融改革以来,福建省的储蓄率始终居高不下。原因在于福建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也随之增加,由于投资渠道较为单一,大多数居民仍选择传统的储蓄方式,受存款利率变动因素的影响很小。同时,利差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70%左右,银行更缺乏动力缩小利差,导致存贷利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导致福建省存贷利差与经济发展程度呈现“正向变动”趋势。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以1993—2011年福建省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首先通过平稳性检验基尼系数、存贷利差和GDP 增长率三个指标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其次在协整性检验之后得出三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然后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福建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贷利差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从理论上分析,福建省存贷利差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成倒U 关系;存贷利差与收入分配差距成正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证与理论推导出的结果相同点在于存贷利差提高会使基尼系数上升,但是也有部分不一致,如存贷利差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存贷利差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居民自身积累的财富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经济增长率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表现为微弱的正冲击,但是随后就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的负冲击,这说明福建省已经迎来了库兹涅茨“倒U 曲线”的拐点。

为了缩小福建省收入分配差距,打破商业银行金融垄断地位,保护储户的利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提高就业率,保证居民收入稳定;第二,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开发专门针对中小散户的投资理财产品;第三,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第四,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适度放开存款利率,使得资金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第五,适当放松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

[1]林毅夫. 金融垄断导致“穷人补贴富人”的怪现象[2012 -11 -19].http: //business.sohu.com/20121119/n358036025.shtml.

[2]于立. 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43 -88.

[3]丁宁. 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的经济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1 -59.

[4]潘成夫. 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分析[J].南方金融,2004(4):10 -12.

[5]马春文,张东辉. 发展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 -50.

[6]周云波. 我国收入差距变化何时迎来倒U 轨迹的拐点[J].经济纵横,2010(4):21 -23.

[7]虞坷.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 曲线”:实证与理论分析[J].江淮论坛,2011(3):15 -16.

[8]孙久文,叶裕民. 区域经济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6 -47.

[9]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9 -476.

[10]李子奈,潘文卿. 计量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61 -305.

[11]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 -35.

[12]王昌云,戴稳胜,张成思. 基于EVIEWS 的金融计量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5-124.

猜你喜欢

存贷利差基尼系数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期限利差如何修复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存贷比取消短期难释放大量信贷
存贷比取消短期难释放大量信贷
宁夏出台公积金存贷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