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2014-07-20张宗英

对外经贸 2014年2期
关键词:出口额贸易出口

张宗英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内相关产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产品出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国内产业链较长。据商务部估计,我国每出口10000 美元农产品能够直接或间接创造20 个就业岗位。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由2001年的274.5 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793.5 亿美元,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 出口规模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和全面发展(详见图1)。2001—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稳定增长,从2001 的160.7 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05.0亿美元,增长1.5 倍;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出口额出现下降,为395.9 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9.1 亿美元,下降2.25%。2010年以后农产品出口额又呈现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494.1 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25.0 亿美元。但是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6.04%降至2012年的3.06% 。

(二) 出口商品结构

图1 2001—2013年1—7月份我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以水海产品、食用蔬菜、水产品、水果、畜类产品、禽类产品、活动物、谷物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2001—2008年,水海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保持在12% ~18%,食用蔬菜保持在10% ~15%,水产品保持在8% ~12%。2013年1—7月,谷物出口58.9 万吨,同比减少15.3%,出口额4.1 亿美元,同比减少3.2%;稻谷和大米出口30.3 万吨,同比增长44.5%;蔬菜出口额64.7 亿美元,同比增长15.5%;水果出口额31.3 亿美元,同比减少3.0%;畜产品出口额35.9 亿美元,同比减少0.8%;水产品出口额112.1 亿美元,同比增长9.8%。

(三) 出口市场结构

1. 主要农产品出口省份

山东和广东是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最大的两个省份,根据2012年12月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2年农产品出口额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山东、广东、福建、浙江和辽宁;出口增速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广西、贵州和云南,出口额分别从2011年的9.1 亿美元、2.2 亿美元和18.7 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1.6 亿美元、2.8 亿美元和21.8 亿美元,同比分别提高了27.7%、26.7%和16.9%;出口降幅前三位的省份是湖北、青海和新疆,出口额分别从2011年的14.4 亿美元、2365.8 万美元和8.5 亿美元下跌至2012年的11.8 亿美元、1985.2 万美元和7.8 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8.2%、16.1%和7.3%。

2. 主要出口市场

通过图2 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有日本、美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等,对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呈现上涨趋势。但由于全球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日本、美国、韩国这三个主要出口市场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过负增长的情况。通过图3 可以看出,从各大洲看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排序是: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亚洲约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

图2 2003—2012年我国农产品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图3 2003—2012年我国农产品分洲出口额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从国内看,出口竞争力较低

1.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一直是承袭数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分散式的生产模式不能充分与市场接轨,当市场价格波动时,不能有效应对,只能承担损失,导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减弱。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整体规模以及出口市场需求规模与美国、巴西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产品年出口额10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仍占农产品出口企业总数的70%。小企业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只能靠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导致出口价格和利润大幅削减,甚至使整个出口行业陷入困境。

2. 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目前的国际贸易竞争已不再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之争,而是上升到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的综合竞争。但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程度仍较低,经营规模小,自主品牌少,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大大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农产品还停留在出口初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阶段,这也是导致出口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3. 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疫病、农兽药残留以及食品安全方面。以食品为例,近年来发生的大白兔奶糖含有甲醛、日本水饺中毒等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形象。据国外媒体报道,我国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泰国对日本的食品出口额有所上升,日本客户将订单转移到泰国和其他一些东盟国家,导致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下降,令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雪上加霜。

(二) 从国外看,出口制约因素增多

1. 全球内生动力不足导致农产品国际市场需求下滑。根据WTO 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2%,增速远低于2011年的5.2%。2013年,全球贸易弱势复苏局面难有大的改善,世界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另外,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2.4%,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温和回升至5%左右。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欧债危机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导致全球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从而引发农产品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减速。同时,越南、缅甸和印尼等周边国家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了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依赖。

2. 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步履维艰。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世贸组织成员国关于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数量中,发达国家占40%以上。美国、欧盟、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员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居于领先地位,通过不断出台新的SPS 措施,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处于被动应对局面。2006年商务部调查显示,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每年损失约90 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1/3。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据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统计,全球逐步出台了超过500 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在2010年6月底G20 多伦多峰会之后出台的就有100 多项。

3. 一些国家货币贬值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实施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国际资金流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巴西、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国家,使得这些国家本币面临升值的风险,为了抑制本币升值采取了干预市场、法定贬值等措施。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给出口贸易蒙上一层阴影。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措施建议

在全球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企业的微观经营和行业协会的有效服务,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 政府层面

政府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农产品出口贸易很难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提高部分农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或降低部分粮食的出口关税等政策,但是还需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应研究国际标准,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加强卫生安全和质量检验标准的建设,使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各个环节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能符合本国国情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的要求。促进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并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品质保障体系。同时,应推动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表的《行业协会法》尽快制定出台。

2. 制定激励出口政策和措施。首先,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补贴,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加大引进外资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以出口信贷以及出口信用担保服务为重点的农产品出口金融支持体系。其次,还需要建立农产品营销专项基金。最后,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3. 加强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政府应在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加快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强化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监管。加强与出口行业协会及出口企业的协调合作,积极寻找有效办法来解决中国农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重新赢得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信心。

4. 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贸易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及农产品贸易风险预警机制,为出口企业提供必要的风险预测、预报和预警,降低我国农产品出口风险。

5. 积极开展区域以及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争取创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政府要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及农业标准的制定,加强与贸易伙伴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到世贸组织有关谈判中去,加大贸易磋商的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参与WTO 技术、环境贸易方面的谈判和新一轮农业谈判,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谈判和磋商不能取得实效的情况下,还应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本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进一步增强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发言权。

(二) 行业协会层面

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植物油行业协会、畜牧业协会、果品流通协会等国家级的农产品协会40 多个,省级协会400 多个,市县级协会10000 多个。

1. 积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短期内,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还不能完全摆脱政府附属物的身份,需要将贸易伙伴国及出口企业的最新动态向政府反映,协助政府在WTO 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方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对于一些克服难度很大的技术壁垒,应督促政府采取外交途径,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国进行谈判,取消或降低带有明显歧视性色彩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2. 健全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农产品行业协会应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健全并完善行业标准和技术法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同时,规范行业内的生产竞争行为,推动企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从而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不违背WTO 原则的基础上,保护我国弱势产业的发展。

3.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信息服务体系并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将行业协会现有的网站升级为具有信息咨询服务、电子商务、信用评级和融资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帮助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企业进行市场调查、职工培训和解决贸易争端。

(三) 企业层面

1. 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大力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关键技术,减少成本投入,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产品生产企业应该通过ISO9000、ISO14000 和HACCP 等国际市场认证,同时参照国际标准,调整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的管理,建立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对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企业建立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踪和检测体系。

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经营企业应以出口特色、品牌农产品为提高竞争力的切入点,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在推动蔬菜、水产品、水果、肠衣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前提下,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国外新技术和新品种,加大出口农产品深加工力度,逐步增加加工类农产品出口份额,快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良农产品品种,发展无公害、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优化出口品种结构和生产结构。

3.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在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之上,积极开拓东盟、金砖国家、中东、南美、中亚等新兴市场,尤其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绝大多数农产品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机遇,加快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

4. 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积极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利用WTO 的相关规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维护自身贸易利益。农产品出口企业必须加强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充分了解国外市场对进口产品的环境检测标准和消费倾向,准确地预测市场技术标准的变化趋势,为企业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决策依据。

[1]夏合群.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金融危机背景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5) :52 -59.

[2]吴芳. 后危机时期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对策[J].北方经贸,2010(5) : 43 -44.

[3]徐维,贾金荣.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1(2) :45 -31.

[4]施琳琳.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2.

[5]李红梅.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6]刘武兵,黄昕炎.201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J].世界农业,2013(6) :147 -150.

[7]陈丽芬,李雯婷. 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3(7) :61 -70.

[8]李静. 我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贸易壁垒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 :62 -64.

[9]商务部.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http: //wms.mofcom.gov.cn.

猜你喜欢

出口额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贸易统计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