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宇宙与生命,艰难与美

2014-07-14王翔

艺术评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翔戏剧节剧场

可观测到的宇宙空间中,只有一个有生命的星球,叫地球。地球上,有一种最高级的生物,叫人类。人类,有一种最高的能力,叫戏剧。

地球上有一个民族,叫中华。这个民族,经历了太长太久的农业文明。受西方工商文明挤压扭曲,构成一百多年悲壮的中国近代文明史。目前正经历精神文化、道德灵魂,甚至是智力智能生物学遗传学层面的更大挑战之中。

我经常会一个人傍晚时分跑到香山,万籁俱寂中向着星空问:宇宙,时间,生命,你们究竟是什么?

无尽的繁星,似乎都在对我说:“地球、人类、中国、王翔,你好啊!你们有生命、有思维、有灵性,我们好那些羡慕你!但我们也嫉妒你。除你们之外,我们都无序散落在死寂之中,没有一丝生机。 ”

“所以,我们要联合一切力量,报复你们。联合熵定律,联合泵原理,联合好事多磨原则、既得利益保护原则、商业最大趋利原则、后工业文明碎片化原则、贪婪掠夺伪善原则,联合一切低劣的东西,让你们艰难,让你们消亡”。

为戏剧节邀演剧目,我去了爱丁堡,还有瑞典、波兰和捷克。在布拉格一座剧场门口,一条标语,让我沉思良久良久: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幸存了,那么这个国家也一样。 ”

我也一直在想,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出了问题,受损害最重的将是什么?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持续出问题,再也不会恢复的是什么?

“我们会恐惧楼市崩盘、股市崩盘、道德崩盘,但我们更恐惧一个民族智力崩盘,变成一个没有理性思考、没有艺术追求、没有深层创造能力的弱智民族,发生不可逆的退变”。

解决社会的公正问题,靠法律、靠制度;解决人内心的公正问题,靠艺术,靠心灵丰富之后的存在性认知和超越性认知。

我们要从这个世界、从我们的身体、从我们的灵魂的最深处,靠艺术、靠戏剧、引领着我们,去反抗宇宙的压迫,顽强、生动、温暖地活下去。

蓬蒿剧场,作为 1949年以来,在中国,民间建设、民间经营,正式获得社会公演资格的第一个独立剧场,成立六年来,做了五件事:

1、上演了 150多部戏,重文学、重美学、重理性、重灵动; 2、上演了 1600多场戏; 3、独立出品了 20多部戏; 4、向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东城区政府,提出大量改进文化政策的建议; 5、发起和承办了六个戏剧节,包括四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

今年,将如期举办第五届“北京 ·南锣鼓巷戏剧节”。特别邀请 5部、社会情境 11部、实验戏曲 2部、舞蹈剧场 4部、儿童绘本剧场 3部、新生单元 23部、开放朗读 20部。还有 10个工作坊、 13个讲座、 1个论坛。特别邀演部分:戏剧《祝言》。“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在他们之前,首先都是人。人身上有一个地方是叫灵魂的”。这是《祝言》剧中的台词,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概念。

戏剧的最高功能是什么?说法不一。但我想有三条可以成立。一是呈现美;二是结构认知世界和自身;三是评议社会,把政治上和社会上不好解决的问题,搬到舞台上来思考、来讨论,提前解决、良性解决、建设性解决。

今年南锣鼓巷戏剧节,特辟“社会情境”单元。值得关注的有:顾雷的《顾不上》。一个敢于正视自己问题的民族才有希望。艺术家不仅是为艺术,更是为社会、为人类。

社会情境单元的其他作品是:李建军

《25.3公里》、曹曦《长椅》、孙晓星《群众》、赵川《世界工厂》、马福力 /杨轶《两个费德勒的命运》、王

《地雷战 2.0》、邵斯凡《绝对高级》。

他们都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年轻艺术家,接地气的艺术家,有观念、说真话、有灵性的艺术家。

艺术对于生命、对于民族、对于人类,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的第一要素:说真话、说符合规律的话、说有效的话、说有意义的话、说有意思的话。否则,绝对不可能走入人的内心,不可能留在人的记忆和生命中。

爱德华 ·邦德。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剧作家。 1963年,他的一部戏剧作品《获救》,拉开了取消英国艺术审查制度的序幕。今年已八十岁高龄,应戏剧节之邀 ,来排练从未上演过的作品《单纯》,并做为期一周的工作坊和讲座。

平田织佐。著有《艺术立国论》(又译为:艺术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对日本社会有很大影响。应邀作《戏剧制作运营》工作坊和《艺术立国论》讲座。

整个戏剧节,从5月23日到 7月30日,持续两个多月。

我们用了最少的资金投入,做了最丰富、最有效、最美好的事情。

总投资 180万元。坚持低票价和公益性,预计票房 30万元。感谢东城区戏剧建设促进委员会,支持奖励 50万元。余下 100万元,由中国公民王翔承担。

这一届“北京 ·南锣鼓巷戏剧节”,体制上改为民间主办、政府公助。这是变化中的中国、反腐倡廉中的中国,应该要这么做的。

但招商招了三个月,还未有收获。蓬蒿剧场每年亏损 70多万元维持运营,也无法主办这届戏剧节,只能作为承办方。所以,

2014第五届“北京 ·南锣鼓巷戏剧节”的出资人和主办者是王翔个人。我们永远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生命是什么?艺术是什么?

我想回答说:“生命是最难的,也是最美的”。“艺术,就是要把生命的最美和最难,呈现出来”。

我曾被评为 2012“平凡的良心 ”中国年度人物。获奖答词中,我曾这样说:

“一个人,最高的生命表达,是艺术表达;最后的收获,是付出;最大的资源,是他的周围(他的母语国家)更好”。

我愿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做出最大牺牲,做出特殊牺牲,尽所有精力和财力,支持戏剧,支持艺术,支持南锣鼓巷戏剧节,让这个社会、让这个国家更好。

因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更好了,我才能更好。它们是我的周围、是我的全部。

但是,我一个人的财力、精力,毕竟有限,并因为过度劳累,两度冠心病发作,放了六个支架。

还应该有更多的人,一起让共同的周围变得更好。

蓬蒿剧场的工作团队,最高月工资不足5000元人民币,大部分人员 2000-3000元;当然,艺术总监王翔,持续月工资是零元,并每天从他另外工作岗位(牙科诊所)拿出 2000元补贴蓬蒿剧场,一年 70万元。

感谢我的医生同事和挚友,李红女士、王嘉蕾先生、王寒荻女士,在今年戏剧节最困难时期,承诺给与资金支持。

感谢我所最尊重的师长,也是挚友,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先生,从自己退休金中拿出 2万元人民币来支持本届戏剧节。

感谢戏剧艺术评论家,也是我的挚友王育生先生,拿出 1000元,支持戏剧节,他已退休多年,老伴、儿子患有重病。

感谢文学翻译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他要义卖自己的著作,来支持戏剧节。

感谢艺术家罗锦鳞、王晓鹰、茅威涛、沈培艺、朱琳、田曼莎、林荫宇、赵立新、吕效平、陈珂,用赠予的方式支持戏剧节。

王晓鹰说:“我们的帮助,对戏剧节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但我们不想让好人孤单,不想让好事孤单 ”。

还曾出现这样的插曲。

为了阻止我变卖房产,蓝天野先生联络召集罗锦鳞、王育生、王晓鹰、朱琳等十多位艺术家,在蓬蒿剧场开会,讨论向社会倡议,义捐支持南锣鼓巷戏剧节。王育生先生所拟的倡议书,入情入理,感人至深。

但因为中国所有的民间剧场包括蓬蒿剧场,都被统一定位为工商营利组织,无法直接对接私人捐款。目前还无法对外宣布。但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2014年5月 15日。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幅最难、最美的,生命的,艺术的戏剧的画卷吗?

2014年, 5月至 7月,中国、北京。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最难最美的生命画卷。抗拒贫乏,回到丰富。

王翔:2014第五届“北京 ·南锣鼓巷戏剧节”出资人、艺术总监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翔戏剧节剧场
廖莎、王翔艺作品
无奈离婚,庆幸我做出了正确选择
戏剧·乌镇
第14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圆满落幕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开心剧场
赶车这事儿
捎回家的温暖
动感剧场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