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的“归来”与谁的“不归”

2014-07-14郭蔷

艺术评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张艺谋原著师傅

凭借网络时代批评话语权的自由度和迅疾的传播速度,由电影《归来》引发的热议正一路喧嚣着弥漫在各大媒体间。其中较多的“声音”对《归来》没能复原原著《陆犯焉识》原貌不满,质疑影片《归来》没有对那 20年(陆 1957年被抓走, 1977年文革结束平反回家)进行过多描述和批判。

我并不反对将影片与原作小说进行比较,这应该是比较学科里一门较深的学问,我不敢妄谈,只是 ,我一般不会先去看原著,以免受原著影响,偏颇了我对电影的真正解读。看了电影《归来》后,我又去读了原著《陆犯焉识》。但我得出的结论是:《归来》是《归来》,《陆犯焉识》是《陆犯焉识》。《归来》保持了原著的精神和感动,按电影的方式,用镜头讲一个故事,讲的是人性的故事。电影铺开的是一条漫长的心灵归途,没有直接去用台词说明这归途上的三个人归来与否,但导演用人物设定(与原著不同的女儿)和镜头语言给出了他的思想,看客们有各自的解读。

有些人认为整部电影太平和,叙事缓慢,没有高潮,挑剔男女主角的浓厚的感情没有交待一个过程,显得突兀。更有人认为电影只为催泪,如果觉得这部电影只能把人看哭,那真是枉费了编、导、演的苦心了。

承载内容的载体不同,表达方式自然不同,这应该是一种常识。电影在惯常的时限内拍摄得十分洗练、讲究。前30分钟,仅靠镜头、简练的对白和人物精准的表情就交待清楚了故事和人物的“前史”以及他们那 20年所有的苦难。影片中确实没有在 80分钟里脉络清晰地呈现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情感关系,但若那样还是电影的表达方式吗?

色彩的运用本来是张艺谋的老本行,但这部电影中,镜头表现得很平实,没有炫技;煽情场面少之又少。张艺谋说,他看中的是陆焉识回归家庭一节,编剧邹静之也只选取了小说四十万字的后 30页的内容来改编。

在我看来,《归来》的戏剧感十足,整个电影故事建立在陆焉识的两次归家事件上。第一次越狱归家,影片以被锁住的家门和第二天与妻子在天桥上的惨烈相见的几组镜头,交待出了密集的信息,也将人物刻画得非常饱满——被政治洗脑的青春少女,被政治流放的知识分子,被政治欺辱的母亲。

导演很隐忍,冯婉瑜被方师傅“潜规则”这件事直到最后也没有讲出来。而是通过陆焉识回家,冯婉瑜错将他当成方师傅,以尴尬、暧昧(过)的复杂表情说着“回来了,坐,我去做饭”这些台词,还有陆焉识为她盖被子时,冯惊慌恐惧地说“方师傅,陆焉识的死刑已经被撤销,你不能再这样了,出去! ”以及女儿丹丹的描述(方师傅有一次用炒菜勺打了冯婉瑜),将一个一直未出场的“方师傅”和一场事件完整地呈现出来——当年,陆焉识从死刑到死缓再到无期,是冯婉瑜一次次送礼、求人被“潜”的结果。那个年代,工宣队的代表就是方师傅。

如果说第一次陆焉识越狱回家只想看一眼妻女而不得,与冯婉瑜天桥上激烈的相见后以惨烈的“生离”收场,这部分的镜头语言非常直接,活活的两个人被分离。那么第二次陆焉识被平反回家,而等待他的则是一条被那段特殊历史截断的归家之路,他先后以方师傅、修琴者、念信者的身份接近失忆的妻子。妻子婉瑜每个月的 5号都带着期待的心情去接平反回家的丈夫,丈夫则一遍一遍的演着自己,对陆焉识来说,每个月的 5号,都将伤口撕裂一次。一个永远在等,另一个永远陪着等——永无止境的归来之路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基本上呈现的都是爱、孤独、救赎这种残酷的诗意风格,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中永远都能折射出东方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东方意象与古典美,而平和、克制甚至略显压抑的叙事方式,是中国导演张艺谋文艺片的明显标签。

《陆犯焉识》里,有他熟悉的“文革”背景、政治变迁、被压抑的欲望。但同时,他也清醒而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可以付诸影像的,哪些则不。他没有用直白的表达方式去对文革进行批判,而是以三个人(或整整两代人)“再也回不去了”的悲剧命运呈现了那段“历史”造成的伤害有多么巨大。

两代,三个人,在经历了肉体或心灵的苦难之后,应该如何继续生活?电影虽然

没直接用台词或场景去强调对文革的批判和控诉,但是,这三个人的人生是在怎样一条路上?归家不得的父亲的妥协,失忆母亲永无止境的等待,渴望演吴清华的女儿最后梦碎在纺织厂(而原著中的女儿是生物学博士)。

导演对细节的把握也有让人砰然心动的地方:如电影中念信的情节,真像一记重拳击在心上,让你心跳和疼痛,甚至感到窒息。丈夫在二十年里把要讲的话一句不少地保留下来,并以 “念信的”身份念给妻子听,这是怎样一种心境!

我不敢确定弹钢琴那一段是对应《我的父亲母亲》,但它们的背景都是历史的错误改变了爱情的轨迹。前者是漫长的追逐,后者漫长的守候。这是中国式的爱情,让人忍不住落泪。“云儿飘在海空 /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鱼网 /迎面吹过来大海风。 ”这是《渔光曲》的歌词,这是不是也说明,这平实的生活场景是陆焉识此刻 (过去这位才华横溢浪漫的陆少爷是不安于这样生活的 )最渴望的。但,这样的生活再也回不来了。

电影的结局平淡又冷静、深邃。焉识骑着三轮车带着婉瑜去火车站找自己,就这样而已,没有什么两个人又幸福快乐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长长的心灵归途中,陆焉识边走边和解——与时代,与自己。

的确,看《归来》这部电影,不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去思考,是无法真正读取这部电影的,因为它的精华不在表面,而是潜藏在每一个细节的后面。

这片子还是有一点寡淡,个别细节也还有可商榷之处,但瑕不掩瑜,我仍然认为这是一部国际级的电影,因为导演和女主角都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平。

对张艺谋而言,《归来》之作是他在大师回归之路上的一个坚实的脚印,他用两代、三个人的不归路踏上了“大师归来”之路。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一些人,终于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局限,修理自身的褊狭,开始了一种理性的反思和回归,尽管这种“回归”或许还是“在路上 ”。

郭蔷:凤凰卫视《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艺谋原著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张艺谋的抠门
网络新词
张艺谋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