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呼啸山庄》的现实主义因素

2014-07-13潘瑞丽平顶山市理工学校河南平顶山467091

名作欣赏 2014年17期
关键词:勃朗特呼啸山庄文学艺术

⊙潘瑞丽[平顶山市理工学校,河南平顶山467091]

浅析《呼啸山庄》的现实主义因素

⊙潘瑞丽[平顶山市理工学校,河南平顶山467091]

《呼啸山庄》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其比较突出的特点,也是以往研究的一个重点,但研究者往往忽视了其中的现实主义因素。如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真实而准确的细节,所反映的地域、时代特色等等。本文就其现实主义因素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以期全面、客观地评价《呼啸山庄》和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叙述方式细节真实维多利亚时代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小说。其中大量关于死亡、幽灵的描写以及文中诗一样的激情和夸张的描绘,使这部具有神秘色彩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关于这些,许多评论家都做过大量并且深入的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忽视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从而影响了对《呼啸山庄》和艾米莉·勃郎特的全面认识与评价。本文尝试对这部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呼啸山庄》和艾米莉·勃朗特。

英国著名作家、评论家萨默塞特·毛姆在《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中评价艾米莉·勃朗特:艾米莉是一个奇异、神秘、朦胧的人物。我们从来没有面对面直接看到过她,只是像从荒原的一口水塘里反映出来的倒影那样看到她。她独来独往,是一个强烈的、叫人感到不安的人。艾米莉·勃郎特没有朋友,她的性格充满矛盾。她生硬、固执、任性、阴郁、愠怒、不宽容,然而她又虔诚、尽职、任劳任怨,对她所爱的一切温存体贴,有耐心。她在荒原上懒洋洋地闲逛,吹着口哨唤狗,她吊儿郎当,像个小伙子。她一生中很少出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约克郡家里孤独地度过。毛姆说她具有同性恋的倾向也并非虚言,艾米莉·勃郎特具有男子气,同时又不喜欢男子,只要肉店小伙子或面包铺伙计一来到厨房门口,她就像鸟儿似的飞进通道或者客厅,要听到钉鞋的咚咚声消失在小路上以后,才回厨房来。艾米莉·勃朗特与人交往,但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因此她把所有的爱全部留给了动物,她喜欢野性未驯的动物。

艾米莉·勃朗特独特的个性、气质决定了她的诗歌、小说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正因为艾米莉·勃朗特的性欲得不到满足,所以她通过写作来发泄内心的苦闷。她的诗歌、小说中无一例外地充满了一种受压抑的激情。《呼啸山庄》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充满激情与野性的诗。《呼啸山庄》的诗意是小说本身所固有的,这种诗意是非常罕见的。小说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是独特的,是真实存在、强烈和清新自然这三种因素的结合。这种独特的想象力,赋予《呼啸山庄》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另外,艾米莉·勃朗特的创作受到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的影响,在那些神秘残暴和恐怖的故事里,她找到了投合她自己那暴烈天性的东西。这一切都决定了《呼啸山庄》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呼啸山庄》中所蕴涵的现实主义因素。这些主要表现在该部作品中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大量真实而准确的细节描写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地域和时代特色。

一、《呼啸山庄》这部文学艺术作品的叙述方式是传统现实主义手法

托多洛夫在1966年把叙述问题分成三个范畴。第一个范畴是时间范畴,“表现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关系”。第二个范畴是语体范畴,“叙述者感知故事的方式”。第三个范畴是语式范畴,“叙述者使用话语的类型”①。

首先,我们先讨论语式范畴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最重要最核心。

任何一个作家都要站在一个特定的语言角度叙述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语言角度可以发生变化,不同的语言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的表达效果。打个比喻来说,社会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作家站在这幅风景之前,作家的眼睛和风景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距离,作家站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必然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作家是用语言来讲述故事的,叙述角度有时甚至创造了矛盾、悬念、乃至细节。众所周知,叙述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以往大量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绝大多数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则绝大多数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因此,可以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的内容之一。《呼啸山庄》这部作品,它的故事部分是由林顿的仆人耐莉·丁叙述的,部分是由埃得加·林顿死后租用画眉山庄的洛克伍德先生叙述的。这种叙述方式创造了一个富于变化的引人入胜的世界,令读者能津津有味地欣赏艺术作品。这种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大大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使小说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向前走八十年,我们在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里也能够找到如此复杂的作品结构。跟亨利·詹姆斯的《吉姆爷》一样,它们的故事都是通过一个与中心事件毫不相干的角度来展示给我们的。当然,《呼啸山庄》并不单纯是由第三人称讲故事,而是由洛克伍德的亲身经历与管家耐莉·丁的追忆往事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多重戏剧情节,这也正是这部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独特所在。

其次,我们讨论时间范畴,即“表现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艺术作品的虚构世界中,事件都只能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因此,时间的方向性是单向的,但是,在强调叙述作用的小说艺术作品中,这种事件的自然秩序往往被打破,按照作品主题、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特殊需要重新进行艺术化的排列组合。因此我们认为,叙述话语的时间不是单向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单向性与话语叙述时间非单向性这种顺序上的矛盾为创作者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这种矛盾反映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叙述传统中则表现为先从中间开始,然后以解释性的回顾展开叙述,这种叙述方式称为倒叙。《呼啸山庄》这部文学艺术作品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耐莉·丁的追忆往事的叙述方式,无可辩驳地使《呼啸山庄》在这一点上具有了现实主义因素。

再次,我们分析语体范畴,即“叙述者感知故事的方式”。

托多洛夫的理论中,叙述语体这一范畴是用来说明读者“在故事中可以辨认出来的各种感受”②。读者在阅读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于作品的理解只能以所读到的文本为依据,而不能超出文本另外创造一些情节。我们读《呼啸山庄》也是如此,必须以所能看到的真实作品为理解的依据,而不能杜撰一些人物、情节。因此读者不能参与作品的创造。这样,语体这一概念就是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托多洛夫认为,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叙述者大于人物,第二种类型叙述者等于人物,第三种类型叙述者小于人物。叙述者大于人物,含义是叙述者知道的范围比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要广泛,知道的层次要比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要深刻。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叙述者甚至能够看到艺术作品里的主人公的非常细腻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读者在阅读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无不为叙述者的这种高超智慧所折服,很想知道叙述者是怎样知道这些的。但是,即便是读者读完整部艺术作品,也找不到这种方法。第二种类型即叙述者等于人物,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范围一样广泛,层次同样深刻。第三种类型叙述者小于人物,即叙述者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范围要狭窄,层次要浅显。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中,作品中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情节必须是可信的,那么,现实主义最常用的类型则是第二种类型——叙述者等于人物。《呼啸山庄》这部艺术作品中,洛克伍德以“我”的人称讲述了呼啸山庄发生的曲折离奇的故事,也即第二种类型叙述者等于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呼啸山庄》具有现实主义特征。

二、《呼啸山庄》这部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了约克郡的地方特色

任何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作品中人物生活、事件发生的背景都应该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符合现实生活逻辑,而不应该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违背现实生活。《呼啸山庄》这部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这种特征。

《呼啸山庄》反映了英国北部约克郡独特的风土人情。约克郡是英国西北部一个偏僻的小镇,那里的人民属于荒凉的大自然。可以说,那里的人生活和思想都很保守,他们不喜欢和别人来往,也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他们平时躲在家里,很少走出门外。即使出门,也是到附近的城里买点生活必需品。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必然缺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约克郡的居民缺少人情味,甚至是粗野的。在《夏洛蒂·勃朗特传》中,盖斯凯尔夫人说那里的人总在身上藏块石头,随时准备攻击别人。书中还记载那里的人喜欢一种特殊的游戏,这种游戏是以人的死亡为代价的。

这种独特的风格在《呼啸山庄》中明显地有所体现。希思克厉夫从来不喜欢别人的拜访,当有人放出恶犬扑向洛克伍德时,周围人都站在台阶上大笑。小哈里顿会拿起石头对准曾抚养他的仆人耐莉,嘴里还骂着各种各样不堪入耳的脏话,而且书中的许多人物就是约克郡人在艺术作品中的再现。耐莉就像艾米莉家的塔比一样,是个什么活都干的约克郡女佣人。而且,《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更是约克郡特有的典型地理环境。这一切充分说明《呼啸山庄》的写作背景、作品环境是具有现实主义的。

我们在重视作品的浪漫主义特征的同时,也要对其具有的现实主义因素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全面地评价艾米莉·勃朗特及其作品《呼啸山庄》。

①②张德泉选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第298页。

作者:潘瑞丽,平顶山市理工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主要研究探索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勃朗特呼啸山庄文学艺术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勃朗特的贡达尔诗歌初探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