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嬗变视阈下《呼啸山庄》希刺克厉夫的“人生悲歌”

2014-07-13李俊香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名作欣赏 2014年17期
关键词:埃德加呼啸山庄凯瑟琳

⊙李俊香[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小说《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文学巨著,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都占有重要一席。这部小说又是一部惊世之作,作者以小说男主人公希刺克厉夫的爱、恨、情、仇为主线,描绘了希刺克厉夫成长的恶劣环境、狂风暴雨式的爱恨情感经历、极端残忍的复仇心理和行为,揭示了希刺克厉夫的爱情悲剧实质上是人性嬗变中的一曲震撼心灵的人生悲歌。其根源在于希刺克厉夫人性嬗变过程中出现偏离与逆转所导致的个体人性“恶”的要素膨胀以及“善”的要素泯灭。荀子的人性认为人生而有欲,从而提出人性恶,此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恶”,而是一种为恶的可能性。①

一、希刺克厉夫的成长经历与爱情悲剧

“呼啸山庄”就其字面意义来说就是狂风呼啸不已、终年肆虐的,“‘呼啸’在当地是个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②。这是希刺克厉夫生活的地方,他原先是一名在利物浦街头流浪的吉卜赛弃儿,在他六岁时有幸遇到呼啸山庄老庄主恩萧,随后被恩萧带回收养,并受到恩萧的溺爱,然而这种溺爱引起了恩萧的儿子辛德雷·恩萧的不满和妒忌,以至于辛德雷经常找机会欺辱希刺克厉夫,这也使希刺克厉夫年幼的心理留下了记恨与反抗的烙印。希刺克厉夫来到呼啸山庄两年后,恩萧夫人不幸病逝,更为不幸的是在此四年后,宠爱他的恩萧也因病离开了人世,而作为恩萧的长子辛德雷从此接管了呼啸山庄,成为新一代庄主。辛德雷掌权不久就开始处心积虑地打击年仅十二岁的希刺克厉夫。辛德雷首先剥夺了希刺克厉夫的家庭成员资格,把他赶到佣人中去,让他到野外辛苦地干活,并且还使他失去了从副牧师那里接受教诲的机会。另一方面,恩萧的女儿凯瑟琳·恩萧与希刺克厉夫年龄相仿。来到呼啸山庄后,希刺克厉夫便与凯瑟琳一起嬉戏玩耍、一起接受副牧师的教诲、一起成长,他们之间可谓青梅竹马,友情日益加深,尤其是在恩萧病逝以及希刺克厉夫被贬降为干苦力的佣人之后,希刺克厉夫更是深深依恋凯瑟琳,并且把凯瑟琳的友情和关爱作为自己唯一的心灵寄托。但是,在恩萧病逝一个多月后的一个夜晚,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一起外出游玩,误闯入画眉田庄,凯瑟琳不幸被看家护院的狗咬伤,被迫留在画眉田庄养伤长达五周之久。在疗伤过程中,天生丽质的凯瑟琳引起了画眉田庄的公子埃德加·林的喜爱,而凯瑟琳也开始留恋这种贵族生活,并且与埃德加开始交往,并对降为佣人、地位卑微的希刺克厉夫的生活习性开始看不惯了,这就导致了希刺克厉夫自尊心的伤害和内心的暴怒,从而越发使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情感出现许多误解和芥蒂。三年后,凯瑟琳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答应了埃德加的求婚,这使希刺克厉夫受到了极大的情感伤害,他愤然不辞而别,离开了呼啸山庄。其实凯瑟琳的内心还是爱着希刺克厉夫,她感觉自己的灵魂和希刺克厉夫是一模一样的,她对埃德加的爱就像树林中的叶子,而她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是树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她之所以选择嫁给埃德加而不是希刺克厉夫,一是她不想自己穷的像乞丐一样,进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二是她想通过嫁给埃德加来帮助希刺克厉夫改变卑微的身份,因此,当凯瑟琳得知希刺克厉夫失踪后十分焦虑悲伤,并在夜间冒雨寻找,没有找到后又坚持雨中等待希刺克厉夫的回归,最终无望,伤心欲碎,大病一场,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从此凯瑟琳的身体日渐衰弱,脾气也更加暴躁,三年后,凯瑟琳与埃德加举行了婚礼。凯瑟琳结婚半年后,希刺克厉夫带着一笔横财回到了呼啸山庄。这时希刺克厉夫已经长成高大、强壮、身材很好并且略显老成的小伙子。希刺克厉夫的归来使凯瑟琳悲喜交加,然而,她本来已日趋宁静的生活被搅乱,希刺克厉夫的到访嘲笑以及与她的争吵使凯瑟琳的心灵不断遭受痛苦的折磨。另外,希刺克厉夫归来不久就开始实施残忍的复仇行动。他首先利用辛德雷不理家业,整日沉湎于酗酒之中,希刺克厉夫引诱辛德雷赌博不断输掉呼啸山庄的财产,并且向希刺克厉夫大举借债,仅一年的时间,辛德雷就输掉了整个家产,最终在酗酒中负债死去,从此,希刺克厉夫就成为呼啸山庄的主人。同时,希刺克厉夫觊觎画眉田庄的家产,他希望利用与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林结婚来获得继承画眉田庄家产的机会,于是他引诱伊莎贝拉与他私奔到外地长达两个月之久。希刺克厉夫引诱伊莎贝拉以及他们两个的私奔极大地伤害了凯瑟琳,使已有身孕的她重病卧床不起。两个多月后,凯瑟琳早产生下女儿凯瑟琳·林之后,便心力交瘁撒手人寰了。凯瑟琳的病逝,也使希刺克厉夫伤心欲绝,狂野的爱情之火煎熬着他的心灵。另外,与希刺克厉夫结婚的伊莎贝拉不久就发现,希刺克厉夫一点也不爱她,并且还是经常虐待折磨她,最终伊莎贝拉无法忍受希刺克厉夫的虐待和折磨,在他们结婚仅三个月后,就出逃外地,独自凄苦地生活。在此七个月后,伊莎贝拉在外地生下她和希刺克厉夫的儿子——林·希刺克厉夫,十三年后,伊莎贝拉也孤独凄凉地客死他乡。希刺克厉夫的爱情悲剧奏响了他的人生悲歌。

二、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的路径与轨迹

小说《呼啸山庄》成书背景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这时候的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快速发展,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也日益猖狂,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并逐渐在社会各领域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资产阶级自私贪婪、掠夺成性以及唯利是图的本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同时,惨遭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工人阶级也开始觉醒反抗,开展斗争,争取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从西方文化的视角下研判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的路径更有利于领会原作的精髓。

从历史上看,宗教思想对西方文化有极大的影响。近两千年来,基督教在西方宗教信仰领域里一直占主导地位,西方人中绝大多数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原罪”(originalsin)思想认为人类生来就背负着一种原始的“罪恶”,因而需要不断地忏悔与救赎。这种思想对西方人的精神和思想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因而西方文化总体上认同人性本“恶”。③然而,西方文化主张人性本恶,也是为了防恶保善以及诱导人类保持社会的安宁与稳定。④由此表明,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性也具有趋善的必然性。因此,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的路径的起点是“恶”,而终点是“善”,⑤在人性嬗变过程中人性“善”的要素不断增多,而“恶”的要素不断减少,直至到“至善”。不幸的是,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在沿着此路径嬗变的过程中却发生偏离和逆转,即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轨迹呈现出由起点“恶”出发,缓慢向终点“善”前进,在人性嬗变的途中发生偏离和逆转,最终又返回起点“恶”这样一条曲折的轨迹。

三、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中的“人生悲歌”

人性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有一个随着人类的进化而不断改良和发展的过程。人性包含许多要素,如生存欲、占有欲、责任心与义务感、同情怜悯心、群体性、爱美之心、报复心、好奇心、嫉妒心、惰性和理性等等。⑥生存欲对人性来说是最重要的,人若是没有了生存,一切皆为零,所以卢梭曾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⑦占有欲包括占有权力、地位、财富、名望、异性等的欲望。人性中的占有欲既是人奋斗向前的动力,也是人犯罪堕落的诱因,因此它也是人性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人性中的生存欲、占有欲有时会使人性表现出自私、自利等特性。另外,人性中的其他要素在人类的存在与生活中也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人性中的所有要素在个体人性嬗变中往往互有增减,组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既有含人的生物属性也包含人的社会属性的复合体。休谟认为,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理性的推理及证明而是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⑧人性的生物属性层面主要具有自私、自利、凶残、懒散和行乐趋向等特点,总体上属于人性“恶”的方面,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层面则主要包含了人性良好的品格,如从善避恶、关心社会、参与公益、乐于助人、广施博爱、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追求自由、坚持正义和注重道德等,总体上是属于人性“善”的方面。

个体人性嬗变的最重要的阶段是从出生到二十岁这一阶段,这也是人性嬗变从“恶”的起点发展到“善”的终点的一段关键时期,而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发生了短路、偏离和逆转,使他的人性“善”的要素日益泯灭以及人性“恶”的要素不断膨胀,最终使他遭受爱情悲剧直至到最后的人生悲歌。希刺克厉夫在六岁被收养之前,他流浪于利物浦街头,这表明在他的婴幼儿期内受到父母的关爱极少,他的智慧启蒙几乎没有开启,因而他这一时期的人性嬗变进展缓慢,人性“善”的要素增加极少。希刺克厉夫被收养到呼啸山庄后,他才开始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受到了养父恩萧的宠爱,也开始接受副牧师的教诲,开启智慧系统,并发展了与凯瑟琳的友谊,尽管遭到了辛德雷的嫉妒和偶尔的殴打,希刺克厉夫在他的儿童期内人性嬗变发展最快,人性“善”的要素有所增加,初现人性的社会属性特征。但是,当希刺克厉夫十二岁开始步入少年期时,他的养父母不幸都已病逝,希刺克厉夫被辛德雷降为佣人,到野外去干苦力活,并被剥夺了接受副牧师教诲的权利和机会,希刺克厉夫的智慧系统升级遇到了短路,更为不幸的是,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友情和爱情出现波折,凯瑟琳答应了埃德加求婚,希刺克厉夫感到凯瑟琳背叛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自己失去所有希望,这一切使希刺克厉夫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内心只剩下愤恨和复仇的怒火,十五岁的他决定离家出走,重新到社会上流荡。在少年期内希刺克厉夫人性“善”要素增加停滞不前,而“恶”的要素却重新积聚,并且他的人性嬗变轨迹开始偏离“善”的终点,并开始逆向发展。希刺克厉夫十八岁时携带一笔横财回到呼啸山庄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疯狂残忍的复仇行动。此时希刺克厉夫人性中占有欲迸发,他通过占有财产来获得权力和地位,进而增加复仇的力量,在此期间希刺克厉夫人性中生物性逐渐表现出来。他自私、自利、凶残、不择手段地进行复仇,终于两年后,希刺克厉夫攫取了呼啸山庄的财产,他所狂爱的情人凯瑟琳也在他的情感折磨下病入膏肓,最后凯瑟琳早产她与埃德加的女儿后就病逝了。另外,与希刺克厉夫私奔并结婚不到三个月而无法忍受希刺克厉夫的痛苦折磨与虐待的伊莎贝拉也逃离出走,希刺克厉夫的爱情就是一场悲剧。在青年时期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已经完全逆向发展,逐渐回到“恶”起点,在此期间他的人性“恶”的要素在恢复增持,而“善”的要素不断减少。进入成年期后,希刺克厉夫的内心只有继续残忍的复仇、占有财产的快乐,他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爱,他竟然自私到漠视自己儿子的性命,为了掠夺画眉田庄的家产,威逼埃德加和凯瑟琳的女儿嫁给他已经重病的儿子。结果他儿子结婚两个月后就不幸病逝,而希刺克厉夫则顺理成章地鲸吞了画眉田庄的家产。然而他自己也落了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在他儿子病逝一年后年仅三十七岁便在失落孤寂中离开人世。在此期间,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嬗变已经回到起点“恶”,他人性中“善”的要素几乎殆尽,而“恶”的要素则膨胀至极,他人性中的生物性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在希刺克厉夫人性嬗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和逆转,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希刺克厉夫出身于吉卜赛家庭,并且希刺克厉夫从被收养后一直到长大成年都没有皈依基督教,这在西方文化视野下,希刺克厉夫就是一个“异教徒”,因而希刺克厉夫在人性嬗变整个过程中就不可能对自己的“原罪”进行忏悔并求得上帝的“救赎”,更无法做到扬善弃恶。其次,希刺克厉夫在成长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极其有限,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智慧系统,因而他无法做到“认识他自己”,以至于他无法分辨是非。再次,希刺克厉夫人性嬗变因于命运坎坷。他从小就受到父母的遗弃;被收养六年后由于呼啸山庄老庄主恩萧的病逝,他又一次受到抛弃——被贬低为佣人;在此三年后,他再一次被他狂爱的恋人凯瑟琳所抛弃;另外,他还受到了辛德雷虐待并且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是希刺克厉夫人性嬗变轨迹偏离和逆转的助推剂。最后,希刺克厉夫人性嬗变轨迹偏离和逆转的内在原因是他自食恶果。

总之,希刺克厉夫人性嬗变轨迹偏离并逆转回到人性嬗变的起点,从而使希刺克厉夫人性“恶”的要素膨胀以及“善”的要素泯灭,进而使希刺克厉夫在处理生活中矛盾和爱情危机时,他人性中的生物性毕现而社会性消失,他内心只有自私、自利、憎恨、凶残和复仇,由此导致了他的爱情悲剧,并进一步演化成他的人生悲歌。

① 黄栩鑫.人性与制度的建构——荀子与卢梭思想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09(8):26-29.

② 易春华,欧阳美和.万物通灵性,真情驻人间——试析《呼啸山庄》中暴风雨和树的象征内涵及意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6(5):49-51.

③ 黎鸣.人性的外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2-5.

④ 刘良贵.自然人性系统及其自然逻辑[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3:23-85.

⑤ 王占九.西方文化视域下的人性嬗变 [J].社会科学战线,2014(1).

⑥ 唐雄山,王伟勤.人性组合形态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1-35.

⑦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9.

⑧ 刘厚田,阳渊源.休谟的宗教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2007(8):32-34.

猜你喜欢

埃德加呼啸山庄凯瑟琳
It Couldn’t Be Done/by Edgar Albert Guest这是不可能的
埃德加·德加 作品7
埃德加·德加 作品3
埃德加·德加 作品4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伦敦24小时
微笑着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