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金朝觐由北而南的文学创作

2014-07-13崔慧慧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4年17期
关键词:沈阳东北诗人

⊙崔慧慧 李 成[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金朝觐,字午亭,号銮坡,锦州义县人,隶汉军镶黄旗。程伟元及门弟子,高鹗好友。师从缪公恩,肄业于沈阳书院,嘉庆十六年进士,后曾宦游四川,四十多岁时辞官返籍。金氏能诗,留下五百多首诗,其玄孙景芳藏有稿本,取其名并印焉为《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共四卷。其诗歌创作内容广泛,品类齐全,丰富多彩,形成了一定的艺术特点。

由第四卷《哀思》:“三月旬初九,辞亲已五年”诗下原注可知金氏于癸未(1823)三月九日辞父赴蜀,至戊子(1828)春,已五年。其创作前期大概便从嘉庆四年到沈阳应童子试到癸未年(1799—1823)开始,后期从癸未年到戊子年(1823—1828)结束。

金氏的诗歌创作前期,主要以与东北文人和朝鲜使者学士的唱和为主,咏景叹物,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

朴慈庵为朝鲜太医院太医,诗人在《送朴慈庵二首》(其一)中赞其医术“:神仙何必尽虚无,海外奇方亦不诬。”其二“:最是离愁医不得,拟将远志寄当归。”从诗前小序中可知慈庵来书院学习诗文,故诗人以“离愁医不得”做结,将两味中药“远志”和“当归”巧妙地嵌入诗里,表达绵邈深远的情思。又如《怀朝鲜奉使诸公》“:一别东郊送客镳,鞭丝帽影共飘摇。剧怜海国相知少,也料萍踪后会遥。荒馆无人巢旧燕,寒江有路卷归潮。几回检点留题句,拟向西风再续貂。”这些诗表达了诗人对朝鲜使臣真挚感人的思念之情。

金朝觐的诗,一类是与东北本土文人间的唱答诗。《寄铁峰书题后一首》“:寒鸡啼五夜,晓色淡秋河。一自君归后,阶前落叶多。”表达了同窗间深厚的友谊,诗人温厚尔雅、重友珍情,可见一斑。《次梦鹤轩夜坐元韵》《呈先生二首》等体现了师生情谊。

还有一类是描写北方古城辽东之景的诗,诗人性好游览,写景之作摹山状水,落笔不凡,笔墨放纵。如著名的《留都》“:鼎建襄平大业隆,留都犹有旧时宫。三千化宇风云会,十二重楼烟雨中。天柱峰峦群拱北,土门江水尽朝东。天平应绘豳风什,伫待銮舆效祝嵩。”不仅恰好地道出了当年沈阳文化的氤氲气象,而且表现出对清代祖先建功立业的赞颂之情。《望笔架山》“:三丫倚汉峙双双,望若惊人意欲降。合遣沧溟成墨沈,巨灵擎笔大如杠。“”三丫”生动形象“,沧溟“”巨灵”声势浩大,将笔架山的气势很好地表现出来。《锦州城南》描写了古城锦州闲适的农家生活。类似的如《登翠岩山》《望海》《渡辽河》等诗,都很好地描绘了东北山河之气势。

金氏另有一部分小诗以清新灵巧见长,如《宿山房》:“鸡报空林正五更,晓风潇洒六尘清。山房曾否黄粱熟,梦醒晨钟第一声。”语言清新,不留雕琢痕迹。《咏镜》“:当面是前因,回头是后身。总宜明处照,了得本来真。”世间前因后果不过是转身而就,诗人心境玲珑,看得透彻,语言浅显,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人宦游四川,初任荣经县知县,后历任忠州、邛州和崇庆直隶州知州。在由北到南和由南返北的仕历行迹与地域的变换中,诗人的创作题材与表现手法发生了变化:在北方创作的诗歌或描写景物反映现实,或与友人相和表达真挚情感;金朝觐到南方任职期间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多为咏史怀古、记游、思师忆友诗,由古及今,不但具议论和抒情色彩,更具地域特色。

师缪公恩曾评其“:雕章琢句,自具性灵。”因诗人温厚和平的性格,故思师忆友之作便成为其集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沈阳缪公恩对诗人来说,亦师亦友,金朝觐赴沈阳应童子试时便已结识缪公恩;师从缪公恩习字帖、学声律,对其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诗人特别感激缪公恩的奖劝诱掖之恩,在诗抄里,有十余首诗都是写给恩师缪氏的。其中最为令人感动的是《冬夜怀一首》:

思情款款复绵绵,又向西风写寸笺。此际此情深夜月,为寒为暖小阳天。都无可忆从前事,尽有相逢未了缘。知感生平能有几,于今不见已三年。

此诗应写在诗人任知州期间,远离东北故乡故人已有三年之久,思情浓,怀乡心切,岂不知在怀念老师的同时,不是也在怀念故乡的一切吗?诗中运用叠字和同音字的复现,在音韵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表现出诗人婉转却深厚的情思。诗人与 先生相识达四年之久, 先生在诗人看来是春风和气、不染尘嚣的有道之人,诗作中对老师 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诗人在四川宦游期间,写下了不少议论新颖、语言晓畅的咏史怀古之作。他的咏史诗有十余首,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创新。诗人或批判评价先人之是非,或抨击沽名钓誉的丑行,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诗人咏史中见解最深的要数《马嵬》:“未必行军气不扬,姜妃走马定岐梁。情深别有兴亡感,千载明皇与太王。”马嵬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这是前人经常咏颂的地方,要想创新出新意,实属不易,但诗人却跳出女色祸国的窠臼重新做文章,矜新斗捷,信手拈来,毫不做作。《诸葛武侯祠》《苏武牧羊》《过东汉孝子郭巨故里》(河南林州姚村),诗人临古地,思古人,忆往抒情,一气呵成。

纪游诗完全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行迹指南:《邯郸道上》《过汤阴,谒岳忠武祠》《河南道上》《函谷关》《五丈原》《宝鸡入栈》《相岭》《咏太湖杂石》《安澜寺》《七盘关》《伏波将军庙》《过燕山》《再过邯郸》……诗人见庙拜佛,入观寻道,感古地昔盛今衰之慨,抒古人壮志难酬之情,咏万物生灵之自然,叹世间芳华之易逝。

诗人年轻时有经世济民的大志,写过不少忧民题材的诗作,《应乡试西上》“:几日行程傍海涯,云山回望时吾家。……翻因旱甚思乡土,无复闲情玩物华。”又如《广宁道上忧旱二首》中:“十日征途往复返,翻因苦旱念民艰。”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天旱成灾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这位诗人来说,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远远赶不上农民对雨露的渴望。但在出仕不久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厌倦了尔虞我诈,逐渐萌发了退隐之意,他在《述往》中说:“初作攀龙附凤想,旋成乞骨归田心。”丙戌年(1826)二月二十三日,他在四川瓦山送儿子金尚声回东北故里写道:“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荣水逝不尽,萦波回壮澜。儿行将万里,长路何漫漫。临别意相喻,仰天生浩叹。因思我父母,爱我亦多端。髫年授我读,壮年成我官。成全事已备,升斗谋亦殚。既怅乡关远,奚辞蜀道难。吁嗟宦游子,惘惘终未安。送儿且归去,庶博堂上欢。儿行且毋念,吾当努力餐。”从这首诗里,我们既看到了诗人与儿子之间深厚的父子情,也感受到了诗人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在仕途闯荡多年,诗人经世济民的理想早就被现实磨灭得所剩无几,面对自然灾害带给百姓的痛苦,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也时时刻刻让诗人的内心备受煎熬,况且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早已让人厌倦。所以他带着对老父老母的牵挂和对东北故里的牵念,在儿子回家乡不久退出了官场。而诗中四川瓦山意象——“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荣水逝不尽,萦波回壮澜”,描绘了南方独有的地理物候特征。

纵观东北诗人金朝觐在南北两地的创作,可见诗人无论于南于北,不乏怀着改变现状、投身为国为民的理想。诗人在东北满怀对故乡故人的热爱,唱和抒思,感情真挚;游历山川江海,咏景叹物,独具性灵,无论是对人、对物,诗人温厚和平之意,盎然流露于楮墨间;与朝鲜友人的唱和之作,不失为同处东北亚的中朝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痕迹。在南方任职,游历四方,咏史叹物,悲悯爱民,未能在污浊之地寻找一席之地而自窘,终于看透官场,返乡归土,可以说是封建知识分子为自己寻找的一片精神净土。但是,他由南到北的诗歌创作及其变化,反映了南北地域文化和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1]金毓黻主编.金朝觐三槐书屋诗钞.辽海丛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

[2]徐光荣.沈水歌吟[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

[3]黄维翰.黑水先民传 长井白先民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4]毕宝奎.东北古代文学概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沈阳东北诗人
沈阳伟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东北铁锅炖
沈阳伟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最小和最大
大东北的春节
我理解的好诗人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诗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