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尝试教学中享受快乐

2014-06-06程红霞

成才 2014年1期
关键词:尝试探究评价

■ 程红霞

让学生在尝试教学中享受快乐

■ 程红霞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亲自尝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尝试氛围,组织尝试活动,开展尝试评价,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尝试能力,让学生在尝试活动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一、营造尝试氛围,激发自主尝试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提出问题,过分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营造民生、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发挥爱的功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细微进步,对学生学习上给予帮助,思想上给予鼓励,生活上给予关怀,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师生间要经常进行情感交流,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害羞的心理,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让他们敢说敢问。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尊重和期待,要善于用和蔼的态度、激励性的语言满腔热情地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种亲和的环境里,学生才能展现有个性的见解,才想显露真实的想法,敢于质疑他人的见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教师要善于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应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责怪。即使学生的做法不太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给予恰当的鼓励,并把“错误”看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让学生们在被赏识的情绪体验中激发“我想尝试”的欲望。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经过师生共同探究,终于得出“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结论。正当学生欢呼雀跃、美美地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有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比的后项可以为0。”“哈哈……”其余同学情不自禁地笑了。我用手势示意其他同学不要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位同学很有把握地说:“在奥运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3:0,5:0等这样的比,说明比的后项可以为0”。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纷纷说:“是呀!我看到过。”“我也是……”我故作疑惑地说:“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探究出来的结论有问题吗?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我的“疑惑”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再次探究,终于知道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中的“比”含义不同。同学们脸上再次洋溢着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我没有忘记暂时出错的同学,同样真诚地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是你提出的问题才给咱们带来一次很有价值的讨论,在争论中大家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教师的鼓励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易于成长的生态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组织尝试活动,享受尝试活动的快乐

尝试教学法是把尝试思想引入到教学中,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它的实质是让学生试一试,而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它是先设计尝试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等尝试活动中自悟,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它的鲜明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尝试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1.尝试提问,让问题在思考中澄清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方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浪花,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问,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质疑机会。进而培养学生多思多问,敢思敢问,善思善问,乐思乐问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的课前激疑环节,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开始引导:“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我想知道什么叫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等等;课中引疑环节,引导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使我们的学生乐问、会问并且善问;课尾延疑环节,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学习,你还想知道什么?”有学生提出:“我还想知道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又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激发学生再创新的欲望。这样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探究的是自己提出的问题,因此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细心观察发现,认真动脑思考,尽情地表达交流,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问题在思考中得到澄清。正如吕渭源教授所说:“成功的教学应该是越教学生问题越多,批判精神越强,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强提问质量、由认知活动升华为创造活动的过程。”

2.尝试操作,让创造在操作中闪烁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获取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和思维的基础。因此,要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着眼点,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开发学生双手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大脑潜能。在操作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适度困难的原则。所谓适度困难,是指既有适合性,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又有挑战性,能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课时,当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不能很快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由选取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从中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满怀信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充满挑战性的操作体验中训练了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创造的火花,而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尝试成功的体验,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尝试探究,让思维在探究中激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地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探究体验数学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实施如下尝试探究的流程:情境导入,找准尝试点→自主探究,深入体验圆的特征→合作交流,形成体验共识→应用拓展,尝试延伸。这一尝试探究的流程,体现了“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新理念,拓展了学生尝试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想成为一位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

4.尝试互动,让智慧在互动中提升

互动互议有利于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讨论中观点得以修正,智慧得以提升;在交流中求得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在互补中提升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例如:在学生独立探究,自主体验“13-9=?”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如下互动互议的流程:首先小组交流,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算法,形成小组集体意见。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各抒己见,获得多种算法。最后,学生自评,师生、生生互评,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最优最简的计算方法。

三、注重尝试评价,享受尝试成功的快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既要关注学生体验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上的体验与发展,让学生享受尝试的快乐。因此,在尝试教学的评价中我们注重了如下几点。

1.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尝试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成绩,还关注了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否学会学习,是否敢于创新。一般地,尝试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生参与尝试性学习的态度;(2)学生在尝试性学习中是否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数学;(3)学生掌握尝试性学习的方法与技能;(4)尝试性学习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尝试性学习的效果,可以要求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袋,把自己每一单元的学习收获、体会、薄弱环节、测试卷等收录在里面,还可以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记下每一次尝试性学习的过程以及所悟所感。教师通过观看学生数学学习袋、数学日记以及通过行为观察、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既可对学生尝试性学习的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又可为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大量真实而丰富的信息。

2.注重评价标准的多重性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智力水平等不尽相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差异评价,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评价。老师要运用激励机制,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想法,只要是学生真实的体验,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充分挖掘其中合理的成分,科学地进行评价。对学生偶尔出现不理想的状态,可采用延缓评价的方法,允许学生调整后,再重新给予评价;对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教师应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尝试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创新。

3.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在尝试教学中,仅靠教师的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因此,评价主体可以扩大到同学、老师、家长、学生自己等,可采用自评、互评与他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并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尝试教学评价中可采用如下四种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交互评价;师生交互评价;家校互评。这样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能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家校互评,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评者和教师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不仅充分利用了家长的智力资源,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督促教师改进教学,而且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励学生的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爱民

猜你喜欢

尝试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