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探析

2014-06-05温玲子柳海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

温玲子,柳海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系,河北 承德 067000)

ESP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探析

温玲子,柳海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系,河北 承德 067000)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正由EGP向ESP发展,即从一般用途英语转向专门用途英语转变,ESP课程逐渐成为21世纪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在ESP理论指导下高校英语教师结合自身特点,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不断提升自我。

ESP理论;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

英语在我国作为一门外语,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加强,人们对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要求专业化。众所周知,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有两大类别:普通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也就是所谓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作为ESP理论的代表人物,Hutchinson&Waters认为ESP和EGP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指一门语言类课程,但从实际操作及实践角度看,两者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EGP与ESP理论概述

(一)大学英语——EGP

2007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里所说的大学英语即基础阶段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英文简称EGP。

EGP教学是以语言教学、语言讲解和技能训练为主,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共核部分而进行的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认真思考后不难发现,大学阶段开设的英语教学,如英语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语音、语法等课程都属于EGP教学范畴,所开设的英语课并没有因为学生们所学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而都是笼统的称之为大学英语,即EGP。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之前,所培养的学生虽然能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但是却极度缺乏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这也给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专门用途英语——ESP

ESP英文全称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与学科相关联的专业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金融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幼儿英语、科技英语等等,都可称之为专门用途英语,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也日益得到加强,人们开始关注并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热潮正在全球掀起。为了满足人们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ESP便应运而生了,与此同时,英语学习的持续升温更促使了ESP的迅猛发展。

ESP学习者大多数为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成年人,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或是完成本专业各项工作,如各类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更好的掌握本专业前沿理论,往往会查阅大量外文资料,这不仅对学生的英译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等,而ESP理论的重要性正是分析和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以提高专业学习效果。

(三)EGP与ESP两者之间的比较

从上述EGP与ESP两者之间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存在着区别。

从课程性质上来看,EGP与ESP同属于英语教学,两者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但EGP,大学英语主要指学校典型的英语语言课程,学生主要学习的内容为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英语日常交际用语,以便应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以及英语日常交际。而ESP,专门用途英语在教授基础英语知识的基础之上,还会教授某一专业或职业英语知识,是一门专门化的应用型课程,学习者不单纯地是为应对英语等级考试,更重要的是掌握具有本专业独特性质的词汇、句法和语言结构等。其学习的内容也更为宽泛,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包括明显的专业内涵,涵盖面更加广泛,可以称之为是语言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的结合体。

综合上述有关EGP与ESP的比较研究,可以简单归纳出下表所列内容:

EGP(大学英语)ESP(专门用途英语)一般高校典型的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或职业上课程性质英语语言课程实现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的应用型课程掌握听、说、读、掌握本专业英语知识,为更教学目的写、译等英语基好的了解本专业前沿理论知本技能识服务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教学内容英语日常交际用练,还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语、技能等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整合体。以语言教师为中以语言教师为主,专业教师教学方式心,学习者参与为辅,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二、ESP理论课程给高校英语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在我国,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都是以EGP为主,不管是文科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必修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大学英语已然成为高校里规模最大的基础课程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很多学生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的主要学习目标,应试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英语视听说等能力的培养和练习。

1999年我国推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明确指出“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为必修课,安排在第5-7学期,学时不得少于100课时,第8学期还可继续安排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专业英语资料翻译、英文摘要写作等,从而确保大学英语学习思念不断线”。这表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在由注重英语基础教学向在注重打好英语基础之上的更为专业化的英语学习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应适时作出改进及调整,教学重心应由原来的注重基础英语学习向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专门用途英语方向发展。ESP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大学英语教学向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普通大学英语在高校里是占学分比重较大的一门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师目前普遍面临着没有学科归属感、职业倦怠、职称提升前景有限等问题,而这些跟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及学科特点密切相关。高校学科设置的专业性,使得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区域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极强的专业特点,较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而ESP专业英语的学习及运用,能更好地帮助其掌握专业领域的一手资料,对于其更好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信息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大都是普通英语教学,即EGP教学,从其选择的教学材料,采用的教学方法,设置的教学环节等方面看都只是针对普通英语教学。高校英语教师虽然英语基础比较扎实,但涉及到跨专业讲授的一些其他专业领域英语知识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欠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及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各科专业有机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的向专业英语教学方向发展。

(三)ESP教学改革给高校英语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ESP教学改革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与EGP只注重英语的通识教育不同,在ESP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更注重英语的专业用途,将英语知识与其所学专业如旅游管理、商务英语、医学英语等进行结合,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英语学习,其教育目标是使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好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其学习目的是出于所学专业或是工作需要而进行的ESP专业英语学习。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是EGP普通英语教学的延伸与扩张,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ESP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及观念,更好地适应ESP专业英语的教学,这一点十分重要。其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要有进取心及不断学习的态度,有意识的地学习ESP理论,并与其他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一些与自己学历背景不同的课程,以便更好地为ESP教学服务。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阅读国外成熟的ESP教学理论及案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达到教科研相辅相成,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职业发展做准备。

三、高校英语教师在ESP理论指导下的自我发展提升

目前,面对课程改革的趋势,高校英语教师应及时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以应对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英语教师应从ESP课程设置出发,从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出发,在ESP理论指导下进行自我专业的发展提升。

(一)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在从EGP向ESP理论转变的过程中,应对以往的教学过程、环节等进行反思,使教学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这也是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分析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多阅读其他各领域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并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教学。1998年Wallace提出教师专业行为过程中的反思实践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推动力,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实践、反思的循环达到教师专业的发展。Wallace的理论明确了教学反思与教师自我发展的关系,以及反思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发展性。

(二)着眼未来,及时调整

年轻教师应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其他专业去进修学习,以适应专业英语教学中将英语课程的讲授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要求,不断改进、完善专业英语讲授的思路、方法,运用ESP理论知识做引导,使专业英语课或ESP英语课能更好地适应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

(三)加强ESP教师培训,夯实ESP理论基础

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应接受ESP专业培训,从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和学科教学法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加强ESP理论学习,在向ESP教师蜕变过程中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和社会应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定期开设ESP师资培训班,邀请国外ESP领域的专家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也可到相关院校学习,提升学历,在获得专业背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教师意识的转变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教学变化的需要。不仅如此,大学英语教师还应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进行规划,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通常是一门课一本教材,教师上过几轮课以后,往往对所教教材已经烂熟于心,会出现职业倦怠感,也会对所教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水平很难精益求精。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守旧的教学理念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了,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通过教学实践、科研项目、继续深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及日常口语交际等的学习,ESP专门用语英语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ESP理论指导下,更好地完成自我发展、提升,将高校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这样学习者在毕业后才能更好的适应本专业发展需要,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前沿理论知识,胜任本职工作。

[1]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p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张波.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

[3]周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2008,(3).

[4]王瑞.大学英语教学从EGP向ESP的过渡[J].学园.2013,(20).

[5]周书秋.大学英语开展EGP与ESP教学调查与分析[J].教学创新.2012,(10).

[6]李箭.我国ESP理论研究的回顾、反思、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7]戚静.“转型期”ESP教师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4).

[8]蒋向勇.ESP教学特征与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研究.2007,(12).

An Analysis of College Teachers’Self-development Under the Theory of ESP

WEN Ling-zi LIU Hai-rong
(Primary Education Department,Hebei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Hebei Province 067000)

Nowadays,the focus of China'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developing from EGP to ESP,and the course of ESP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21st Century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Under the theory of ESP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ould achieve the complement of both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mselve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College English teachers;Self-development

H31

A

2095-3763(2014)03-0102-04

2013-11-20

温玲子(1983-),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B12Y067)——新建本科院校ESP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