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

2014-05-26贾素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化服务留守儿童图书馆

关键词:图书馆;留守儿童;文化服务

摘要:文章阐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与阅读状况,提出了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131-02

收稿日期:2013-12-07

作者简介:贾素玲(1972- ),盘锦市图书馆馆员。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也引发使农村结构有了很大的转变,也引发不少社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这一热点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大事。温家宝曾在北京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由此看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中国农民自己的家事,也是党和国家领导时时刻刻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们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这些农民工子女却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大多是由祖辈或亲戚照顾。这样的生活环境无疑是有碍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上发生转变并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半数以上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知识极其匮乏,所以并不能对留守儿童的文化学习起到很好的教育与辅导的作用。再加上部分人的歧视心理,一些教师也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反而是继续放任,造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孩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成长,又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做事散漫,道德行为差,违法行为趋多。

2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经调查,辽宁省内1~9年级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总数的26.33%。这些留守儿童中男生占到了50.47%,女生占总数的49.53%,隔代抚养的占总数的41.61%,由父亲或母亲单方面抚养的占总数的42.05%,由亲戚、朋友抚养的占14.70%,自己独立生活的占总数的1.64%,都是中学生。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盘锦市图书馆辅导部到大洼县西安镇的一所农村小学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课外书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调查了94名学生,没有读过课外书的竟然占到了60%。读过2~3本的有25名,读过5本以上的仅有13名。经过了解,这些读过5本以上课外读物的儿童读的也很少是儿童读物,大部分是家中的老人拾荒拾回来的一些娱乐书籍,并不适合儿童阅读。经过这些调查,笔者也发现了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方面的几个问题。

2.1课外阅读资源严重匮乏

农村小学的经费一般都非常有限,用在学校图书室方面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遇到困难时,也许这些少之又少的经费都可能被挪用。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更是不好。父母外出打工寄回来的钱仅够于家中老人和孩子的日常开销,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时常为孩子添一、二本儿童课外读物。所以,留守儿童从学校获得的课外读物非常有限。有些地区时常组织一些对留守儿童的帮助活动,为留守儿童捐助图书文具等,但大部分捐赠者都是把自己家里的藏书拿出来捐赠出去,有些读物颇为深奥,有些读物颇为老旧,大多并不适合儿童阅读。由此看出,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严重匮乏。

2.2课外阅读无人监督管制,阅读环境堪忧

代替父母监管留守儿童的老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能力很有限。一是他们年岁大了,在监管方面,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吃喝问题,很少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或者辅导孩子学业。二是留守儿童家里都有农活,繁重的农活交由年迈的老人打理,很少有力量监管儿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留守儿童就处在了一个自由、放任的状态。很多读物上都有一些暴力血腥、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未成年人处在思维动荡的年纪,长期接触这些内容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从而对留守儿童走向犯罪产生了诱因。

3公共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措施

贾素玲:图书馆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贾素玲:图书馆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和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于贯彻落实服务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图书馆应当利用丰富的书籍资源与先进的电子设备,为留守儿童尽一份心。

3.1长期提供书籍帮助健全学校图书室

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所以,要义不容辞地担起帮助留守儿童丰富课外知识的重任。据调查,因缺少资金或没有图书资源,88%的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学校图书室。这样就需要公共图书馆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扶贫等机会与农村中小学进行长期合作,赠送一些儿童书籍并且定期更新,以便于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

3.2为留守儿童提供读书卡与舒适的环境

图书馆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中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首先,我们应当宣传给儿童提供阅读书籍的重要性。利用舒适的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有趣书籍,使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其次,做好馆员的提高素质工作,要求他们亲切和蔼地对待留守儿童,使儿童在被尊重的快乐环境下自在阅读。同时也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不要使留守儿童单一地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而是要开放电子阅览室。简单的教导之后,应当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的平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留守儿童,安装各式各样的书籍,例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必读名著与一些科普知识书籍,给儿童提供方便的阅读平台。

3.3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课余休息时间,多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情况。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而青少年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成长中遇到问题若不能进行很好地沟通与疏导,必定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图书馆的有关部门应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开办一些公益心理健康讲座,与儿童们自由地沟通,并为他们带去有利的心理指导。

3.4开展各种小型比赛等活动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绝大部分都是比较清贫、单一的。这时候就需要图书馆发挥起社会教育的职能。图书馆应当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多元化活动,组织各种小比赛。盘锦市图书馆曾经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办过一场主题为“我向往的生活”的小作文比赛,读过孩子们的作品后,我们感触很深。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很质朴、很简单。他们想要的并不多,也不怪父母将自己抛下出去打工,只是希望他们工作顺利。一些孩子还在作文中写到“感谢图书馆的叔叔阿姨们,在我的课余生活陪伴我,带给我欢乐。”还有在“六·一”假日的时候开办文艺晚会,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够表现自己,学会沟通。

3.5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义务补课

志愿者的服务宗旨就是自愿义务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利用寒暑假诚招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一队。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大学生资源,使大学生在假期回报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年轻活力与丰富的知识恰好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阳光。

4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无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图书馆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留守儿童做一些积极的贡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改善他们的阅读环境,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云英.图书馆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J].图书情报与研究,2013(1):44.

[2]孔彬.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阅读的蓝天[J].图书馆研究,2013(2):80.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服务留守儿童图书馆
图书馆
论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