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正能量”环境的构建

2014-05-26邓奇强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正能量图书馆环境

关键词:图书馆;正能量;环境

摘要:文章就激发图书馆馆员“正能量”和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分析了党员、领导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37-03

收稿日期:2014-01-15

作者简介:邓奇强(1979-),怀化学院图书馆馆员,技术部主任。很多研究者提出了新时期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如:黄坤等在《高校图书馆正能量——优秀的馆员素养》一文中指出图书馆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1];黄银菊在《微笑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图书馆教育效果的产生在于每位图书馆员的言行中”,强调图书馆员在工作中要有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随时面带微笑[2]。这都是通过激发图书馆馆员“正能量”可以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要激发图书馆馆员的“正能量”, 而且要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

1激发图书馆馆员的“正能量”

很多人以为图书馆的工作是清闲的,做一名图书馆馆员不但精神上轻松,而且可以便利地看很多书,但《图书馆员工作倦怠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员不但工作压力大,而且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3]。实际上,“图书馆的工作很清闲”这种观念不仅其他行业的人这么认为,就连图书馆部分馆员也这么认为,这也说明部分馆员的工作潜能得不到完全激发,“正能量”得不到迅速积累与传递。“馆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不单单是工作压力大,也有工作不顺心、收入不如意等原因,进而馆员对图书馆工作产生了“负能量”,由于“负能量”的不断积累就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才能正确激发馆员的“正能量”,达到缓解馆员的工作压力,减少馆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呢?首先我们从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来进行分析,郭红宇在《浅谈图书馆馆员素质培养》一文中将图书馆员存在的问题概括为馆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只重服务工作而忽视学术研究、缺乏竞争意识等四个方面[4]。实际上,由于图书馆馆员人数较多,个性、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等因素各不相同,图书馆馆员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笔者认为,若想激发图书馆员的“正能量”,第一,要对全体馆员的信息有一个基本了解。包括品德、专业、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岗位选择趋向、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等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岗位调整,尽可能让每个馆员在自己能胜任的、喜爱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协调工作。只有这样,馆员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馆员才能发挥个人特长,才能积极主动地工作,才能热爱图书馆事业,工作心情愉快。接下来就要对馆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馆员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工作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意识。第二,要培养馆员的“荣与耻”的意识,要让馆员感受到自身的言行、工作能力与水平与图书馆形象息息相关,要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荣,以为读者提供帮助为荣,以冷漠对待读者为耻,以浪费读者时间为耻。第三,各部门要定期开展岗位业务知识培训,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第四,要培养馆员的忧患意识。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对业务知识的不熟悉、对业务技能的不熟练以及业务知识的更新过快等方面。图书馆要培养馆员的忧患意识,让馆员意识到读者需求在变化、领导的要求在提高,应站在读者需求、领导要求的角度来考虑工作方法与服务方式,衡量自身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差距,从而增强馆员自觉加强业务前沿知识学习的意识,进而主动学习,做到“未雨绸缪”,达到减少馆员工作压力的目的。以上几个步骤需有序、平稳、自然地进行,不可让馆员产生反感情绪、抵制情绪,要让馆员的 “正能量” 服务意识在各个步骤中逐渐积累与增加。

2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

邓奇强: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正能量”环境的构建邓奇强: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正能量”环境的构建理查德·怀斯曼在专著《正能量》中谈到“正能量”具有传递性,那么图书馆馆员的“正能量”被激发后,“正能量”与“正能量”之间会不会存在排斥问题?图书馆“正能量”环境怎样构建?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也适应于图书馆工作的“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5] ,是否还适用于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笔者做了一些探讨。

2.1“正能量”与“正能量”之间会不会存在排斥问题

图书馆馆员的“正能量”被激发后,“正能量”与“正能量”之间肯定会存在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竞争意识”,良性的“竞争意识”会进一步加快“正能量”的积累,馆员中就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团结和谐的良性氛围,促进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构建。恶性的“竞争意识”会让图书馆工作进入恶性循环,馆员之间会表现出一种恶意损人、颠倒是非的不良氛围,对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构建及图书馆的发展形成阻碍。如何防止恶性“竞争意识”的产生呢?笔者认为,馆员的品德、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点、岗位选择趋向等给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对那些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意识”的馆员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与其交心谈心,时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肯定和鼓励他们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法,要让他们站在图书馆整体发展与服务读者的高度上考虑问题,从根源上杜绝恶性“竞争意识”的萌发。

2.2图书馆“正能量”环境怎样构建

笔者认为,图书馆馆员的“正能量”被激发后,不但要杜绝个别馆员恶性“竞争意识”的萌发,而且要有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与考评体系。激励措施与考评体系要与馆员评优、评奖、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相挂钩;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读者反馈意见;要考虑馆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幅度;要考虑馆员的发展潜能与实际需要;要考虑图书馆“正能量”环境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阻力。endprint

2.3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打击馆员的积极性,对产生“负能量”的个别馆员,要结合工作实际有的放矢,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教育与引导他们,将他们的“负能量”扭转为“正能量”;要正确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工作能力的高低之别,工作能力强与工作能力差的馆员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对他们的工作都要进行肯定与表扬,避免“正能量”转换成“负能量”。在激励措施与考评体系中,要杜绝轮流坐庄、分指标与要指标现象,切实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2.4“二八定律”是否还适用于图书馆“正能量”环境

回答是肯定的,前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工作能力的高低,图书馆员的“正能量”激发后可能会打破原来的平衡,原来工作能力偏差的馆员可能会通过努力进入最重要的20%部分,原来工作能力强的馆员因为进步缓慢可能会进入次要的80%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正确认识到“二八定律”反映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可以这么说,馆员能尽自己所能服务于读者,这就实现了馆员的自我价值,各个工作岗位都是同等的重要,而人与人之间存在工作能力的高低之别。

3党员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中的作用

党员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起到了骨干、带头和桥梁的作用,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那么,党员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笔者将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比作一张“网”,那么党员就是“网”中的“结点”,群众就是“线”,“网”中“结点”就起到了固定、平衡、联系与带动作用。

3.1党员的固定作用

高校图书馆均设有党总支,有些还设有两个或多个党支部,党员人数通常较多,但不同工作岗位上党员安排不均,甚至有些岗位没有党员。笔者认为,各个岗位均需安排一名党员,通过党员来凝聚群众参与到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中来,激发群众的工作责任感与创新能力,提高岗位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在各个岗位上实现“正能量”的聚积。

3.2党员的平衡作用

图书馆工作是多方面的,所以下设多个部门,虽然图书馆每年的工作重点不同,但不能顾此失彼,这就需要非工作重心部门党员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带动群众一起将部门工作与图书馆工作紧密结合,达到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平衡发展,在各个部门实现“正能量”的聚积。

3.3党员的联系作用

情感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于群众。党员在各个岗位应积极主动的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他们交心谈心,才能将群众内心真正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党组织。党组织应针对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及时给予回复,好的意见与建议应采纳并给予表扬,不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应做出解释,避免“负能量”的萌发。

3.4党员的带动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不但要自身业务知识与技能过硬,更要带动群众学习,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要让群众真真实实感觉到党员就是不一样,让“正能量”充满图书馆的每个角落。

4领导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中的作用

4.1领导的统筹作用

领导通过对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整体分析,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恰当合理的配置与整合资源。领导的统筹是构建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前提条件;需要领导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业务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及事务发展变化的预见能力。

4.2领导的决策作用

领导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决策决定了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工作方向;决定了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将成为全馆馆员行动的指南和准则;是构建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关键环节。领导只有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集思广益,深谋远虑,同时又具有广博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4.3领导的凝聚作用

领导做出的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科学决策需要全体馆员自觉执行。它是构建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重要保障。它需要领导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只有这样,全馆员工才会表现出政令畅通、积极向上的馆情。

4.4领导的协调作用

领导对可能影响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之保持平衡状态。它是增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调动馆员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是构建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正能量”环境的有效措施。它需要领导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员工激励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能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但“正能量”聚集的越多并不等于 “正能量”释放[6]的效果就越好。“正能量”的释放应与读者的需求、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地方的经济发展、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相协调、相统一、相一致。图书馆应注重“正能量”释放的有效方式与有效途径,构建以读者、高校教学与科研、地方经济及国民教育为服务目标的“正能量”释放体系。

高校图书馆现面临的困难较多,其发展任重而道远,笔者根据“正能量”的传递性延伸出了“正能量”环境的概念,就怎样激发图书馆馆员“正能量”和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分析了党员、领导在构建图书馆“正能量”环境中的作用,以期引起同行专家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坤,赵海鹏,刘治超.高校图书馆正能量——优秀的馆员素养[J].科技视界,2013(8):98,146.

[2]黄银菊.微笑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地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64-65,72.

[3]稂丽萍.图书馆员工作倦怠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1):117-121.

[4]郭红宇.浅谈图书馆馆员素质培养[J].图书情报工作,2011(增刊):300,301,329.

[5]二八定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0591.htm,2013(8):29.

[6]周建成.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正能量的积聚与释放[J].价值工程,2013(8):253-255.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正能量图书馆环境
环境清洁工
图书馆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漫观环境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
去图书馆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