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3.0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2014-05-26王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智能化数字

关键词:Web3.0;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共享

摘要:文章探讨了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点及模式,包括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实时在线的手机图书馆以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Web3.0在数字图书馆中能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125-02

收稿日期:2014-01-20

作者简介:王娟(1972-),湘南学院图书馆馆员。Web3.0是国外在2006年11月提出的新概念,Web3.0的实现,预示着网络将从非智能性向智能性转变,具有操作平台更兼容、网络信息编辑主体多样化、用户上网效率更高等特点。在Web3.0环境下,计算机将代替用户对网络进行阅读,然后进行理解归纳,最后提供给用户的就是所需要的最佳答案。Web3.0时代的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新的技术环境下的新形式,笔者主要对Web3.0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作用。

1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特点

1.1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

Web3.0技术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精准、更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Web3.0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在给用户打造信息服务平台时,根据用户的偏好、需求以及性格特征,形成符合用户自身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让用户掌握自主权。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是Web3.0的集中体现,通过信息聚合、智能搜索、信息微单元等组合而成。在Web3.0提供的技术支撑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由用户自己调整和控制,按照用户自由选择的方式来呈现。通过自己打造的服务平台,用户将获得更精准、更适合自身的信息服务。同时,传统环境下图书馆提供的一对多的信息服务平台将被数字图书馆的多用户对应多模式的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所取代。

1.2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Web3.0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FAQ 咨询、Web 表单、E-mail 等现代化的形式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它将传统的信息需求方式用现代化的信息提供方式来呈现,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客观需求,及时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大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方式可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同时大大转变了传统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格局,注意到用户关心的不是获取信息内容的过程,而是获取信息内容结果的精准性,他们需要全方位的、即时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限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服务。这种全天候的信息服务方式,满足了用户全方位的信息需要,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用户提供服务,拓展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同时,基于Web3.0的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方式也扩大了数字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扩大了用户群体,拓展了信息服务,丰富了信息资源,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2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

2.1主动的信息推送服务

数字图书馆将各种信息资源不断整合,以Web的方式让读者查询或浏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整合馆藏信息,向读者展现了数字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特色,并及时把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读者,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数字图书馆可将馆藏的音频、视频、3D等资源聚合在一个Web平台上,在用户产生搜索行为后,按用户的需要,主动向用户推送各种信息。数字图书馆可采用推送技术,通过E-mail、Blog等形式向用户定期或不定期地推送专题信息,让读者及时、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

传统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是基于资源的服务,以提供固定组合的有形信息单元为核心。但第二代、第三代数字图书馆机制却更多地直接面向用户对信息进行感知、捕获、分析、重组、传递、应用的全过程及其多样化的需求,更多地关心“是否通过我的服务解决了您的问题”。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变传统被动式服务为主动,用户可不必再去图书馆排队等待,只需通过网络平台检索或浏览,便能快速、精准地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2.2实时在线的手机图书馆

目前,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图书馆已提供手机图书馆功能,这是一种新型的移动式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用户可通过接入网络的手机、PAD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享受它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通过手机图书馆,用户可查询或预约馆藏资源,对数据库资源进行检索、预览或下载。

2.3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Web3.0时代,数字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更是强调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虚拟馆员可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虚拟化的、个性化的信息咨询,如:根据特定用户的特定需要来帮助其查找和利用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时解答用户的疑问等。Web3.0在网络浏览器中能实现向用户呈现逼真的图形、动画、音频以及视频,可将不同情境虚拟化和可视化,完美地反映真实世界,为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提供技术保障。此外,Web3.0的聚合技术能对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进行有序整合,针对特定用户的特定问题给予特定回复,提高虚拟馆员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王娟:Web3.0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王娟:Web3.0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因Web3.0技术而不断改变,其中,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二级模式变为三级模式(见表1)。三级模式在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后,才由专业人员反馈给用户,确保了服务的质量。利用虚拟技术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分布,可与早已等候的“虚拟馆员”直接交流或咨询,如同身在图书馆现场般享用资源、享受服务。endprint

工作人员分析问题

专业人员解答问题3Web3.0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

3.1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新的环境下,图书馆只有突破传统观念,在信息资源保障上采用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才能使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国内,CALIS不断追求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力图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Web3.0信息服务平台,同样也能促进数字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3.2提供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在Web3.0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实现对用户提出的简单问题进行系统整合,把各类零散、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后再提供给用户是其突出的特点,这样一来,最终提供的信息服务也能保证是高质量的。Web3.0的信息聚合功能,能将跨平台的数字资源加以整合,把广泛分布于数字图书馆内的各种商业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等资源聚合到统一检索平台上,为向用户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保障。

3.3实现用户使用终端多样化

Web3. 0及其通讯服务技术为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虚拟信息服务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Web3.0时代,用户可在多种终端平台上兼容使用数字图书馆,如:PDA,WAP手机、数字机顶盒等。通过这些方式,用户可随时随地地享受信息服务,进行信息交流,实现发布信息和享受信息及时交互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4数字图书馆智能化发展

Web3.0被认为是通向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其最终形式是以人类的方式对网络进行思辨。这样以来,数字图书馆向智能化发展也未必不可能,例如:在新的信息技术下,通过挖掘图书阅读的排行情况来预测未来的热门书籍。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技术将呈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也正在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4结语

当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如何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等诸多问题。作为传统图书馆的新形式,数字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在知识库中嵌入Web3.0技术,迅速整合和推送信息资源,以保障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尽快成为让用户满意的、理想的信息服务机构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费世英,李端明等.交互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6):33-36.

[2]吴汉华,王子舟.从“Web3.0”到“图书馆3.0”[J].图书馆建设,2008(4):66-70.

[3]吴一平.基于Web3.0思想的图书馆3.0服务新模式[J].情报杂志,2010(29):244-247.

[4]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2.

[5]郭海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5(10):1546-1550.

(编校:崔萌)endprint

工作人员分析问题

专业人员解答问题3Web3.0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

3.1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新的环境下,图书馆只有突破传统观念,在信息资源保障上采用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才能使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国内,CALIS不断追求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力图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Web3.0信息服务平台,同样也能促进数字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3.2提供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在Web3.0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实现对用户提出的简单问题进行系统整合,把各类零散、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后再提供给用户是其突出的特点,这样一来,最终提供的信息服务也能保证是高质量的。Web3.0的信息聚合功能,能将跨平台的数字资源加以整合,把广泛分布于数字图书馆内的各种商业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等资源聚合到统一检索平台上,为向用户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保障。

3.3实现用户使用终端多样化

Web3. 0及其通讯服务技术为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虚拟信息服务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Web3.0时代,用户可在多种终端平台上兼容使用数字图书馆,如:PDA,WAP手机、数字机顶盒等。通过这些方式,用户可随时随地地享受信息服务,进行信息交流,实现发布信息和享受信息及时交互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4数字图书馆智能化发展

Web3.0被认为是通向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其最终形式是以人类的方式对网络进行思辨。这样以来,数字图书馆向智能化发展也未必不可能,例如:在新的信息技术下,通过挖掘图书阅读的排行情况来预测未来的热门书籍。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技术将呈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也正在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4结语

当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如何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等诸多问题。作为传统图书馆的新形式,数字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在知识库中嵌入Web3.0技术,迅速整合和推送信息资源,以保障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尽快成为让用户满意的、理想的信息服务机构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费世英,李端明等.交互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6):33-36.

[2]吴汉华,王子舟.从“Web3.0”到“图书馆3.0”[J].图书馆建设,2008(4):66-70.

[3]吴一平.基于Web3.0思想的图书馆3.0服务新模式[J].情报杂志,2010(29):244-247.

[4]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2.

[5]郭海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5(10):1546-1550.

(编校:崔萌)endprint

工作人员分析问题

专业人员解答问题3Web3.0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

3.1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新的环境下,图书馆只有突破传统观念,在信息资源保障上采用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才能使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国内,CALIS不断追求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力图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Web3.0信息服务平台,同样也能促进数字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3.2提供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在Web3.0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实现对用户提出的简单问题进行系统整合,把各类零散、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后再提供给用户是其突出的特点,这样一来,最终提供的信息服务也能保证是高质量的。Web3.0的信息聚合功能,能将跨平台的数字资源加以整合,把广泛分布于数字图书馆内的各种商业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等资源聚合到统一检索平台上,为向用户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保障。

3.3实现用户使用终端多样化

Web3. 0及其通讯服务技术为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虚拟信息服务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Web3.0时代,用户可在多种终端平台上兼容使用数字图书馆,如:PDA,WAP手机、数字机顶盒等。通过这些方式,用户可随时随地地享受信息服务,进行信息交流,实现发布信息和享受信息及时交互的信息服务,有效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4数字图书馆智能化发展

Web3.0被认为是通向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其最终形式是以人类的方式对网络进行思辨。这样以来,数字图书馆向智能化发展也未必不可能,例如:在新的信息技术下,通过挖掘图书阅读的排行情况来预测未来的热门书籍。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技术将呈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也正在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4结语

当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如何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等诸多问题。作为传统图书馆的新形式,数字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在知识库中嵌入Web3.0技术,迅速整合和推送信息资源,以保障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尽快成为让用户满意的、理想的信息服务机构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费世英,李端明等.交互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6):33-36.

[2]吴汉华,王子舟.从“Web3.0”到“图书馆3.0”[J].图书馆建设,2008(4):66-70.

[3]吴一平.基于Web3.0思想的图书馆3.0服务新模式[J].情报杂志,2010(29):244-247.

[4]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2.

[5]郭海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5(10):1546-1550.

(编校:崔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智能化数字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同桌宝贝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