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2014-05-26张印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方言文献数据库

关键词:地域文化;图书馆;文献资源

摘要:文章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展开讨论,分析了图书馆如何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对自身的文献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81-03

收稿日期:2014-01-18

作者简介:张印芳(1979-),兴化市图书馆馆员。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中心、知识的传播基地,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文化资源,在知识查询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保护地方文化、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任必将由地方图书馆来承担。加大对不同地方图书馆的地域文献资源建设,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一大批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一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无论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域文化的概念

所谓“地域文化”,简单说就是整个国家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地方文化。一些专家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华夏儿女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所创造的反映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文化;也有一些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在中华大地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经过岁月积淀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并被世世代代所传诵的文化传统[1]。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以下方面。

1.1语言方面

地域文化在语言层面体现为方言的形成。整个中华大地上流传着好几十种方言,而且每一种方言都归属于特定的地理区域,被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所讲述、传承。可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区分各个地域的地理环境与社会风俗的重要标准。中国的几大方言区见表1。方言类型1分布地区北方方言1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地区吴方言1主要为苏州话,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湘方言1湖南大部分地区,长沙话赣方言1江西大部分地区,南昌话为主客家方言1分布于广东东部或者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与广西南部、广东梅县闽方言1跨越福建、广东东北部、浙江南部、台湾等地区粤方言1广东中部、西南部以及广西东部、南部、港澳地区等,主要为广州话表1中国的几大方言区

1.2衣食住行方面

衣、食、住、行是任何一个地域范围内、任何一个生活群体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然而,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特征、历史风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具有自身独特的衣、食、住、行方式和特征。这其中也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这些地域特色就可以被称之为地域文化。例如:云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内,苗族的住房为小阁楼;四川、湖南的当地人喜食辣椒,于是便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川菜文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属于本民族的衣着服饰等等。

1.3民风礼俗、民间信仰方面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通常会有自己的民俗习惯与民风礼仪,以及本地区、本民族所追求的宗教信仰。例如:在婚丧礼俗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常会有不同的民俗习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仿佛已经深深映入了人们的心里,无论经济地位高低都会按照自身的风俗习惯来庆祝婚事或者祭奠死者。

不同地区的人通常也会有自身的民间信仰和追求,而且这种信仰和追求是异常虔诚并经久不衰的。例如:藏族聚集区的人们通常信奉喇嘛教,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们则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才形成中华民族的地域性宗教文化。

2图书馆建设地域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知识的传播中心,在建设信息数据库与完善文献资源管理方面自然应该担当重任,应该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基础和材料,进行充分地开发、保护与探究。将地方性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特色文献馆藏,打造一个具有地域性文献资源的特色图书馆。

各个地方公共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科领域或专业范围内的研究人才,开展对当地地域性文化、历史以及民俗的探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系统的归纳,并把所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使之成为丰富的电子或者纸质文献资源,形成地域特色馆藏数据库,为当地居民与学子提供信息获取与学习的便利[2]。

图书馆地域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不仅仅是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它所形成的特色文献资源一方面聚集和传承了地域宝贵文化精华,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充实了地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一些即将被遗忘或者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维护,使其成为弘扬、传播地域文化的载体和工具,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社会进步。3图书馆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具体方法3.1明确信息资源收集范围与目标

各个地方图书馆首先要明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的地理范围内通常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以及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成为图书馆发展地域文献资源所参考的项目。在明确地域特色后,各个地方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广泛征集相关材料。例如:东北地区在上个世纪曾惨遭日俄侵略,那就应该集中搜索资源覆盖地区有关抗日战争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例如:“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等以及关键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等,将其充当文献资源的辅助项目等都是比较科学又明智的选择。此外,还有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历史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最早起源,聚集着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出土文物都显示着历朝历代更迭的足迹,这些都可以成为当地图书馆构建地域特色文献资源的宝贵素材。图书馆可以从考古、历史研究以及古玩文物分析等角度去深入调查、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文献资料。

张印芳: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张印芳: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同时各个地方图书馆还要广泛拓展信息资源获取基地。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从高等院校研究院、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搜集获取,任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部门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源搜集、获取的对象。

3.2利用多种方法采集信息

首先,可以从社会人士以及文化机构入手,搜集一些尚未成文出版的资料。如:文献汇编以及视频材料、地方文献资料、图书馆馆藏文献等,集中各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些来自于专业领域以及民间文化团体的资料进行专心研究、分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大力依靠和使用网络信息设备。很多图书馆都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例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都充斥着大量的电子信息与文化资料,可以通过人为搜索、归类以及总结方法来汇聚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地域文化资料[3]。

其次,调动网络工具,外加实地考察。图书馆要开创多种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例如:通过文件传递、馆际交流等方式来丰富文献资料,然后对文献资料进行复制、摘抄、拍照、编辑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方式来汲取隐藏在浩瀚丛书中重要的文化宝藏。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实践访问相关文化名人等来获取最真实的文化讯息,作为文献资源开发与珍藏的依据,这样才能体现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权威性与准确性。

3.3积极完善数据的加工过程

3.3.1科学筛选与标引。对所采集的信息首先要严格审核,科学地甄选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科学地收录具有探究深度和研究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将其收录在数据库中,然后通过科学的标引方法,细致地编制标引规则,例如:标引的深度、分类与集中、关键词的使用方法等,不断地提升标引的精准度[4]。

3.3.2科学录入与审校。通过对原始信息加以精选、提纯与加工,再对这些信息精准地复制、粘贴,确保其准确地录入数据库;接下来要进一步加以审核校对,这一环节需要机器与人工的共同配合,从录入的信息、标引各个方面进行审校,确保标引一致、准确;最后再进行统一的审核校对[6]。

4建设地域文化文献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4.1确保特色、内容的丰富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图书馆;文献资源

摘要:文章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展开讨论,分析了图书馆如何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对自身的文献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81-03

收稿日期:2014-01-18

作者简介:张印芳(1979-),兴化市图书馆馆员。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中心、知识的传播基地,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文化资源,在知识查询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保护地方文化、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任必将由地方图书馆来承担。加大对不同地方图书馆的地域文献资源建设,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一大批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一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无论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域文化的概念

所谓“地域文化”,简单说就是整个国家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地方文化。一些专家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华夏儿女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所创造的反映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文化;也有一些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在中华大地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经过岁月积淀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并被世世代代所传诵的文化传统[1]。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以下方面。

1.1语言方面

地域文化在语言层面体现为方言的形成。整个中华大地上流传着好几十种方言,而且每一种方言都归属于特定的地理区域,被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所讲述、传承。可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区分各个地域的地理环境与社会风俗的重要标准。中国的几大方言区见表1。方言类型1分布地区北方方言1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地区吴方言1主要为苏州话,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湘方言1湖南大部分地区,长沙话赣方言1江西大部分地区,南昌话为主客家方言1分布于广东东部或者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与广西南部、广东梅县闽方言1跨越福建、广东东北部、浙江南部、台湾等地区粤方言1广东中部、西南部以及广西东部、南部、港澳地区等,主要为广州话表1中国的几大方言区

1.2衣食住行方面

衣、食、住、行是任何一个地域范围内、任何一个生活群体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然而,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特征、历史风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具有自身独特的衣、食、住、行方式和特征。这其中也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这些地域特色就可以被称之为地域文化。例如:云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内,苗族的住房为小阁楼;四川、湖南的当地人喜食辣椒,于是便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川菜文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属于本民族的衣着服饰等等。

1.3民风礼俗、民间信仰方面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通常会有自己的民俗习惯与民风礼仪,以及本地区、本民族所追求的宗教信仰。例如:在婚丧礼俗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常会有不同的民俗习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仿佛已经深深映入了人们的心里,无论经济地位高低都会按照自身的风俗习惯来庆祝婚事或者祭奠死者。

不同地区的人通常也会有自身的民间信仰和追求,而且这种信仰和追求是异常虔诚并经久不衰的。例如:藏族聚集区的人们通常信奉喇嘛教,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们则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才形成中华民族的地域性宗教文化。

2图书馆建设地域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知识的传播中心,在建设信息数据库与完善文献资源管理方面自然应该担当重任,应该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基础和材料,进行充分地开发、保护与探究。将地方性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特色文献馆藏,打造一个具有地域性文献资源的特色图书馆。

各个地方公共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科领域或专业范围内的研究人才,开展对当地地域性文化、历史以及民俗的探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系统的归纳,并把所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使之成为丰富的电子或者纸质文献资源,形成地域特色馆藏数据库,为当地居民与学子提供信息获取与学习的便利[2]。

图书馆地域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不仅仅是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它所形成的特色文献资源一方面聚集和传承了地域宝贵文化精华,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充实了地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一些即将被遗忘或者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维护,使其成为弘扬、传播地域文化的载体和工具,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社会进步。3图书馆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具体方法3.1明确信息资源收集范围与目标

各个地方图书馆首先要明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的地理范围内通常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以及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成为图书馆发展地域文献资源所参考的项目。在明确地域特色后,各个地方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广泛征集相关材料。例如:东北地区在上个世纪曾惨遭日俄侵略,那就应该集中搜索资源覆盖地区有关抗日战争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例如:“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等以及关键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等,将其充当文献资源的辅助项目等都是比较科学又明智的选择。此外,还有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历史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最早起源,聚集着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出土文物都显示着历朝历代更迭的足迹,这些都可以成为当地图书馆构建地域特色文献资源的宝贵素材。图书馆可以从考古、历史研究以及古玩文物分析等角度去深入调查、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文献资料。

张印芳: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张印芳: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同时各个地方图书馆还要广泛拓展信息资源获取基地。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从高等院校研究院、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搜集获取,任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部门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源搜集、获取的对象。

3.2利用多种方法采集信息

首先,可以从社会人士以及文化机构入手,搜集一些尚未成文出版的资料。如:文献汇编以及视频材料、地方文献资料、图书馆馆藏文献等,集中各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些来自于专业领域以及民间文化团体的资料进行专心研究、分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大力依靠和使用网络信息设备。很多图书馆都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例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都充斥着大量的电子信息与文化资料,可以通过人为搜索、归类以及总结方法来汇聚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地域文化资料[3]。

其次,调动网络工具,外加实地考察。图书馆要开创多种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例如:通过文件传递、馆际交流等方式来丰富文献资料,然后对文献资料进行复制、摘抄、拍照、编辑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方式来汲取隐藏在浩瀚丛书中重要的文化宝藏。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实践访问相关文化名人等来获取最真实的文化讯息,作为文献资源开发与珍藏的依据,这样才能体现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权威性与准确性。

3.3积极完善数据的加工过程

3.3.1科学筛选与标引。对所采集的信息首先要严格审核,科学地甄选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科学地收录具有探究深度和研究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将其收录在数据库中,然后通过科学的标引方法,细致地编制标引规则,例如:标引的深度、分类与集中、关键词的使用方法等,不断地提升标引的精准度[4]。

3.3.2科学录入与审校。通过对原始信息加以精选、提纯与加工,再对这些信息精准地复制、粘贴,确保其准确地录入数据库;接下来要进一步加以审核校对,这一环节需要机器与人工的共同配合,从录入的信息、标引各个方面进行审校,确保标引一致、准确;最后再进行统一的审核校对[6]。

4建设地域文化文献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4.1确保特色、内容的丰富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图书馆;文献资源

摘要:文章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展开讨论,分析了图书馆如何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对自身的文献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81-03

收稿日期:2014-01-18

作者简介:张印芳(1979-),兴化市图书馆馆员。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中心、知识的传播基地,其内部聚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文化资源,在知识查询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保护地方文化、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任必将由地方图书馆来承担。加大对不同地方图书馆的地域文献资源建设,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一大批能够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一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无论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域文化的概念

所谓“地域文化”,简单说就是整个国家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地方文化。一些专家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华夏儿女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所创造的反映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文化;也有一些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在中华大地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经过岁月积淀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并被世世代代所传诵的文化传统[1]。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以下方面。

1.1语言方面

地域文化在语言层面体现为方言的形成。整个中华大地上流传着好几十种方言,而且每一种方言都归属于特定的地理区域,被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所讲述、传承。可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区分各个地域的地理环境与社会风俗的重要标准。中国的几大方言区见表1。方言类型1分布地区北方方言1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地区吴方言1主要为苏州话,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湘方言1湖南大部分地区,长沙话赣方言1江西大部分地区,南昌话为主客家方言1分布于广东东部或者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与广西南部、广东梅县闽方言1跨越福建、广东东北部、浙江南部、台湾等地区粤方言1广东中部、西南部以及广西东部、南部、港澳地区等,主要为广州话表1中国的几大方言区

1.2衣食住行方面

衣、食、住、行是任何一个地域范围内、任何一个生活群体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然而,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特征、历史风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具有自身独特的衣、食、住、行方式和特征。这其中也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这些地域特色就可以被称之为地域文化。例如:云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内,苗族的住房为小阁楼;四川、湖南的当地人喜食辣椒,于是便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川菜文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属于本民族的衣着服饰等等。

1.3民风礼俗、民间信仰方面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通常会有自己的民俗习惯与民风礼仪,以及本地区、本民族所追求的宗教信仰。例如:在婚丧礼俗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常会有不同的民俗习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仿佛已经深深映入了人们的心里,无论经济地位高低都会按照自身的风俗习惯来庆祝婚事或者祭奠死者。

不同地区的人通常也会有自身的民间信仰和追求,而且这种信仰和追求是异常虔诚并经久不衰的。例如:藏族聚集区的人们通常信奉喇嘛教,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们则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才形成中华民族的地域性宗教文化。

2图书馆建设地域文化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知识的传播中心,在建设信息数据库与完善文献资源管理方面自然应该担当重任,应该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基础和材料,进行充分地开发、保护与探究。将地方性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富的特色文献馆藏,打造一个具有地域性文献资源的特色图书馆。

各个地方公共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科领域或专业范围内的研究人才,开展对当地地域性文化、历史以及民俗的探究,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系统的归纳,并把所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使之成为丰富的电子或者纸质文献资源,形成地域特色馆藏数据库,为当地居民与学子提供信息获取与学习的便利[2]。

图书馆地域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不仅仅是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它所形成的特色文献资源一方面聚集和传承了地域宝贵文化精华,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充实了地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一些即将被遗忘或者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维护,使其成为弘扬、传播地域文化的载体和工具,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社会进步。3图书馆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具体方法3.1明确信息资源收集范围与目标

各个地方图书馆首先要明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同的地理范围内通常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以及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成为图书馆发展地域文献资源所参考的项目。在明确地域特色后,各个地方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广泛征集相关材料。例如:东北地区在上个世纪曾惨遭日俄侵略,那就应该集中搜索资源覆盖地区有关抗日战争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例如:“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等以及关键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等,将其充当文献资源的辅助项目等都是比较科学又明智的选择。此外,还有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历史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最早起源,聚集着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量出土文物都显示着历朝历代更迭的足迹,这些都可以成为当地图书馆构建地域特色文献资源的宝贵素材。图书馆可以从考古、历史研究以及古玩文物分析等角度去深入调查、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文献资料。

张印芳: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张印芳:基于地域文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同时各个地方图书馆还要广泛拓展信息资源获取基地。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从高等院校研究院、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搜集获取,任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关的部门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源搜集、获取的对象。

3.2利用多种方法采集信息

首先,可以从社会人士以及文化机构入手,搜集一些尚未成文出版的资料。如:文献汇编以及视频材料、地方文献资料、图书馆馆藏文献等,集中各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些来自于专业领域以及民间文化团体的资料进行专心研究、分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大力依靠和使用网络信息设备。很多图书馆都拥有电子资源数据库,例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都充斥着大量的电子信息与文化资料,可以通过人为搜索、归类以及总结方法来汇聚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地域文化资料[3]。

其次,调动网络工具,外加实地考察。图书馆要开创多种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例如:通过文件传递、馆际交流等方式来丰富文献资料,然后对文献资料进行复制、摘抄、拍照、编辑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方式来汲取隐藏在浩瀚丛书中重要的文化宝藏。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实践访问相关文化名人等来获取最真实的文化讯息,作为文献资源开发与珍藏的依据,这样才能体现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权威性与准确性。

3.3积极完善数据的加工过程

3.3.1科学筛选与标引。对所采集的信息首先要严格审核,科学地甄选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科学地收录具有探究深度和研究价值的信息资源,并将其收录在数据库中,然后通过科学的标引方法,细致地编制标引规则,例如:标引的深度、分类与集中、关键词的使用方法等,不断地提升标引的精准度[4]。

3.3.2科学录入与审校。通过对原始信息加以精选、提纯与加工,再对这些信息精准地复制、粘贴,确保其准确地录入数据库;接下来要进一步加以审核校对,这一环节需要机器与人工的共同配合,从录入的信息、标引各个方面进行审校,确保标引一致、准确;最后再进行统一的审核校对[6]。

4建设地域文化文献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4.1确保特色、内容的丰富性

猜你喜欢

方言文献数据库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数据库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