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借阅统计在馆藏质量优化中的参考价值

2014-05-26顾婷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图书利用率;零借阅率;馆藏优化

摘要:文章对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流通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馆藏更新、利用率、零借阅率等指标,为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67-05

收稿日期:2014-01-12

作者简介:顾婷(1982-),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1概述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和灵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不仅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更直接对学校教学科研起支撑作用。因此,馆藏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共享效益的最优发挥。藏书的使用效率是衡量馆藏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以图书的使用率来评价藏书质量未免存在偏颇,过高的强调了“热门图书”利用情况而缺少对“无人问津”图书的关注。因此,文章以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为例,结合图书利用率和零借阅率等流通借阅指标,分析目前馆藏借阅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馆藏质量和实现目标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2数据收集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以工科为主,涵盖工、理、文、经、管等多学科,共200多万册。对于海量数据,正确选定有效的数据是合理统计分析馆藏质量的关键。在文章中,笔者选择2009~2012年入藏中文图书,分别统计了2009~2012年图书入藏更新、借阅、利用和零借阅情况。对于图书零借阅来讲,统计数据的选取应在被统计文献的半衰期内,这样的数据才是有效数据。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般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半衰期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综合而言。据专家测算,中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6年,基础学科文献约为8~10年,工程技术约为3~5年等[1]。为了统计方便,文章选择4年(见表1)。表1文献更新指数分析表(单位:册)

馆藏零借阅文献与可供外借馆藏总数之比。文章以2009年入藏为例,统计其在2009~2012年的图书零借阅情况(见表4)。为了能够准确分析零借阅情况,表4不仅统计了图书零借阅率,还统计了同类图书零借阅率即同类学科馆藏零借阅与可供外借该类馆藏总数之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①从整体上看零借阅率看似很低,但是从同类零借阅率上看,数字却居高不下,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②零借阅率高的类目,同类零借阅率并不一定高,如T类,相反,零借阅率很低的类目,同类借阅率却居高不下,这与该类图书藏书量大小有关。与前面表1表3对比可以发现,馆藏基数较小的图书其零借阅率较大,如P、R、S、V类;馆藏量大并且利用率高的图书,其零借阅率相对较低,如O、H类。

3目前馆藏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

3.1馆藏更新

馆藏更新直接影响馆藏规模。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校馆藏中文图书每年都以一定的比例更新,增长速率在3%-5%左右,评价馆藏图书更新的指标并未严格控制,但总体来看,馆藏更新速率在下降。影响更新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经费,如何将有限的经费应用到购买更多的好书,这就需要处理好藏书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藏书质量控制需要采购人员对文献的质量、价值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具备鉴别和评估的能力,在图书更新过程中,不断协调藏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3.2馆藏结构

目前,馆藏中文图书各大类分布量基本符合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并且基本科目和专业学科的图书量稳步增加。但馆藏结构中重点藏书并不突出,如:我校船舶类特色专业馆藏数量和质量并不占优势,且利用率低于馆藏平均水平。因此,学校在充分满足原有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用书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收藏重点藏书并逐步形成,适应服务需要的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相结合的藏书体系,把握好重点与非重点藏书的比例关系,从而使馆藏结构更加合理。

3.3馆藏质量

图书利用率和零借阅率能够直接反应馆藏质量。从统计中发现,中文图书利用率不高,同类零借阅率较大。影响因素有很多如:①文献内容重复、复本量高、读者可借阅的品种较少、没有及时剔旧、文献陈旧不能满足读者对新书的要求等。针对这一情况则要加强学科匹配,控制图书复本、增加品种,对于一些 “死书”及时进行剔旧。②馆藏分布不合理。各个校区专业设置不同,学科层次也不同,图书从选购、分典到流通都要与校区专业结构、读者层次相匹配。③图书宣传服务不到位。相对于畅销类图书如:小说、艺术、传记等,科技类或专业性强的图书并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旦缺少相应的图书推介服务,很容易造成新书变死书。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内容丰富的图书推介、读书交流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4结语

流通借阅统计是检验馆藏文献质量及科学配备资源比例的重要工具。定期对馆藏流通借阅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馆藏更新率、利用率、零借阅等指标,能为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提供有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1]章文浪.图书零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121-123.

[2]雷顺利.基于零借阅图书分析的馆藏优化和质量控制[J].图书馆杂志,2010(1):9-12.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关键词:图书利用率;零借阅率;馆藏优化

摘要:文章对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流通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馆藏更新、利用率、零借阅率等指标,为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67-05

收稿日期:2014-01-12

作者简介:顾婷(1982-),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1概述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和灵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不仅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更直接对学校教学科研起支撑作用。因此,馆藏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共享效益的最优发挥。藏书的使用效率是衡量馆藏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以图书的使用率来评价藏书质量未免存在偏颇,过高的强调了“热门图书”利用情况而缺少对“无人问津”图书的关注。因此,文章以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为例,结合图书利用率和零借阅率等流通借阅指标,分析目前馆藏借阅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馆藏质量和实现目标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2数据收集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以工科为主,涵盖工、理、文、经、管等多学科,共200多万册。对于海量数据,正确选定有效的数据是合理统计分析馆藏质量的关键。在文章中,笔者选择2009~2012年入藏中文图书,分别统计了2009~2012年图书入藏更新、借阅、利用和零借阅情况。对于图书零借阅来讲,统计数据的选取应在被统计文献的半衰期内,这样的数据才是有效数据。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般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半衰期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综合而言。据专家测算,中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6年,基础学科文献约为8~10年,工程技术约为3~5年等[1]。为了统计方便,文章选择4年(见表1)。表1文献更新指数分析表(单位:册)

馆藏零借阅文献与可供外借馆藏总数之比。文章以2009年入藏为例,统计其在2009~2012年的图书零借阅情况(见表4)。为了能够准确分析零借阅情况,表4不仅统计了图书零借阅率,还统计了同类图书零借阅率即同类学科馆藏零借阅与可供外借该类馆藏总数之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①从整体上看零借阅率看似很低,但是从同类零借阅率上看,数字却居高不下,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②零借阅率高的类目,同类零借阅率并不一定高,如T类,相反,零借阅率很低的类目,同类借阅率却居高不下,这与该类图书藏书量大小有关。与前面表1表3对比可以发现,馆藏基数较小的图书其零借阅率较大,如P、R、S、V类;馆藏量大并且利用率高的图书,其零借阅率相对较低,如O、H类。

3目前馆藏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

3.1馆藏更新

馆藏更新直接影响馆藏规模。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校馆藏中文图书每年都以一定的比例更新,增长速率在3%-5%左右,评价馆藏图书更新的指标并未严格控制,但总体来看,馆藏更新速率在下降。影响更新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经费,如何将有限的经费应用到购买更多的好书,这就需要处理好藏书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藏书质量控制需要采购人员对文献的质量、价值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具备鉴别和评估的能力,在图书更新过程中,不断协调藏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3.2馆藏结构

目前,馆藏中文图书各大类分布量基本符合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并且基本科目和专业学科的图书量稳步增加。但馆藏结构中重点藏书并不突出,如:我校船舶类特色专业馆藏数量和质量并不占优势,且利用率低于馆藏平均水平。因此,学校在充分满足原有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用书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收藏重点藏书并逐步形成,适应服务需要的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相结合的藏书体系,把握好重点与非重点藏书的比例关系,从而使馆藏结构更加合理。

3.3馆藏质量

图书利用率和零借阅率能够直接反应馆藏质量。从统计中发现,中文图书利用率不高,同类零借阅率较大。影响因素有很多如:①文献内容重复、复本量高、读者可借阅的品种较少、没有及时剔旧、文献陈旧不能满足读者对新书的要求等。针对这一情况则要加强学科匹配,控制图书复本、增加品种,对于一些 “死书”及时进行剔旧。②馆藏分布不合理。各个校区专业设置不同,学科层次也不同,图书从选购、分典到流通都要与校区专业结构、读者层次相匹配。③图书宣传服务不到位。相对于畅销类图书如:小说、艺术、传记等,科技类或专业性强的图书并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旦缺少相应的图书推介服务,很容易造成新书变死书。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内容丰富的图书推介、读书交流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4结语

流通借阅统计是检验馆藏文献质量及科学配备资源比例的重要工具。定期对馆藏流通借阅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馆藏更新率、利用率、零借阅等指标,能为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提供有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1]章文浪.图书零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121-123.

[2]雷顺利.基于零借阅图书分析的馆藏优化和质量控制[J].图书馆杂志,2010(1):9-12.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关键词:图书利用率;零借阅率;馆藏优化

摘要:文章对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流通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馆藏更新、利用率、零借阅率等指标,为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67-05

收稿日期:2014-01-12

作者简介:顾婷(1982-),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1概述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和灵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不仅决定着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更直接对学校教学科研起支撑作用。因此,馆藏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共享效益的最优发挥。藏书的使用效率是衡量馆藏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以图书的使用率来评价藏书质量未免存在偏颇,过高的强调了“热门图书”利用情况而缺少对“无人问津”图书的关注。因此,文章以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为例,结合图书利用率和零借阅率等流通借阅指标,分析目前馆藏借阅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馆藏质量和实现目标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2数据收集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以工科为主,涵盖工、理、文、经、管等多学科,共200多万册。对于海量数据,正确选定有效的数据是合理统计分析馆藏质量的关键。在文章中,笔者选择2009~2012年入藏中文图书,分别统计了2009~2012年图书入藏更新、借阅、利用和零借阅情况。对于图书零借阅来讲,统计数据的选取应在被统计文献的半衰期内,这样的数据才是有效数据。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般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半衰期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综合而言。据专家测算,中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6年,基础学科文献约为8~10年,工程技术约为3~5年等[1]。为了统计方便,文章选择4年(见表1)。表1文献更新指数分析表(单位:册)

馆藏零借阅文献与可供外借馆藏总数之比。文章以2009年入藏为例,统计其在2009~2012年的图书零借阅情况(见表4)。为了能够准确分析零借阅情况,表4不仅统计了图书零借阅率,还统计了同类图书零借阅率即同类学科馆藏零借阅与可供外借该类馆藏总数之比。通过对比可以发现:①从整体上看零借阅率看似很低,但是从同类零借阅率上看,数字却居高不下,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②零借阅率高的类目,同类零借阅率并不一定高,如T类,相反,零借阅率很低的类目,同类借阅率却居高不下,这与该类图书藏书量大小有关。与前面表1表3对比可以发现,馆藏基数较小的图书其零借阅率较大,如P、R、S、V类;馆藏量大并且利用率高的图书,其零借阅率相对较低,如O、H类。

3目前馆藏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

3.1馆藏更新

馆藏更新直接影响馆藏规模。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校馆藏中文图书每年都以一定的比例更新,增长速率在3%-5%左右,评价馆藏图书更新的指标并未严格控制,但总体来看,馆藏更新速率在下降。影响更新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经费,如何将有限的经费应用到购买更多的好书,这就需要处理好藏书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藏书质量控制需要采购人员对文献的质量、价值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具备鉴别和评估的能力,在图书更新过程中,不断协调藏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3.2馆藏结构

目前,馆藏中文图书各大类分布量基本符合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并且基本科目和专业学科的图书量稳步增加。但馆藏结构中重点藏书并不突出,如:我校船舶类特色专业馆藏数量和质量并不占优势,且利用率低于馆藏平均水平。因此,学校在充分满足原有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用书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收藏重点藏书并逐步形成,适应服务需要的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相结合的藏书体系,把握好重点与非重点藏书的比例关系,从而使馆藏结构更加合理。

3.3馆藏质量

图书利用率和零借阅率能够直接反应馆藏质量。从统计中发现,中文图书利用率不高,同类零借阅率较大。影响因素有很多如:①文献内容重复、复本量高、读者可借阅的品种较少、没有及时剔旧、文献陈旧不能满足读者对新书的要求等。针对这一情况则要加强学科匹配,控制图书复本、增加品种,对于一些 “死书”及时进行剔旧。②馆藏分布不合理。各个校区专业设置不同,学科层次也不同,图书从选购、分典到流通都要与校区专业结构、读者层次相匹配。③图书宣传服务不到位。相对于畅销类图书如:小说、艺术、传记等,科技类或专业性强的图书并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旦缺少相应的图书推介服务,很容易造成新书变死书。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内容丰富的图书推介、读书交流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4结语

流通借阅统计是检验馆藏文献质量及科学配备资源比例的重要工具。定期对馆藏流通借阅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馆藏更新率、利用率、零借阅等指标,能为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提供有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1]章文浪.图书零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121-123.

[2]雷顺利.基于零借阅图书分析的馆藏优化和质量控制[J].图书馆杂志,2010(1):9-12.

(编校:马怀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