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4-05-26刘杨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息社会创新思维大学生

关键词:信息社会;大学生;创新思维

摘要: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由于信息素养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创新思维存在一些困境,提高信息素养、多而广的涉纳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创立创新实验基地及创新基金是提高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58-02

收稿日期:2014-01-05

作者简介:刘杨(1979-),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1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

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撑力量,一个国家未来之发展状况体现在这个国家青少年的身上。2011年,胡锦涛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庆功会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赢得发展主动权和先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力量,最关键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有赖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性活动。新一代大学生是未来之希望,正处于各领域人才储备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要从这一时期抓起。创新思维是创造之核心,没有创新的思维能力便不能创造新成果。21世纪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时期,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新科技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步调加快、国际与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提高自身能力、竞争实力是当代大学生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创新思维是大学生立足于世界的资本,是保持自身创造性的根本,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2信息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之困境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有人曾将大学生数量之多用非常形象的方式来表达:“站在北京的大街上大声喊,谁大学毕业或大学生(包含博硕),所有人都回了头”。尽管描述的有些夸张,但也是对中国大学生人数众多的现状的幽默表达。可是,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却没能跟上大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毕业便待业的大学生人数呈曲线上升趋势。真的没有就业机会吗?纵然就业机会有限,如果自身能力够强,还是可以找到一份工作的。究其原因,表象上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深究其根本还要归咎于学生功利导向过重、专业能力宽度不够以及信息处理能力欠缺。而缺乏创造力是所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也是造成众人无法就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则很难有效利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不具有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便等于生活在孤岛中,因为信息与技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迷路了有百度或google(改为Google)地图;在陌生城市开车则有导航仪帮忙指路;有不懂的知识通过网络就可以马上百度;每日所需新闻大都来源于网易、腾讯、雅虎、搜狐以及新浪新闻;聊天有QQ、微信、飞信;购物的就更多了,现在连吃饭也可以团购。在这样的社会中,衣食住行样样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样样都由信息技术支撑。由此可见,生活已离不开信息,离不开网络,离不开这些科技设备。当今大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会使用网络却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会使用科技设备却缺乏创造发明科技设备的能力;可以查找信息却不能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缺乏创新性思维。

3信息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

3.1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大学生在进行信息活动中所应具备的信息意识,信息开发利用能力,能够有效地确定、查找、获取、传播、利用、评价与表达信息的能力。我们处于信息爆炸与信息泛滥同在的社会时期,垃圾信息、重复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的查找与甄别能力是信息素养培养的首要目标,对此,开设信息管理类与文献检索课程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信息管理类课程包括信息检索、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构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政策与法律、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这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甄别能力,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自行查找相关信息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而不是毫无头绪地急着找辅导员、班主任。文献检索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信息搜索与筛选能力。大学期间撰写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大学生在撰写论文时不会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不会使用图书馆各类数据库,所需文献资源大都来源于百度知道、博客、道客巴巴、豆瓣等。这类信息资源不是没有利用价值,但在学术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大都是长期在某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价值与说服力一般高于网络文献资源与此类似的生活中的创新,亦需要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之原理,故学会怎样查找、利用文献资源对大学生而言很重要,亦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若想拥有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利用能力,一方面通过日常信息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则需进一步学习信息深层次挖掘的知识,信息分析与预测、竞争情报、信息挖掘等知识的基础理论学习必不可少。

刘杨:论信息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刘杨:论信息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3.2多而广的渉纳知识

创新思维是个体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方法解决所出现问题,或通过发明或发现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新思想的思维过程。在创新之前,首先应对原有事物非常了解,发现原有事物不足,并能够审视创造大环境,让创新能够为大众所接受与使用,这样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多而广的渉纳知识便于更好地了解事物现有状态及生成之因,以及发现事物的不足,是创新的基础。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时期,大学又拥有容纳无限知识的图书馆,大学生可以在期间充分利用图书馆学习各类知识,除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应注重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积累。各学科知识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多学科知识融合学习时容易产生联想,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发散思维,想象力与发散思维又是创新思维必备条件,多而广的吸纳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为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所谓科学的思维方式首先是一种反映客观实际的思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次是一种全面、深刻表达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思维,在客观实际地观察与表达事物的基础上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即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再次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敢于向未知领域前进。

当今社会对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高效的思维方式、较强的思维能力,不仅事关其学习与工作的效率、思维与认识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协调,甚至事关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否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大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阶段,将有机会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并培养很强的能力,如何将所学充分发挥和运用就要依靠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勤于动脑,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需要学生面向生活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寻找真知,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摒除一切陈旧、固化的观念,塑造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氛围,营造科学思维环境,加强科学思维能力训练。

3.4创立创新实验基地与创新基金

充分挖掘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最有效途径是建立创新实验基地,开展创新项目活动,并设置创新活动基金,对创意作品给予嘉奖,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大学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大学里的一切均让他们感到新奇,创新实验基地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有筛选机制的创新实验基地。创新实验基地可以为这些新生力量进行创新培训,开设相关创新课程,提供创新实验项目与创新场所,并为其创新提供辅导教师,那么创新实验基地将成为创新学生们的创新梦工厂。有了创新实验基地的人力、资金、场所的支持,学生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全身心的进行自主创新,这将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此外,创新嘉奖基金对学生们的创新也是一种激励,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创新实验。

参考文献:

[1]李云.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8(36):268.

[2]贺敬良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30-231.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社会创新思维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