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能力

2014-05-26陈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阅读

摘要:文章从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具有的优势入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抚顺市图书馆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实践,就如何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能力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2-0022-03

收稿日期:2014-01-06

作者简介:陈伟(1966-),抚顺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读者活动部主任。近年来,对未成年人教育与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心未成年人成长,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已为全社会所共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中负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如何发挥图书馆教育和引导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让读书伴随孩子快乐成长,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抚顺市图书馆开展为未成年人服务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提高为未成年人服务能力,创新未成年人服务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的优势

1.1社会重视

近年来国际及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服务都很重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了儿童优先原则,公共图书馆不但必须按照儿童权利要求对儿童平等开放,不得有任何歧视,而且还要在馆舍布局,场所及设施设计、文献资源配备、服务人员安排等方面对未成年人服务有所侧重,使未成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当今,世界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几乎无一例外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我国国家图书馆、部分大型馆、大学图书馆也开始在此方面做出尝试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中国图书馆学会决定自2012年开始与国家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旨在向图书馆对未成年人服务的工作者宣传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新理念,使工作者更好地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由此可见,重视未成年人服务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地位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其本身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公共图书馆可与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及县(区)级图书馆、学校、社区等密切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出覆盖当地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系统,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喜欢上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在图书馆的陪伴中快乐地成长起来。

1.3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其涉及面广、种类多、内容丰富,是社会其他机构所不能比的。抚顺市图书馆于2000年迁入新馆后与原有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合并,但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藏书还是自成体系的,藏书种类和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馆藏文献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和合理的利用。

1.4公共、平等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没有门槛,不分年龄。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在图书馆中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料,是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走得进去的空间。随着信息环境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到图书馆不仅是借阅儿童读物,有时对成人读物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公共图书馆应保证未成年人在馆内享有与成年读者同等的待遇。

1.5资金优势

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财政支持、立法保障。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上图书馆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逐渐增加,为开展未成年人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1.6人才优势

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员都拥有专业能力,有多年在读者服务实践中积累的服务经验,为未成年人服务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先天条件。

2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直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从事未成年人服务的人员在意识、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从事未成年人服务的人员,对未成年读者心理需求研究得不够,缺乏服务的热情和耐心,除了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外,缺乏儿童文学、儿童心理、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以及沟通策划的技巧,急需进行专业化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

陈伟:提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能力陈伟:提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能力2.2未成年阅读资源分配不平衡

截至2010年,我国现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67亿。然而,能阅读的未成年人均拥有图书仅为1.3 册,未成年人图书拥有量在全世界排名第68 位。其中,农村与城市未成年人拥有少儿读物的数量差距悬殊,30%的城市未成年人拥有80%的少儿读物,而70%的农村未成年人只拥有20%的少儿读物。而且许多地区公共图书馆没把未成年人服务作为重点,在图书资源采购方面分配的资金也很少,明显不平衡。

2.3阅读环境急需改善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成年读者,所以常常忽视对未成年读者的服务。又因条件所限,未成年人固定活动场所少、阅读空间狭小、设施设备更新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服务效果的发挥。

2.4经费投入不足,文献采购受限制

由于地区差别,各地购书经费差别很大,有的地区政府下拨的资金根本满足不了购书的需求,而未成年人图书定价高、版本多、内容杂,部分图书馆只重视采购故事书等有启迪和教育作用的图书,忽视了多元化图书的采购,这就直接影响到未成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

2.5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很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上,还在简单的借借还还,忽视了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天性。许多馆开展未成年读者活动没有周全的活动计划,缺乏新意,很难激起未成年人兴趣。这些都与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无法融合,无法满足未成年读者日益增长的各个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3公共图书馆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能力的举措

3.1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未成年人天性活泼、求知欲强,不同年龄层次的小读者又有不同的阅读心理。所以,针对未成年人的这些特点,抚顺市图书馆强化了馆员培训,先从转变服务理念入手,要求工作人员对未成年人服务应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分析,要抓住未成年人的天性,善于感知他们的情绪,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互相增进信任和理解;要求工作人员除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还要熟悉了解少儿文学的种类和题材,如:故事、传说等的特点,熟悉少儿读物及一些优秀图书,正确引导他们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通过这种培训,馆员们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职责的认识,学会了与未成年人沟通的方法,提升了我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

3.2实行“零门槛”服务

抚顺市图书馆从2008年元旦开始实行了免收办证工本费,免收自修室、低幼室、阅览室等所有服务费用,免费办理“一卡通”借阅服务,还深入到全市部分中小学,免费为中小学生办证,这项举措为未成年人阅读打开了方便之门,未成年读者持证量、流通人数和图书借阅册数逐年增加(见表1)。

局环境,营造未成年人求知的乐园

作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构成元素和外在体现,环境是未成年人服务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求知的阅读环境,抚顺市图书馆从2000年迁入新馆后,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设立了低幼室、少儿阅览室、少儿图书外借处。自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后又增设了少儿期刊外借室、少儿小影院、少儿书画展览室及少儿休闲区等,总面积达到1,500多平方米。而且,所有房间的设计、物品的采购都是针对未成年人特点。为了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增长智慧,低幼室购入了大量的益智玩具,少儿阅览室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读者配置了适合他们阅读的动漫、故事等少儿图书、期刊等,所有文献资源都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小读者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挑选,拉近了他们与书的距离,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图书馆还用绿色盆景植物、精美的绘画、名人名言等美化环境,这些环境氛围都能对未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4贴近服务对象,合理采购图书

丰富的文献资源、科学的藏书结构,是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吸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抚顺市图书馆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随着购书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大了未成年人采选文献资源的比例。采编部根据各年龄段未成年人阅读需求,采购不同介质载体的阅读资料,在采购对未成年人有启迪和教育作用图书的同时,也考虑到儿童阅读偏好及文化的多元性,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书籍都能进入孩子的视野,带领他们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此外,对于热门图书或学校推荐的必读书加大复本量,而对于借阅率不高的,就减少采购量,保证各个层次的未成年读者都能借阅到自己喜好的图书。

3.5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快乐读书

3.5.1创新活动载体,引导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抚顺市图书馆为了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能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策划并推出“走进图书馆”主题系列活动,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开展公益服务。先后组织“我做小小管理员”等系列活动;借助读书节平台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联合全市中小学,举办了“做个快乐的抚顺人”、“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比赛和“爱我抚顺”等演讲比赛;举办“如何戒掉网瘾”等系列讲座30余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咨询;同时充分利用假期开展欢乐假期读书活动,近7年来,坚持在假期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读书有奖知识问答、迎新春灯谜等系列大型读者活动。这些活动以不同载体,为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其参加阅读,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品味阅读乐趣。

3.5.2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抚顺市图书馆为了让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借到图书,平等地享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先后在学校、儿童福利院、棚改新区建立图书流动站,还在偏远的抚顺县兰山乡小学、三环社区等地建立流动站。流动站的建立既弥补了社区、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的藏书不足,又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2011年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盲文图书馆流动站,让有视力障碍的学生也可以更多的地体验到读书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辐射面。

3.5.3倡导绿色阅读,为未成年人搭建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抚顺市图书馆积极整合软硬件资源,推动网上阅读模式,率先在全省市级图书馆中建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向读者开放,并利用网站后台访问控制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屏蔽和过滤,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绿色的网上阅读学习的互动空间。抚顺市图书馆还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依托,为未成年读者新引进了《时夕乐听网》《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学习类数字资源,为广大未成年读者开辟了第二课堂。

4结语

图书馆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服务,我们认识到未成年人服务是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拓宽服务领域,适应时代发展的特殊形式的教育。为了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能力,抚顺图书馆在2012年年底举办了未成年人服务论策会,会上提出将继续秉承“以书育人”的宗旨,真正从关心未成年人的实际出发,认真探索未成年人的发展特点,着力于未成年人服务的创新,不断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引导未成年人快乐地阅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荣国等.办馆理念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21.

[2]刘兹恒,武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指导文件——学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J].图书与情报,2012(1):1-3.

[3]陈琦.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为少儿服务的能力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3(5):106-107.

[4]于雅彬.公共图书馆如何履行为未成年人服务与维权的社会职责——长春图书馆未成年人公益性文化服务纪实[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2):65-67.

3公共图书馆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能力的举措

3.1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未成年人天性活泼、求知欲强,不同年龄层次的小读者又有不同的阅读心理。所以,针对未成年人的这些特点,抚顺市图书馆强化了馆员培训,先从转变服务理念入手,要求工作人员对未成年人服务应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分析,要抓住未成年人的天性,善于感知他们的情绪,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互相增进信任和理解;要求工作人员除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还要熟悉了解少儿文学的种类和题材,如:故事、传说等的特点,熟悉少儿读物及一些优秀图书,正确引导他们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通过这种培训,馆员们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职责的认识,学会了与未成年人沟通的方法,提升了我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

3.2实行“零门槛”服务

抚顺市图书馆从2008年元旦开始实行了免收办证工本费,免收自修室、低幼室、阅览室等所有服务费用,免费办理“一卡通”借阅服务,还深入到全市部分中小学,免费为中小学生办证,这项举措为未成年人阅读打开了方便之门,未成年读者持证量、流通人数和图书借阅册数逐年增加(见表1)。

局环境,营造未成年人求知的乐园

作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构成元素和外在体现,环境是未成年人服务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求知的阅读环境,抚顺市图书馆从2000年迁入新馆后,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设立了低幼室、少儿阅览室、少儿图书外借处。自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后又增设了少儿期刊外借室、少儿小影院、少儿书画展览室及少儿休闲区等,总面积达到1,500多平方米。而且,所有房间的设计、物品的采购都是针对未成年人特点。为了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增长智慧,低幼室购入了大量的益智玩具,少儿阅览室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读者配置了适合他们阅读的动漫、故事等少儿图书、期刊等,所有文献资源都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小读者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挑选,拉近了他们与书的距离,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图书馆还用绿色盆景植物、精美的绘画、名人名言等美化环境,这些环境氛围都能对未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4贴近服务对象,合理采购图书

丰富的文献资源、科学的藏书结构,是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吸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抚顺市图书馆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随着购书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大了未成年人采选文献资源的比例。采编部根据各年龄段未成年人阅读需求,采购不同介质载体的阅读资料,在采购对未成年人有启迪和教育作用图书的同时,也考虑到儿童阅读偏好及文化的多元性,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书籍都能进入孩子的视野,带领他们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此外,对于热门图书或学校推荐的必读书加大复本量,而对于借阅率不高的,就减少采购量,保证各个层次的未成年读者都能借阅到自己喜好的图书。

3.5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快乐读书

3.5.1创新活动载体,引导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抚顺市图书馆为了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能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策划并推出“走进图书馆”主题系列活动,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开展公益服务。先后组织“我做小小管理员”等系列活动;借助读书节平台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联合全市中小学,举办了“做个快乐的抚顺人”、“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比赛和“爱我抚顺”等演讲比赛;举办“如何戒掉网瘾”等系列讲座30余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咨询;同时充分利用假期开展欢乐假期读书活动,近7年来,坚持在假期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读书有奖知识问答、迎新春灯谜等系列大型读者活动。这些活动以不同载体,为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其参加阅读,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品味阅读乐趣。

3.5.2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抚顺市图书馆为了让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借到图书,平等地享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先后在学校、儿童福利院、棚改新区建立图书流动站,还在偏远的抚顺县兰山乡小学、三环社区等地建立流动站。流动站的建立既弥补了社区、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的藏书不足,又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2011年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盲文图书馆流动站,让有视力障碍的学生也可以更多的地体验到读书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辐射面。

3.5.3倡导绿色阅读,为未成年人搭建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抚顺市图书馆积极整合软硬件资源,推动网上阅读模式,率先在全省市级图书馆中建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向读者开放,并利用网站后台访问控制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屏蔽和过滤,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绿色的网上阅读学习的互动空间。抚顺市图书馆还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依托,为未成年读者新引进了《时夕乐听网》《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学习类数字资源,为广大未成年读者开辟了第二课堂。

4结语

图书馆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服务,我们认识到未成年人服务是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拓宽服务领域,适应时代发展的特殊形式的教育。为了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能力,抚顺图书馆在2012年年底举办了未成年人服务论策会,会上提出将继续秉承“以书育人”的宗旨,真正从关心未成年人的实际出发,认真探索未成年人的发展特点,着力于未成年人服务的创新,不断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引导未成年人快乐地阅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荣国等.办馆理念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21.

[2]刘兹恒,武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指导文件——学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J].图书与情报,2012(1):1-3.

[3]陈琦.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为少儿服务的能力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3(5):106-107.

[4]于雅彬.公共图书馆如何履行为未成年人服务与维权的社会职责——长春图书馆未成年人公益性文化服务纪实[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2):65-67.

3公共图书馆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能力的举措

3.1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未成年人天性活泼、求知欲强,不同年龄层次的小读者又有不同的阅读心理。所以,针对未成年人的这些特点,抚顺市图书馆强化了馆员培训,先从转变服务理念入手,要求工作人员对未成年人服务应遵循“以孩子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从传统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分析,要抓住未成年人的天性,善于感知他们的情绪,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互相增进信任和理解;要求工作人员除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外,还要熟悉了解少儿文学的种类和题材,如:故事、传说等的特点,熟悉少儿读物及一些优秀图书,正确引导他们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通过这种培训,馆员们加深了对自己工作职责的认识,学会了与未成年人沟通的方法,提升了我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

3.2实行“零门槛”服务

抚顺市图书馆从2008年元旦开始实行了免收办证工本费,免收自修室、低幼室、阅览室等所有服务费用,免费办理“一卡通”借阅服务,还深入到全市部分中小学,免费为中小学生办证,这项举措为未成年人阅读打开了方便之门,未成年读者持证量、流通人数和图书借阅册数逐年增加(见表1)。

局环境,营造未成年人求知的乐园

作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构成元素和外在体现,环境是未成年人服务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求知的阅读环境,抚顺市图书馆从2000年迁入新馆后,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设立了低幼室、少儿阅览室、少儿图书外借处。自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后又增设了少儿期刊外借室、少儿小影院、少儿书画展览室及少儿休闲区等,总面积达到1,500多平方米。而且,所有房间的设计、物品的采购都是针对未成年人特点。为了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增长智慧,低幼室购入了大量的益智玩具,少儿阅览室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读者配置了适合他们阅读的动漫、故事等少儿图书、期刊等,所有文献资源都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小读者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挑选,拉近了他们与书的距离,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外,图书馆还用绿色盆景植物、精美的绘画、名人名言等美化环境,这些环境氛围都能对未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4贴近服务对象,合理采购图书

丰富的文献资源、科学的藏书结构,是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吸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抚顺市图书馆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随着购书经费的逐年增长,加大了未成年人采选文献资源的比例。采编部根据各年龄段未成年人阅读需求,采购不同介质载体的阅读资料,在采购对未成年人有启迪和教育作用图书的同时,也考虑到儿童阅读偏好及文化的多元性,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书籍都能进入孩子的视野,带领他们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此外,对于热门图书或学校推荐的必读书加大复本量,而对于借阅率不高的,就减少采购量,保证各个层次的未成年读者都能借阅到自己喜好的图书。

3.5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快乐读书

3.5.1创新活动载体,引导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抚顺市图书馆为了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能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策划并推出“走进图书馆”主题系列活动,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开展公益服务。先后组织“我做小小管理员”等系列活动;借助读书节平台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联合全市中小学,举办了“做个快乐的抚顺人”、“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比赛和“爱我抚顺”等演讲比赛;举办“如何戒掉网瘾”等系列讲座30余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咨询;同时充分利用假期开展欢乐假期读书活动,近7年来,坚持在假期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读书有奖知识问答、迎新春灯谜等系列大型读者活动。这些活动以不同载体,为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其参加阅读,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品味阅读乐趣。

3.5.2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抚顺市图书馆为了让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借到图书,平等地享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先后在学校、儿童福利院、棚改新区建立图书流动站,还在偏远的抚顺县兰山乡小学、三环社区等地建立流动站。流动站的建立既弥补了社区、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的藏书不足,又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2011年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盲文图书馆流动站,让有视力障碍的学生也可以更多的地体验到读书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辐射面。

3.5.3倡导绿色阅读,为未成年人搭建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抚顺市图书馆积极整合软硬件资源,推动网上阅读模式,率先在全省市级图书馆中建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向读者开放,并利用网站后台访问控制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屏蔽和过滤,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绿色的网上阅读学习的互动空间。抚顺市图书馆还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依托,为未成年读者新引进了《时夕乐听网》《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学习类数字资源,为广大未成年读者开辟了第二课堂。

4结语

图书馆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服务,我们认识到未成年人服务是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拓宽服务领域,适应时代发展的特殊形式的教育。为了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能力,抚顺图书馆在2012年年底举办了未成年人服务论策会,会上提出将继续秉承“以书育人”的宗旨,真正从关心未成年人的实际出发,认真探索未成年人的发展特点,着力于未成年人服务的创新,不断提升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水平,引导未成年人快乐地阅读、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荣国等.办馆理念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21.

[2]刘兹恒,武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指导文件——学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J].图书与情报,2012(1):1-3.

[3]陈琦.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为少儿服务的能力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3(5):106-107.

[4]于雅彬.公共图书馆如何履行为未成年人服务与维权的社会职责——长春图书馆未成年人公益性文化服务纪实[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2):65-67.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阅读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