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体向上”的学练方法探讨

2014-05-11冯鹏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上南街小学046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引体向上肩带学练

冯鹏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上南街小学,046000)

“引体向上”的学练方法探讨

冯鹏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上南街小学,046000)

国标项目:提供基本教法 实施有效锻炼

引体向上是评价学生上肢肌力和耐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多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尤其“小胖墩”更是望而生畏。因此,笔者认为应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原理,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助训练,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引体向上成绩。

一、认知引体向上动作原理,重点增强薄弱环节

从运动解剖角度来看,引体向上分为屈臂引体和下落阶段,而屈臂引体是核心阶段,此阶段原动肌在远侧支撑下完成向心工作,涉及屈腕、屈指、屈肘、后伸内收肩等。完成一次引体向上,需要一定的上肢力量、协调性及技巧,而上肢力量薄弱恰是学生完成引体向上的绊脚石(如肱二头肌、背阔肌、胸大肌力量较差),因此,学练引体向上应重点增强上肢力量、握力、肩带力量等。

二、变换形式,激趣学练

就引体向上动作本身而言,较为单调枯燥,因此在学练过程中,设计多样的辅助性练习形式非常必要,既能丰富学练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增强上肢力量的目的。

1.高位下拉

练习方法:在肋木架上用弹力带或橡皮筋系上接力棒,高度可自主调节,学生面对肋木架站立,采用双手或单手直臂或屈臂向下向后拉,此方法能有效提高屈肘、肩后伸的力量,特别是肱二头肌、背阔肌的力量(见图1)。

2.坐位下拉

图1-1 单手下拉

图1-2 双手下拉

练习方法:学生面对肋木架,在垫子上坐立,双手或单手下拉系有橡皮筋或弹力带的接力棒。此方法避免了下肢发力,能够更好地针对上肢力量练习(见图2)。

图2-1 坐位单手下拉

图2-2 坐位双手下拉

3.坐位引体向上

此辅助练习适用于上肢力量薄弱以及超重、肥胖的学生练习。

练习方法:在单杠上,用长绳悬挂接力棒,高度自主调节。学生在小垫子上以坐位姿势,双手正握或反握棒来完成引体向上(见图3)。

图3-1 坐位引体

图3-2 坐位引体

4.拾放轻物

练习方法:以双手前支撑动作开始,面向0.45米高的凳子肩臂靠近凳子,用一只手将轻物(沙包、纸球等)由凳子上拿走放到地上,用另一只手拾起沙包放回凳子上去。一只手每次拿下一个轻物后再换手,也可一只手多次拿下轻物(每次只能拿一个)后再换手。此方法可有效锻炼上肢肌力以及肌肉耐力,尤其肩带的力量(见图4)。

图4

5.改良俯卧撑

练习方法:用纸胶带或白线在场地上画出“A”型,双手双脚支撑身体,手臂伸展,双脚间距离略比肩宽,把身体向上推时保持“A”字型姿势,臀部保持悬空;下降姿势:手臂屈肘至前额接触放在前面的软物(沙包等),回到上升的姿势,以每两秒一次节奏完成俯卧撑。此方法有利于增强上肢力量、肩带力量等(见图5)。

图5

三、结束语

总之,在学练引体向上时不仅要通过辅助练习来增强上肢、肩带力量,更要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以及发力、呼吸等技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练引体向上,如利用单杠静止屈臂悬垂、单臂云梯行走;选择低单杠借助蹬地力量完成或利用身体悬垂摆动借力完成;双手反握杠完成,最终过渡到双手正握杠的标准引体向上动作。日积月累,达到全面增强上肢肌肉群力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引体向上肩带学练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专用肩带搬东西的好帮手
上汽示范中国汽车“引体向上”
肋木在引体向上练习中的运用
提高学生技能学练积极性四策略
皮革热潮
影响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原因与对策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