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召开关于介绍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及学校体育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2014-05-11王璐璐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动会教育部体育

本刊记者 王璐璐

95 编读往来

教育部召开关于介绍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及学校体育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本刊记者 王璐璐

2014年7月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副秘书长薛彦青,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张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平,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专、中学处处长石新林出席了此次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此次新闻发布会主要对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筹备工作情况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介绍。

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筹备工作情况介绍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将于7月28日-8月2日在上海举行。此次运动会是原来的大学生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合并之后的首届学生运动会,在距运动会开幕式仅21天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平就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承办理念与承办目标:本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办赛理念是:“阳光运动、健康成长”。通过举办本届运动会,大力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展示我国中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此次全国学生运动会的承办目标是:有序、高效、优质。坚持“立足学校、注重特色、勤俭办会、隆重精彩”的承办思路,为来沪参赛的师生营造良好的参赛环境,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承办任务。运动会主体内容:本届学生运动会的主体内容分为竞赛类项目、非竞技类项目评选及宣传活动、科学论文报告会及国际研讨会、学校体育博览会四大板块。竞赛类项目只设中学生组,比赛项目为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兵乓球8项,另设桥牌友谊赛,邀请各省市组队参加。除竞技比赛外,本届学生运动会还将首次面向青少年和体育教师开展“阳光少年”、“活力园丁”两项非竞技类项目评选活动,依托东方卫视摄制以20人21足绑腿跑为载体的“我们一起来——少年团队成长季”宣传活动。同时,组织首届“优胜杯”学校体育工作综合性评比,全面反映各地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并组织“阳光·梦想”中小学生书画征集评选活动,以艺术作品表现青少年热爱运动、健康成长的阳光风貌。除保留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形式外,本届学生运动会还将举办首届学校体育与青少年健康促进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外学者前来交流国际最新的学校体育优秀研究成果。邀请国内外运动器材厂家、出版商、课程研发团队、培训机构等前来展示,让学校体育工作者开阔思路和眼界,为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助力。同时,将设置全国各省市学校体育特色展示区,全面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成果。

筹备工作进展情况:目前,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各项工作已全面落实且逐步到位。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竞赛筹备工作稳步推进;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会徽、会歌、吉祥物征集,“阳光少年”、“活力园丁”评选,“我们一起来·阳光少年团队成长季”节目,“阳光·梦想”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征集评选,学校体育博览会等非竞赛类活动全面展开;开、闭幕式方案确定;接待与安保方案周密安排;信息技术保障逐步到位;新闻宣传工作全方位推进;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完成;集资、财务、审计工作有序进行。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对此次运动会进行了补充介绍。刘培俊副司长表示,定期举办全国学生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和整个教育的基本制度,我们持续多年,可以说运动会被誉为青少年学生的奥林匹克,此次运动会与往届相比有三个不同之处。

释放一个新的信号:第一个不同之处是将释放一个新的信号。全国学生运动会的主角是学生,全国学生运动会就是要引导社会各界、各地政府、各部门关注青少年健康,这次运动会还推出“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新信号,运动会期间将安排系列活动和会议来交流各地的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经验,介绍好的经验和做法,研讨和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新的政策、措施和路子。最近一个时期,教育部连续印发了学校体育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制度、办法和标准,这就是一个新的信号,在此次运动会期间,将再一次对这些政策、措施和举措进行梳理,并向社会发布和向各地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教育部最近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办法,六、七月份还将印发两个标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的修订版,密集的出文件,就是要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在此次运动会上,大家交流经验、发布信息、宣传政策将是这次运动会的主要任务。

两个新背景:第二个不同之处是两个新背景。第一个新背景是赛事调整,这是国家赛事调整后的第一次学生运动会,由原来四年一次的大学生运动会和三年一次的中学生运动会合并为全国学生运动会,届次延续第十二届,今后将每三年举行一次,运动会的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内涵建设,可能调整后的运动会规模会小,届次会少,但效果会更好,效果好要靠改革,改革要有方向、有路子、有基本的要求;第二个背景是此次运动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学生运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指导整个学校体育工作以及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体育工作的一项内容,运动会将遵循这个要求,下一步的改革方向、赛事安排及活动设置也将围绕如何“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引导学校促进学生健康。

三个更加着力:第三个不同之处是三个更加着力。此次运动会强调运动成绩和道德风尚并重,更加着力推进立德树人,将运动会改革调整为育人的综合载体并树立典范,如设置非竞技项目“阳光少年”、“活力园丁”的评选活动;更加着力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体育特长”与“人人健康”并重;更加着力引导学校改革,全国学生运动会是各地、各校办运动会的指针,强调赛事活动和日常工作并重,如科学论文报告会和国际研讨会。

加强高校学校体育工作,严查体育特长生加分舞弊行为

2014年6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刘培俊副司长表示,《基本标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基本依据,是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建设的基础性文件。强调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为导向,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趋势没有扭转的局面,使体育的全面育人功能进一步拓展,通过标准引导,加强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建立一个基本制度,为高校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一个基本依据。《基本标准》注重全面要求和重点引导,全面发挥学校体育在学生中的育人作用,包括体质增强、智力发展、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意志品质、生活方式养成等全方位的教育引领。《基本标准》在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五个领域重点引导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做扎实。

刘培俊副司长就《基本标准》答记者问。其中针对中国日报记者“如何能确保《基本标准》的实施效果”的提问,刘培俊副司长表示:在《基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学校要自主实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力量,通过多种渠道督导、监测《基本标准》的实施。

此外,针对河南杞县、通许县高考替考事件以及河南、辽宁个别学校高中体育特长加分资格人数过多的问题,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已要求河南、辽宁认真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将进行彻查,并责成有关高校在查清事实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和处理,绝不姑息,高校要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考生录取结果的监督检查,开展入学专业测试复核。

猜你喜欢

运动会教育部体育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我要参加运动会
春季运动会
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我们的“体育梦”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