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色福田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济多元统计与环境EKC曲线实证分析

2014-04-28林师武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福田区福田工业废水

●林师武

金色福田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济多元统计与环境EKC曲线实证分析

●林师武

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及环境EKC曲线分析方法,选取了深圳市福田区2001-201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构造了经济发展综合排名及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相关拟合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福田区,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呈现三次曲线特征,出现“倒U”型特点。综合来看,福田区高度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状态趋优。

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 多元统计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深圳市福田区

面对“三个不可逆转”和“四个难以为继”,福田区按照“五位一体”的总要求,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暴饮暴食”型发展方式,突出“高、精、尖”的发展导向,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质量、高效益的金色发展绿色之路。本文以“三经普”及历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及环境EKC曲线分析方法,初探福田经济与环境的共生发展关系,以求廓清概况,找准问题,寻求对策,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经济发展概述

近年来,福田区围绕建设“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目标,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向创新要发展,突破资源约束和增长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1.总量规模稳步增大,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总量规模看,2013年福田地区生产总值达270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较2001年565.70亿元增长3.8倍。2013年福田经济总量全市第二,与排名第一的南山相差506.28亿元。

从发展速度看,福田区2001-2013年GDP年均增长13.9%。2006年起,福田区确立“环境立区”发展战略,逐步摒弃高污染、高投入、高环境代价的“暴饮暴食”型发展方式,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经济发展由平稳较快转向持续健康,由只重视增速、规模转向更加重视质量、效益。

从跨越间距看,2001、2005、2008、2011、2013年福田区GDP分别为565.70、1034.08、1520.45、2099.09、2700.29亿元。GDP跨越500亿元台阶的速度为4年、3年、3年、不足2年。福田区经济总量实现了步稳蹄疾的跨越式发展,每次跨越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2.结构优化比例合理,第三产业实力雄厚。2013年底,福田区二、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所占比重超过99%。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01年、2013年分别为0.01:34.41:65.58、0.03:7.41:92.56,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比例合理。

福田区第三产业比重也不断增加,在占GDP比重中2001、2007、2013年分别为65.58%、78.89%、92.56%。2013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99.40亿元,占GDP的92.56%。金融业和商贸物流业分别占GDP的36.4%和21.9%,CBD和环CBD高端产业带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

3.外向型经济显特征,进出口总额创新高。2013年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339.97亿美元,为2001年增长9.9倍。2013年全区出口695.90亿美元,为2001年9.6倍。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额屡创新高。

从外贸出口方式看,2013年福田区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分别为189.66亿美元、166.53亿美元,一般贸易逐步取代加工贸易的首席地位。

从实际使用外资看,按新口径统计,2013年福田区实际使用外资13.74亿美元,增长4.0%,其中使用港澳台资金10.75亿美元,增长10.2%。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外商独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总额近九成。

4.战略转型高端引领,产出高质能耗渐降。针对发展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趋紧等区情,福田以第三产业立区,突出“高端引领”。2006年,福田战略性地确立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1+3”经济架构;2010年,福田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2012年,福田按照“高、新、软、优”产业发展导向,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方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形态,楼宇经济为重要载体的特色经济格局。

福田高产低耗特征显著。2013年福田区GDP地均集约度为34.44亿元/平方公里,较2001年增长3.8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2013年较2007年下降64.2%、44.8%,为全市水平的一半。2013年税收集约度8.97亿元/平方公里,增长7.7%,居全市之首。

二、经济多元统计分析

为全面分析福田经济的发展水平,我们以福田区与市内外主要经济发达区域为比较对象,选择主要经济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福田经济进行综合评价。

(一)因子分析

1.与市内各区比较情况。

(1)指标选择。为使数据具有可比、稳定、可获取等特性,本文选择了常用的主要经济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X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3-固定资产投资额,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出口总额,X6-实际使用外资,X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8-税收总额,X9-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2)变量标准化。以上经济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不同的数量级别、不同的单位,为不同度量因素,不能求和。为进行分析比较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为同度量因素,能够相加。变量标准化的公式为:

(3)计算相关矩阵。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相关系数为:

由相关矩阵可以看出9个指标彼此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指标间信息有很大的重叠性,可进行因子分析。

表1 标准化后2013年福田区及深圳各区主要经济指标

(4)相关运算解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显示,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0.05,拒绝零假设,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我们提取了特征值大于0.9的成分作为公共因子。特征值大于0.9 的3个公共因子的因子载荷为91.826%,承载超过90%的因子信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信息量。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公共因子1(F1)=0.966*X1(地区生产总值)+0.571*X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543*X3(固定资产投资额)+0.833*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732*X5(出口总额)+0.929*X6(实际使用外资)+0. 908*X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953*X8(税收总额)+0.164*X9(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公共因子1主要反映地区之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使用外资、税收总额的水平;公共因子2主要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发展水平;公共因子3主要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公共因子间互不相关,所反映的经济信息有效、可信。

(5)计算因子得分。由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以各公共因子(F1、F2、F3)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公共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区的综合得分F,即:

在以9个主要经济指标(X1-X9)为变量的因子分析中福田区综合排名第一,第二、三、四名分别为南山、新宝安、新龙岗。

2.与国内重点区域比较情况。一是地区选择。为使比较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本文选择了北上广、重庆、杭州等经济高速发达城市的重点区域进行比较。其分别为: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广州天河、越秀区、北京东城区、杭州下城区、重庆渝中区等7个行政区与福田进行比较。二是指标选择。X1-地区生产总值,X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3-固定资产投资额,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出口总额,X6-实际使用外资,X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8-地均GDP,X9-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三是计算因子得分。通过与前所述相似的计算,得出相应的因子得分矩阵,在以X1-X9指标作为变量分析中,福田区在与国内部分重点城区比较中排名第二,但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差距仍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共因子1(F1)、公共因子2(F2)所反映的指标上。

(二)聚类分析

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本质差别与联系,我们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福田所处的发展集群进行科学、直观的评定。在与国内重点区域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第一组群为上海浦东新区;第二组群为深圳福田、广州越秀、重庆渝中;第三组群为广州天河;第四组群为北京东城、上海黄浦、杭州下城。在与市内重点区域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第一组群为福田;第二组群为南山、新宝安、新龙岗;第三组群为罗湖、盐田、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第四组群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通过聚类分析,福田的比较优势明显。

图1 福田与国内重点区域使用系统聚类组间联接方法分组的树状图重新调整距离聚类合并

图2 福田区与市内各区使用系统聚类组间联接法分组树状图

三、环境EKC曲线分析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决定并制约着其经济发展,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影响其质量与未来。我们通过对环境EKC曲线分析,进一步揭开福田经济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一)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的提出与发展

199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Grossman和Krueger对66个国家和地区的14种空气污染物(1979-1990年)和水污染物(1977-1988年)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大多数污染物的变动趋势与人均GDP的变动趋势呈“倒U”形关系,并于1995年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学说。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会随经济的增长而加重,并在一定时期达到最大,而后经济继续发展,污染程度会随之下降,即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呈“倒U”的曲线关系。但国内许多地区研究发现“倒U”并非唯一表现形式,“倒U+倒N”型、“N”型、倒“N”型、哑铃型等均会出现。

(二)福田区环境EKC曲线实证分析

1.数据选择及模型构建。为研究福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我们选取了人均GDP及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作为研究指标。数据来源于福田区环境统计系统及《福田区统计年鉴》(详见表2)。经试验证明,三次回归曲线能较好描述人均GDP及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模型采用三次回归曲线模型。如下:yt=β0+β1xt+β+β

2.回归结果分析。(1)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从表3中看到,三次回归曲线较好地反映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781,F检验显著性水sig=0.003<0.05,符合95%的置信要求。其三次回归曲线为:

由图3可知,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基本处于“倒U”型,人均GDP接近9万元(2006年)时工业废水污染排放量最大,后逐步减少。但201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抬头。

表2 福田区人均GDP与部分污染物排放量

表3 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表4 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图3 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拟合图像

图4 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图

(2)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从表4中看到,虽然相关系数没有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但相比之下(表4)三次回归曲线仍是反映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相关关系的较好选择,相关系数R2=0.521,F检验显著性水平sig=0.073<0.1,符合90%的置信要求。其三次回归曲线为:

由图4可知,福田区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基本处于“倒U”型,人均GDP接近11万元(2007年)时工业废气污染排放量最大,后逐步减少。但201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抬头。

四、绿色生态与环境保护

由福田环境EKC曲线分析可明显看到2006-2007年间福田区污染物的排放量出现明显拐点,从峰值大幅度下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出现这个转折点绝非偶然,2006年福田区登高望远、厚积薄发、超前确立“环境立区”发展战略,摒弃了以往高投入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走上一条金色经济与绿色环境和谐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努力,福田区绿色生态成效显著。

与最高年份相比,2013年福田区工业“三废”(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分别下降95%、56%、57%,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公园数量达100座,绿化覆盖面积达3625公顷。作为全国唯一位于城区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出现了十万只以上候鸟在此歇脚“加油”的壮观情景,其中还包括白肩雕、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福田绿色生态措施成效显著。

五、存在问题

1.经济发展遇到环境瓶颈。土地作为一种环境资源存在着不可再生性。福田总面积78.66平方公里,生物廊道及生态控制线占全区总面积的29.4%。福田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之一,现已没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成片用地,所剩无几的土地零散分布,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受限,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落地困难。一批区内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如玛丝菲尔、天虹等因急需拥有独立用地建设总部大楼而外迁。一些知名企业亦因满足不了空间需求而无法进驻。外迁的企业也已经从工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跟随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规模缩减,高端产业集聚受到严重制约。

2.科研不足,环保产业“空心”。与市内其他区相比,福田区的R&D(研究与发展)经费明显偏小,占GDP比重(投入强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福田区R&D投入经费为6.9亿元,仅占全市R&D总经费的1.7%,占我区GDP比重的0.3%,投入强度低于全市3.62%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福田没有大型科研机构、缺乏大型自主创新核心企业,环保产业层次不高、集中度低、创新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导致产业“空心”等问题严重阻碍其自身发展。

3.部分指标反弹监测不足。虽然福田区一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造国家生态示范区,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但部分指标仍出现反弹现象。如201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较2012年增长23.2%,2013年AP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较2012年降低14.8个百分点。部分指标不匹配,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等指标的历史数据匹配程度低,波动较大。

4.再转型再升级压力巨大。从经济增长动力看,福田依靠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双引擎”拉动面临问题:一是总量规模大、难以持续快速发展。两大支柱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下如此庞大的经济体要好上加好、再上台阶难度很大。二是易受宏观政策和外部因素影响。目前福田区金融业发展仍以迁入式、输入式增长方式为主,外向型经济及消费市场则十分易受国际经济、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从人才结构看,福田人口素质与国际水平有不小差距,高技能专业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总量不足,制约了福田经济与环境技术发展。

六、对策建议

1.空间再造拓展战略腹地。福田应坚持“有限空间、无限精彩”理念,在加快城区产业空间提质扩容上实现以质取胜高效集约利用,抓好城市更新,破解产业事业发展空间不足瓶颈。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利用,如对梅林、车公庙、岗厦河园片区改造、华强北立体街道、赛格日立、特皓工业区、沙嘴一期、下梅林一期等重大项目不仅要着眼于项目需求,更要加强生态、交通、文化、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提升,促进中心城区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和集聚发展。另一方面,要持续开展城市更新和产业空间拓展排查,积极推进上步片区改造等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力争近五年提供约100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

2.增投入促环保产业成长。福田区环保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单靠企业的力量难以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政府必将且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如下:一是进一步完善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严格按标准筛选,把专项资金真正用在优质项目上。二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行业的生产技术,促进环保产业掌握核心技术,避免一味的从外引进造成产业技术“空心”。三是引导行业领军企业持续发展,扶持有潜力的、成长性好的企业快速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上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上市直接融资。四是配合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应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尽快建立畅通的“供血渠道”。

3.加强监测加大处罚力度。一是严格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以制定环境损害赔偿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完善环境损害救济的法律制度。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公益损害与公民的私益损害,列入赔偿范围。二是强化环境执法,充分发挥司法体系的保障作用。三是加强环境监测力度和环境统计能力。加强对各种污染物排放的有效监测力度,同时加强环境统计、环境考评指标研究,不断提高环统水平。

4.挖潜提质坚定绿色之路。坚持以高端引领为方向,培育、鼓励、支持企业更多地“走出去”,更好地向外辐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中,率先闯出环保产业开放模式。加大对重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关注集聚创新元素、节能环保和成长性的龙头企业,依托其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进入,形成配套产业模式。同时应与香港合作共建深港产、学、研集中区,打造世界级的高校集中区和科技研发中心城区。制定人才创新政策,提高人才公共福利,筑巢引凤吸引培育高技能专业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到福田工作、生活。人才、资金、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促使金色福田的绿色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1]Grossman G.M.,Krueger A.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914,NBER,Cambridge MA,1991

[2]王晓辉.基于工业视角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考.中国统计,2014 (5)

[3]闵勤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时事报告,2014(5)

[4]龙海燕,吴春山,李小梅.深圳市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关系研究.环境科技,2012(6)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广东深圳 518042)

(责编:贾伟)(责编:李雪)

F222

A

1004-4914(2014)09-208-04

猜你喜欢

福田区福田工业废水
蛋黄与蛋白
更高更快更强福田康明斯F4.5TT双级增压柴油机
多变的雨
钓鱼达人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探讨福田区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北京工业废水排放将出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