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三方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2014-04-28徐琪姣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供应链农产品物流

●徐琪姣

基于第三方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分析

●徐琪姣

近几年,农产品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物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给农产品的运作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第三方物流具备专业化、规模化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节约成本,实现更好地经营,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把第三方物流应用于农产品供应链中,势必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飞跃。

农产品供应链 第三方物流 信息模式 实施对策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的被喜爱程度不断提高,人口数量的增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使得更多的农产品需要通过物流来完成其在供应链上的循环流动,使其最终到了消费者的手中。因此,有了更为丰富的农产品,有了消费群体,农产品的供应链就成了极为重要的节点。一旦物流跟不上发展,就会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从而进一步影响新农村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为供应链管理面临的相关问题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第三方物流具备一定的专业化、规模效益、经营渠道等多种优势,从而能较好地降低其运作成本、满足消费者与经营者的需求;同时,第三方物流还较好的建立信息交换平台,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很好地协调系统的不一致性,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规模与绩效。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较为迅速,有着很好的前景。

一、农产品供应链

(一)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义

农产品品种多种多样,品种之间的品质特征差异性也较大,因此进入消费市场的渠道就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例如,水果、蔬菜、肉、蛋、水产品等这些能够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生鲜类农产品可以直接而快速地进入消费者市场,也可以经过加工之后再进入市场;但是,例如水稻、小麦等需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等加工环节方可进入流通领域。由此可见,这些来源于农业的各类初级产品都统称为农产品。在结合供应链和农产品的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描述如下: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由农产品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农产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控制,由农产品生产者、农业中介组织、农产品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分销商、农产品零售商和消费者所连接而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

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由不同的组织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从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环节,到消费者。在我国,被形象地称之为“田头—餐桌”,见图1。

(二)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

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和服务业,农产品生产具有与其他产业所不同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而且大多数农产品都具有易腐蚀和鲜活性。同时,农产品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消费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和消费性的特点。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农产品的供应链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图1 农产品供应链示意图

1.农产品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高。农产品物流要保证农产品的鲜活性,就需要在农产品的流通领域进行相关保鲜的措施,这是与其他产品在流通领域的一大差别之处。在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前,就需要加工处理;在进入流通环节后,还针对其自身的特点,利用特殊装置或处理来对其进行保存处理。因此,农产品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较高。而这种特点,也决定了企业在进入和退出农产品市场的阻力很大。

2.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性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力比较薄弱,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很难形成市场经营的垄断地位。而且,各种农产品季节性很强,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很快地调节产量和市场需求间的矛盾,因此价格也不稳定。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很难做到很自我调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因而,在农产品市场上,供求关系矛盾的局面交替出现。

3.信息共享性。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彼此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信息共享,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加快供应链整体对市场的响应。

4.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撑性。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和信息流的配合越来越重要。要想农产品供应链越快越好地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就需要更多地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从而使供应链各个节点更好地协调,使农产品物流高效率地运作。

二、第三方物流发展

(一)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欧美学者一般这样定义:第三方物流是原来在组织内履行的物流职能现在通过外包给外部公司去履行。第三方物流以合同为依据确定回报方式,同时承担货主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活动。我国的《物流术语》是这样定义第三方物流的:由供给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在物流渠道中,以中间商的身份并通过合同的形式向供给方和需求企业提供各自所要求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

(二)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仍旧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发展势头很猛,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在对中国450多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48%的企业选择在未来的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供应商,75%的将有计划地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现在,第三方物流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新兴产业。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第三方物流业列为我国战略性发展企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无论是哪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链范围不断提升。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下,第三方物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这样,在追求专业化、很好地进行一对一服务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2.服务的范围一步步地向金融领域发展。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并不是特别稳定,中小企业常常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阻碍企业的发展。鉴于此,以质押监管为典型代表的物流金融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战略合作化和服务个性化。依靠现代电子技术的支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成为战略发展伙伴,共同分享信息。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相互信任,从而达到比单独行动更好地效果,实现双赢;不同的物流消费者有着不同的物流服务要求。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务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形象,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和专业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从事第三方的物流经营者也会因为市场竞争、物力资源、物理能力的影响需要不断形成核心业务,凸显自身企业的特色与优点,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一)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

如前文所提到,农产品具有季节性、易腐性、区域性等特点,特别是农产品的鲜活性。同时,农产品的多样性及消费者的需求多样性,从而对农产品的物流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农产品利润低微,整个供应链的增值率并不高,这就进一步要求农产品物流的低成本。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自营物流,隐形支出的部分很大,各个环节的企业实际上并不会在物流上投入很多的资金,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流通无法很好地配合,出现脱节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农产品供应商找不到合适的销售商,而有需求的销售商也找不到供应商,造成很大的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致富,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很好地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问题。图2是典型的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图2 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

(二)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根据上述提到的问题,并从我国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应采取以物流代理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由图3可知,整条供应链由生产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农产品零售商和消费者四部分组成。这种模式,一改以往由农产品批发企业、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各自承担的物流活动,变成包括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全部由合同约定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这样,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零售企业,都可以摆脱物流带来的沉重负担,从而一心一意地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主导业务。此外,第三方物流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超前的营销方式,专业化的物流技术和相关设备,去降低物流成本且提高物流效率。第三方物流还可以运用信息网络平台,为农产品供应链其它节点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图3 第三方物流农成品供应链示意图

(三)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势分析

1.第三方物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其他相关企业能集中精力来自身业务的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使整个供应链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第三方物流能利用其规模经济的优势,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节约成本。

2.物流功能的集成化。第三方物流的一大突出优点,就是能够保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各物流功能之间的连贯性,从而很好地对接。通过整合所有物流的子功能将业务集中起来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物流活动的连续性,也最大功能地利用了可调度的资源。

3.与客户关系的良性转变。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物流企业相比,在服务功能上进一步扩大。它不仅为客户提供一次性或临时性储运、配送等物流服务,而是转变为一种以合同为依托的具有长期性的综合的多方面物流服务。强调的是彼此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较传统物流也相对扩大,通过对各环节物流的科学管理和策划,获得物流总成本的节约。成本越低,利润越大,这就使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客户物流经营成本的经营之上,从而导致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利益的一致性。

总之,第三方物流进入农产品供应链,凭借其专业的能力和发达的信息网络平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整体运营功能。同时,第三方物流凭借其特殊地位,实现了经营网络化和利益一体化。因此,在我国农业供应链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应该积极推广与创新。

四、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实施对策

(一)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

我国农产品企业在加工方面一直都从事着简单的加工处理,在精深加工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时异地加工多,本地加工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规模与效应。重点扶持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够实现传统农业与新型农业的对接,同时很好地带动其他小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

信息系统是购建现代物流的灵魂和中枢神经,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将各个环节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库相连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系列环节进行监测,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一体化。这样,不仅为广大农民及时提供信息,还能减少农产品的积压时间,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加强物流方面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1.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物流企业、连锁企业必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对外承诺,我国将全面开放运输、货运代理及其他物流服务,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

2.中国国内的流通领域正在向连锁化、集团化、产业链群体化发展,因而作为配送中心及各单位之间的业务沟通形式,将更多的是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的沟通。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物流业处于刚刚起步和迅猛扩张阶段,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将呈逐年增长趋势,掌握现代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已是目前人才市场上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3.中国的开放,将是各生产要素的开放,我国人才将进入国际人才市场,而其中的物流人才,将是国外企业、经济组织的首选类型,即使是其他管理人才,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流知识和技能。

4.培养物流相关专业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需要政府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共同培养物流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现代化物流的快速发展。

[1]贺峰.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马士华.新编供应链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傅培华.供应链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徐建忠.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供应链,2008 (1)

[5]朱毅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整合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作者简介:徐琪姣,太原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本科生)

(责编:李雪)

F323.7

A

1004-4914(2014)09-187-03

猜你喜欢

供应链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