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四种能力”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动力

2014-04-17孔全新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伟大工程共产国际科学化

孔全新

(济宁学院学生处,济宁 273155)

增强“四种能力”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动力

孔全新

(济宁学院学生处,济宁 273155)

在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史行程中,共产国际和苏共等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理论指导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决定成败的最根本因素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得益于党的建设这一法宝。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程本质上一个自我建设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党的建设的关键仍然是要靠党自身的力量,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种能力”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生性力量和根本动力。

党的建设;四种能力;根本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史行程中,苏共及其领导下的共产国际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理论指导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们党的成功根本是靠中国共产党自身,靠建党之后不断推进的党的建设,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程本质上一个独立自为的自我建设过程,在失败与胜利交织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实现了党自身的成长、成熟与发展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本质上是自我建设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成立之初的革命活动,苏共领导下的共产国际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活动的经费及重大活动均依赖于共产国际,因此,重大决策基本上是共产国际的主张,一方面,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是不容否认的,在当时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不了解,表现出在重大决策特别是重大危机关头进行决策的盲目性。这就决定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别无选择地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党建和革命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辟了一条独立的党建之路,从古田会议提出党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开始独立探索党的建设,到1939年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着重从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直至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这一过程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目前来看,我们党最终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功,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上为处于低潮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新的典范。

从中苏两党关系的角度来看,从1921年中共成立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共一直谦虚谨慎地向苏共学习。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开始了独立自

主的探索,其间苏共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在1943年解体之前,在战略上给予了有益的指导,但是,我们党的建设基本上是靠自己的独立建设,特别是创造了“整风运动”的党建模式,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党完整的建党学说始于古田会议,到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达到成熟。斯大林逝世之后到1991年苏共亡党,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经历了从1956年始历经交恶、冲突到和解,显而易见这一时期只能是中共完全独立自为的向前推进党的建设。1991年苏共解散之后,苏共的历史结局对新时期的党建起到一定警示鉴戒意义。如俄罗斯《明天报》总编普罗哈诺夫说:“在北方几千公里的边界一旁躺着一位伟大的死者,中国的学者、政治家和部队的侦察员不知疲倦地研究着他巨大冰凉的躯体。像在解剖室里一样,人们切开他的组织和器官,力图弄清死因,描绘出这个过去非常巨大的肌体死亡的病理解剖图。”[1]2007年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涅基别洛夫在“第二届中俄社会科学论坛”开幕式上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研究”课题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灭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得出了不少有勇气和警示性的结论。”[2]

综观党的建设史,我们不难看出,苏共对中共的建党和党建的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作用,也曾因为错误的决策给中共带来损失。但是,我们党以正确战胜错误、光明战胜黑暗的历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本质上是自我建设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党的建设的关键必然是靠党自身的力量,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增强“四种能力”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生性力量和根本动力。

二、增强“四种能力“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动力

一直以来,我们党对面临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当今之际,我们党面临的危险和考验有来自国际的、国内的,最根本的还是来自党内。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党的“四种能力”无疑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针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决策。

首先,增强党的“四种能力”抓住了问题的根本,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内生性力量和根本路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生性力量,因而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本路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根本上要求增强党的“四种能力”,如新一代领导集体所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归根结底要靠党的历史自觉、主体能动性及由此形成的内生性力量。

其次,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与增强党的“四种能力”本质上是统一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学习是前提,创新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党的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的本领不是天生的,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学习、创新、服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同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学习、创新、服务于人民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再次,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八项任务”根本上要靠增强党的“四种能力”,要靠党内的正能量。党的建设“八项任务”是针对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的,本质上对党长期执政的考验。“八项任务”围绕党的建设的主线可以归结为交织在一起的两个层面的要求,一个是针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论层面的要求,如,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党建、党管人才等;一个是针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如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反腐败、党的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历史昭明,执政不仅仅是一个执政能力或技术层面的活动,更是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的践行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要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八项任务”, 实现党的建设两个层面的统一,问题在党内,根本上要靠增强党的“四种能力”,要靠党内的正能量。

三、增强“四种能力”的基本路径

增强党的“四种能力”有两个相统一的基本路径,即认识和实践。认识的主要方式是学习,学习是增强能力和本领的基本方式;实践是认识的目

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增强党的能力和本领的历史舞台。具而言之,增强党的“四种能力”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增强党的“四种能力”要与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目标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要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实践上努力解决不实、不正、不廉的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取得实效。这个过程本质上是共产党增强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四种能力”的过程。

第二,通过加强学习增强党的“四种能力”。历史上我们党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各种能力和本领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从改造学习开始,通过学习、整风提高党的革命能力。建国后,毛泽东首创集体学习的方式,组织读书小组,学习建设国家的本领。毛泽东之后的历代领导集体继承党的学习传统,并不断改进学习方式,邓小平提出建立学习制度,江泽民在全党广泛开展“讲学习”活动,胡锦涛提出正式建立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发表讲话全面深入地谈了学习问题,讲话中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

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增强党的“四种能力”。学习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和基地。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都是指向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现实活动,增强党的“四种能力”,致力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目标,归根结底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并且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无论基于历史还是现实,不难看出增强“四种能力”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不是靠理论研究能解决的问题,最终要在实践中完成,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能否实现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党的“四种能力”是否增强的一面镜子。

第四,把增强党的“四种能力”的学习和实践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起来。它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生性力量和根本动力,是新时期搞好党的建设工作的力量之源。从谋划建党到党建,从1939年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1994年江泽民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对中国共产自我建设的最好实践注释、实践证明、历史注解,这个过程也是增强党的“四种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将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 崔金路)

To enhance the “four kinds of abilities” is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ce torais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Kong Quanxin
(Jining univer sity Xue Zhong chu,Jining 273155,China)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infancy to maturity, the material assistance andtheoretical guidance from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Soviet communist part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but the mostfundamental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i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self. All the achievementsare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of this magic weapon. In the histor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PC is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self-building.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key to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s still relyon the party’s own strength. We need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party’s self purification, self-improvement, selfinnovation and self enhancement. “Four kinds of abilities” are the endogenous force and fundamental force to enhancethe party’s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Party building,Four kinds of abilities;Fundamental force

D053

A

1004—1877(2014)04—062—03

2014-05-11

孔全新(1975-),男,山东济宁人,济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伟大工程共产国际科学化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读周恩来《过好“五关”》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刻理解推进党的建设要一以贯之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