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学术诚信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

2014-04-17张培运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转型期不端学者

张培运

(济宁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曲阜 273155)

社会转型期学术诚信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

张培运

(济宁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曲阜 273155)

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可以促进学术自由和发扬科学创新精神,增进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研究社会转型期学术失范现象,提出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的必要性。利用社会控制理论自上而下建立和约束学术诚信,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自下而上巩固和加强学术诚信,两种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稳固学术诚信体系,加强整个学术诚信体系管控,从而保障科研人员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学术诚信;社会转型期;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引 言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正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转型期。这些转变使我国社会结构和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社会失范现象[1],学术失范现象就是其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学术机构到行政机构、从普通学者到知名专家都出现了学术不端的现象,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因此,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在近几十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于学术诚信的研究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分析目前研究成果大多从学术不端的治理和惩罚着手,从大环境和个人教育方面给予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学术失范产生的根源。目前研究过多关注学术不端的“堵和惩”,而忽视了“导和防”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学术诚信引导的思路,尝试分析建立学术诚信体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学理论分析构建学术诚信体系的方法。

一、当前社会构建学术诚信体系的必要性

1.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变化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道德等各个领域的内部构成都发生了变化。社会方方面面都面临着转型,社会正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转型期传统规范约束力弱化,新的社会规范还在建立与执行过程中,没有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之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价值标准主导整个价值体系,最终导致社会的价值标准发生偏离,整个社会心态处于失衡状态。因此社会转型期是社会失范的高发期,社会失范现象频发[1]。

2.当前学术不端现象

由于社会转型引起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现象愈演愈烈,经过曝光的案例不断增多,其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普通学者、知名教授到院士,从学校、科研机构到行政机构,都发生过学术不端现象。当前我国存在的学术不端

行为至少包括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和学术奖励等学术活动中的抄袭剿窃、霸占成果,钱学交易、学术腐败,欺蒙拐骗、学术造假,重复建设、学术泡沫,近亲繁殖、学术霸权,工具学术、政治学术等现象[2]。

有学者将中国学术不端发展演变归纳为三个阶段:早期的越轨行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这时期的不端行为事件数量少、大多数的情节和后果都较轻、影响范围较小,属于早期的学术越轨行为。中期演变阶段(2000年—2004年),该时期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事件体现出数量增加、类型与学科多样化、范围和影响扩大化等特征。此时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带有功利性的色彩。近期疯狂阶段(2005年至今),该时期其行为主体的角色身份更为特殊、行政级别与技术职务越来越高、影响范围与规模越来越大、危害后果越来越严重。学术不端体现在约束制度滞后、学术行政化严重、官本位意识渗入,功利目的增强等[3]。

3.学术诚信是学术人立身之本

学术诚信是学术自由和科学创新的根本,是学术积累和学术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参与学术活动的人应具备的道德品德。学术或学术事业自古以来便是社会高尚人士从事的活动,具备尊德性,坚持至诚至善为本是做学术人的真正要领。学者通常被认为是诚信高尚的群体,是弘扬社会精神的代表,学者的积极性、创新性、严谨性促进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4]。

可是,由学术不端的现象和其发展演变中呈现出来的三个阶段来看,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的现象日趋严重,不诚信的行为形式多样化,范围扩大化,性质严重化。学者的影响力和名誉受到影响,一直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受到质疑,这必将影响学术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学术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学术诚信不仅仅是学术人,学术界关心的问题,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刻不容缓。

二、基于社会控制理论构建学术诚信体系

1.社会控制理论的解读

在赫希社会控制理论中,社会联系是其核心概念。社会联系是指个人与传统社会之间的联系,通常通过一定的社会机构来表现和维系这种联系。社会联系通过依恋、奉献、参与和信念四个方面的社会控制力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个人只有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存在着紧密的社会联系,即较高程度的依恋、奉献、参与和信仰,他才会积极投入到正当的、健康的传统活动中去,并形成正确的、为社会所推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传统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从而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越轨行为。根据这一思想理论,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讨构建学术诚信体系[5]。

社会控制主要以文化手段和社会手段引导和制约个人和集体行为,包括人和社会两方面的互动,它最终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成员认同的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防止社会失范行为的发生,社会控制不仅能维护社会秩序,而且它也可帮助建立新的社会规范[1]。

直线电机气隙在线监测装置在广州地铁5、6号线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直线电机列车的运用安全水平,有效地预防了直线电机运行中电机与感应板发生刮擦事件,提高了地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公众提供了更满意的交通服务,达到了系统建设预期的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在系统投入运行后,直线电机气隙在线监测系统多次有效检测到气隙异常,并多次有效预警电机下沉异常,如表1所示。根据直线电机气隙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和预警,检修单位及时处理了异常情况,防止了后续可能性安全事故的发生,挽回了后续的经济损失。

2.从宏观层面加强个人同学术体系的联系

一是共享学术资源,增强依恋。学术资源的共享可以保障每个学者对学术资源达到基本满足和需求,增加学术平等交流的机会,减少学术界之间的恶意竞争或相互模仿,最大限度减少因资源不公平带来的隐患。

二是畅通学术交流渠道,投入奉献。使各个层次的学者能够及时得到学术研究的信息,在平等的信息面前,让个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投入更大的奉献。

三是提供学术研究机会,深化参与。让个人有机会参与学术研究,通过深化参与,来提高人诚信意识。

四是加强全社会的价值引导,增加信念。对社会价值的取舍进行正确的引导,倡导公平、正义等,以帮助人们在面临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重要选择时,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符合现行社会价值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前提下,促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3.从微观层面增加个人同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注重家庭对诚信习惯的培养。家庭是个体进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感化才能建立起个体对父母、家庭的依恋和信任,从而帮助个体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人生观。为此父母应提高自身的法制、道德和文化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使个体养成遵守诚信

纪律的习惯。

提高学校对学术道德观的教育。学校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以培养其求真务实的学术纪律和学术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和科学精神,教师要言传身教,使学生形成成良好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意识。以学术立校,用学术权利制约高校行政权利,以文化为导向,创造宽容的学术氛围。可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如开设思想政治课、开展系列学术规范报告、通报学术不端案例、建立诚信档案、设立导师负责制度等,增加学生对学校的依恋,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正确的学术规范,在最大程度上规避学术失信情况发生。

三、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构建学术诚信体系

1.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解读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支持,每个人都拥有个人的支持网络。支持的获取是个体与外在环境双向互动的过程,个体并不是被动接受外在的支持,而需要主动调适并形成自我支持。社会支持从 “社会”的角度,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国家支持子系统、群体支持子系统和个体支持子系统。国家支持子系统的主体是政府机构,群体子系统是一个由初级群体支持和次级群体支持组成的结构系统。初级群体主要有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次级群体主要有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个体支持子系统是以初级社会关系和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6]。学术诚信体系的建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个人适应社会支持网络,二是社会网络支持个人。社会支持网络与个人之间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支持网络为个人提供资源,而个人也需要主动适应并参与到网络的建立与维系中去。

2.个人诚信主动适应社会支持网络

每个人都具有潜力和价值,学术不端在一定程度上不完全是个人内在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在平等、尊重价值观的指导下,帮助学者个人适应社会资源。

首先要提升个人意识,使学者对学术诚信形成理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充分调积极性寻求潜在的资源,合理设计下一步行动计划,以正常的方式获取更多资源。

其次,通过心理干预,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让容易出现学术不端的学者意识到,无论自己拥有的学术资源有多少,学术机会有多大,都应正确对待。不因资源短缺,机会渺茫而怨天尤人,进而迈向学术不端之路。尤其在学生阶段,学校应通过教育引导,辅助学生最终的学术入门。

最后,协助学者提高学术能力。学者个人因学历层次不同,能力各异,对于学术研究能力自然就不同。对研究能力较低的学者,要着重培养其科研能力,通过提升其学术能力,来获取更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机会,以更好的适应学术环境,主动适应到社会支持网络中,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3.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人的支持

学术诚信体系的维护不能只靠个人主动适应,社会组织应积极提供合理的资源配置,满足个人对学术资源的基本需求,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者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学者,在个人诚信建立以后,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坚持学术诚信。

国家层面上,要尊重学术自由,改革目前的科研管理制度。弱化行政权力过多的干预,减少利益的诱惑,给予学者最大限度的学术自由和权力。把学术事务还给学术人员,把科研项目的审批、评奖放在学者中间,使学者们真正拥有学术权力。

学术机构层面上,专业学术机构应根据本学术研究的职业特点,充分依据行业发展和需要,制定本领域的学术研究规范,使之具有操作性。注重学术研究的层次性,不要一味研究高精难项目,毕竟学术新人需要从基础培养,学术新人只有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更好接力前辈未完成的研究。学术机构应制定培养本专业科研人才的规划,为新人提供更多研究资源和机会。

教育部门层面上,除了教育学者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之外,应该引他们如何做科研,向学生提供学术诚信的指导,教他们如何识别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门还应该提供给基础的研究资源,增加科研教育经费,让学生对研究产生兴趣,对未来的研究前途充满希望。这样可避免学术新人因对学术研究一无所知,而放弃新建立起来的脆弱诚信观念,做

出学术不端的行为。

四、结 语

随着学术不端案例的大量涌现,因其涉及面广、程度严重,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对于学术不端的广泛关注,随即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监督和惩罚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和措施。但就效果而言不容乐观,学术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都应行动进来,共同构建学术诚信体系。

本文采取“重在引导,以防为主”的基本思路,将社会学的两种理论引到构建学术诚信体系中来。社会控制理论是社会对学者个人的规范要求,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学术诚信的培养和约束体系,对学术诚信采取自上而下的控制。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个人对社会支持的需要,通过个人主动适应、国家层面、学术机构层面、教育层面构建了学术诚信的巩固和加强体系,对学术诚信采取自下而上的支持。两种理论相辅相成,对建构综合而稳定的学术诚信体系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1] 燕丽丽.浅析社会学失范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1):120—124.

[2] 杨进军.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3] 蒋美仕.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体系的理论与范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4] 袁玉立.学术不端的伦理控制[J].学术界,2012(12):120—128,285.

[5] 张 杜.赫希社会控制理论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

[6] 宋丽玉.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责任编辑 杜华)

本 刊 声 明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并许可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本刊编辑部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Integrity System during SocialTransformation Period—Based on Sociological Theory

ZHANG Peiyu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Jining University, Qufu 273155, China)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integrity system can promote academic freedom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spirit.Itcan improve academic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academic credit system on researchacademic dishonesty phenomenon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We construct and constraint academic integrity fromtop to down by using the social control theory.We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academic integrity from bottom to up byusing social support network theory.Two kinds of theory are i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build jointly a solid academiccredit system.It strengthens the control of academic integrity system, so as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consciously abide by the academic norms.

academic integri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social control theory; social surport network theory

G316;C912.68

A

1004—1877(2014)04—125—04

2014-03-28

张培运(1976-),男,山东金乡人,济宁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学术规范。

猜你喜欢

转型期不端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学者介绍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