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及解决方案

2014-04-17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消费大学生

张 玥 刘 玲

(1九江学院会计学院;2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及解决方案

张 玥1刘 玲2

(1九江学院会计学院;2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大学生消费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目前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消费主流合理;消费内容多样化;消费支出层次化;消费行为个性化和从众性并存。分析大学生消费的误区:消费主义倾向涌现;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现象严重;宣泄性消费;理财观念淡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倡节俭、适度的消费伦理观;净化社会消费环境;言传身教,家庭消费教育要首当其冲;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大众媒体文化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大学生消费 消费特点 消费误区 解决方案

消费,是人类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通过消费行为,人们互相交换必需品,交流信息,从而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在众多的消费群体当中,有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他们对各种思想与事物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判断力、自控力较弱,在消费中容易出现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的情况,容易产生自我炫耀、相互攀比、爱慕虚荣、拜金主义等心理,不顾自身经济条件而追求名牌和奢侈品。而他们又不是一个经济独立的消费群体,不良的消费行为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不良的消费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增加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是什么、有哪些消费误区?形成这些误区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

一、大学生消费的现状与特点

大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其生活费用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金和亲友提供、政府资助等几种形式。有人曾经以某市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本科生为研究主体,从大学生消费现状入手,采用不记名的调查问卷的形式,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通过分析调查问卷表,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一)消费主流合理

大部分大学生在消费上还是比较理性的,能分清消费的主次,合理支配各项生活费用,消费重点在饮食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饮食消费占其总支出大约为49.7%;[1]其次是在学习方面的消费;再次,在购物方面,比较注重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以及实用性。

(二)消费内容多样化

大学生在心理与生理上逐渐走向成熟,同时远离父母,开始有独立生活的想法与机会,在消费的经济来源上虽然主要依靠父母,但对如何支配这些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饮食、服饰、学习、交通等方面的传统消费几乎是人人必须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消费,如节假日旅游消费、美容保健消费、网络消费、信贷消费、恋爱消费等也走进大学校园。大学生消费结构与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

(三)消费支出层次化

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与消费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消费水平高低不一。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月均消费在600元的占17.2%,600-1000元之间的占27.3%,1000-2000元之间的占36.4%,2000-3000元之间的占10.6%;3000元以上的占7.5%的同学[2]。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

(四)消费行为个性化和从众性并存

大学生崇尚个性,讨厌雷同。消费观念上,他们缺乏长远考虑,而是推崇“要想能挣钱先要学会花钱”,“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物,圆今天的梦”;消费方式上,网上购物成为潮流和趋势,刷卡消费也拥有广大市场。消费环境上,也很讲究,不仅仅是为了物质消费,也注重精神享受,星巴克、上岛、卡布奇诺、摩卡等上档次的咖啡厅也成为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尤其为情侣所青睐。

二、 大学生消费的误区

(一)消费主义倾向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层次也逐年上升,西方的很多观念传入中国,比较流行的消费主义观也在其中,挥霍浪费、超前消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在大学生当中成为一种浪潮,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日趋西化[3]。他们对消费主义思想开始痴迷,追逐着物质利益的实现与满足,追求奢侈消费,穿高级服装,用名牌手袋,做头发,办健身卡,购买LANCOME、DIOR,BOSS,CK,CHANEL,GUCCI,D&G或类似的产品。小资情调也屡见不鲜,西餐厅、酒吧频现大学生的身影。由于消费缺少计划性和针对性,或者受从众思想、一时冲动行为的影响,他们经常出现盲目性的消费。另外,大学生是一个非独立经济群体,为了满足自己的节假日旅游、小资情调等消费,往往入不敷出,“月光族”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现象严重

大学生攀比消费是一类常见的现象。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好和殷实富裕的学生,为了显示身份和气派,经常在穿戴上比谁的牌子更响亮、更奢华、更时尚新颖;消费电子产品时看品牌,比型号、比功能,较少考虑实用性,重复购买等浪费现象严重,而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虚荣心的驱使而“打肿脸充胖子”进行攀比[4]。此外,出于父母爱孩子的天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免得被别人瞧不起,于是节衣缩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提供经济支持,于是学生的生活费用越来越多,同时家长的监管空间是有限的,很多消费是家长无法直接控制的,无形中给学生的攀比消费创造了条件。同时年轻好胜,不甘落后,要胜于他人的心理也导致很多学生出现盲目攀比的情况。

炫耀性消费是指通过消费让他人知道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及身份,从而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那些经济基础雄厚的学生往往一掷千金,在别人看起来非常有面子,无论需要不需要的都随意购买,让身边的人羡慕不已:“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出门去买苹果4代,我出门去买4袋苹果。”于是有些人或紧衣缩食,要么紧衣缩食,频繁向家里要钱,过着“人前抽中华”,人后喝粥吃咸菜的生活,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处于混乱状态。

(三)宣泄性消费增加

大学生处在一个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面对各种压力,情绪波动往往比较大,宣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人选择通过消费来宣泄。结果当时可以排解痛苦,宣泄不良情绪,今朝有酒今朝醉,可明天的生活该如何呢?他们经济上不是独立的,大多数消费还要依靠父母,这种行为无形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对物质产生依赖感,被物欲所束缚,很容易走入歧途。

(四)理财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生活上开支随意,应该怎样花,花多少都缺少计划性,反正花完了就到银行支取或回家向父母要,花着“糊涂账”,过着“糊涂日子”,往往是前松后紧,有的同学还要过着借钱的日子。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技能还需要培养和加强。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消费特点,找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客观与主观原因,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一)消费个体心理的扭曲。

①需要补偿的自卑心理。大学生每天在校园里与自己的同学朝夕相处,当看到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容易产生自卑感。为了弥补和补偿这种心理,他们通过对金钱的恣意挥霍和对物质的不断占有增加自信,以缓解自卑感。②渴望表现的优越感。大学生都比较年轻,争强好胜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尽头,处处想高于别人,凌驾于别人之上,事事都要显示出自己强烈的优越感,不遗余力的展示自己的自信,他们不懂得克制,只为享受着炫耀消费的快感。③虚荣与贪婪的心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体系还没有完善,人格还没有健全,内心还不具备强大的抵御丰富多彩的物质诱惑的能力,同时强烈的占有欲望和无止境的虚荣心让人无法理性消费。校园的恋爱投资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为了追求女生,满足女生的虚荣,鲜花、电影、定情礼物,任何一件物品都是不可缺少的。④解决浮躁情绪的方式过分依赖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独生子女,平时做事我行我素,喜欢感情用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之后,希望做事顺风顺水,而一旦遭遇挫折就难免产生消极、浮躁的情绪,而此时一部分人就通过盲目的、冲动的消费来消解自己浮躁的情绪[5]。

(二)大众媒体的诱导。

大众传媒凭借传播能力和渗透能力的优势,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传播和渗透消费信息,很多商家利用传媒大造声势,进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这种诱导就像双刃剑,同样一个报道或者广告,有的人看到的是积极向上的一面,有的人看到的是消极的一面,而大学生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是鼓吹信息的时候,由于感性认知多于理性认知,加之缺少社会经验,往往进入一种盲从状态,同时那些误导消费的观念与方式让校园出出现盲目攀比、浮华炫耀、奢侈浪费等消费现象[6]。

(三)消费主义倾向的渗透于蔓延。

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凭借着西方国家其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借助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同时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原有的消费价值体系逐渐消解,消费观处于缺失与失序状态。而新的消费价值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社会前沿的大学,较早也较快地接受这种熏染,他们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消费主义,进而加入奢侈消费、超前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行列。

(四)家庭消费文化的转变。

首先,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更多更灵活。有些富裕的家庭是“不差钱”,而大多数家庭有“在外别苦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看不起”和的想法。其次,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行为、观念深受家庭的影响。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多数家庭的消费也处于一种比较宽松的状态,很少讲究艰苦朴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有些家庭来说已经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不知不觉中也就对很多的消费不过分计较了[7]。再次,家长认同子女的某些消费。孩子想买什么,一般都是向家长要钱,而家长对合理要求是很少拒绝的,但资金是否是专款专用,是否有计划地花销,有没有铺张浪费,家长却很少过问。即使发现了,也往往不了了之。

四、大学生理想消费行为的引导措施

加强大学生消费伦理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是一项全社会的任务,需要政府、媒体、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提倡节俭、适度的消费伦理观,构建大学生正确的消费伦理体系。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活动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指导消费行为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但他们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了构建大学生正确的消费伦理体系,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还是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都不能推卸责任,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节俭适度的消费伦理观念,让他们明白实用就是最好的,做到理性消费。面对大学生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要让大学生树立“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正确的金钱观。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学派几乎都主张节俭。孔子认为:“与其奢也,宁俭。”[8]老子认为俭能长久:“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死矣!”[9]墨家的墨子认为“节俭者昌,奢侈者亡”[10]。大家会发现中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大部分都将节俭视为美德,并且认为节俭可以使人耳目清净、克制欲望,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因此,在大学生当中应该让这种传统美德流传下去。

大学生消费伦理适度性倡导的是大学生健康理性的有节制的消费,既反对禁欲主义抑制消费,又反对享乐主义奢侈消费。对奢侈消费、浪费现象应该及时给予制止。首先,花钱要有度,消费应当量入而出,做到量力而行。大学生应当实事求是,依据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充分考虑自身生活学习需要进行量入为出的消费。其次,消费结构应当合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和谐发展,既要保证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消费,也要适度加强读书、看报、游玩等提高自身发展,愉悦身心的各种消费精神 。

(二)净化社会消费环境,使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及行为得到纠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当今社会,人情消费、面子消费很有市场,吃饭办事讲究排场,讲究档次,讲究品位,耳渲目染,口传心授,是那些处于思想混乱期的大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些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应以身作则,采取有力措施,对这些观念行为加以净化,使这些现象逐渐减少,使其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言传身教,家庭消费教育要首当其冲

大学生的很多观念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形成的,更多的思想受家庭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家庭的主要消费决策者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伦理以及理财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家庭消费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一是采取浮动调节机制。由于学生所读大学的城市消费水平有差异,学校的学费及各种费用也是有差异的,不能一刀切,家长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学生的费用进行合理调配,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学生不至于生活过分窘迫,也不至于产生大手大脚消费无节制的状态。二是加强财务监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能够提高综合能力,希望借助大量的物质投入使孩子的发展更加顺利,于是对孩子的各类要求几乎不会拒绝,而在资金的使用上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攀比、浪费的现象也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因此,家长应严格控制学生的各类支出。

(四)学校要多措并举,引导学生正确消费

学校应该积极主动的承担起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责任。一是要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珍惜财富的现代观念;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珍惜金钱但不崇拜金钱。二是要让道德力量来约束和干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培养大学生合理消费、健康消费的行为习惯,反对攀比行为、炫耀行为、盲目从众行为。三是开设理财教育这门课程,邀请理财专家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四是应该重视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爱心观念的培养,让大学生多体恤父母的苦心,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五是大学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大学生的为人处世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五)大众媒体文化正确引导

大众媒体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大量受众的一类传播媒体,目前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媒体包括: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校园活动、户外广告、校园直投媒体、电影院等。传媒应该配合大学生不断提升的公众意识,积极改善宣传手段,使传媒方式在不失公正的同时更加有力度。

(六)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以及媒体、学校的教育都是他律,要想让大学生理性消费,重要的是让大学生能够自律。理财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自律的一种体现形式。培养理财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是让学生尽量多了解银行业务,学到理财知识。②是养成记账习惯。可以学会节流,合理的管理自己的生活费。避免前松后紧,寅吃卯粮的消费。③尝试金融投资。大学生可以适当尝试基金定投,但大学生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投资要量力而行。④有效合理的利用资源。一方面,提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把一些用过的物品低价卖给刚进校门的师弟师妹;大学新生“淘”诸如“书、电脑、自行车”等生活必备品,既做到循环再利用,又避免了浪费和造成污染。⑤让大学生逐渐学会自食其力,丰衣足食。要么勤工俭学,协助老师做研究、做家教,兼职上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开源”活动,锻炼和提升自我的社交能力。

[1]刘宏亮.大学生和谐消费模式的构建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12.

[2]刘卓.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1.

[3]李建丽.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消费伦理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 2011.

[4]胡颖.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 2012.

[5]石庆新.家庭理财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6]程远.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 2005.

[7]刘天娥.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消费观教育的思考[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6):120.

[8]张燕婴注释.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56.

[9]饶尚宽注释.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7.66.

[10]李小龙注释.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7.76.

(责任编辑程远岸)

2014-07-05

张玥(1981-),女,九江学院会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国际会计。

F 272.92

A

1673-4580(2014)03-0124-(05)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消费大学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之歌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