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昭和童谣巨星金子美玲的诗歌浅析

2014-04-17周先荣张卫娣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美铃美玲金子

周先荣 张卫娣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日本昭和童谣巨星金子美玲的诗歌浅析

周先荣 张卫娣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金子美玲(1903-1930),活跃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在她短暂年的26年的人生里程中,写下了500多首充满童心童趣的作品。这些作品曾在当时日本大众文学代表性儿童文学杂志《赤鸟》上大放异彩。但随后因为战乱逐渐被人遗忘。但是在她26岁时,正是在人生的美好年华,也是在她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金子美玲留下幼女,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时隔50多年,她的童谣手抄本被后人发现,并很快得以出版。至今在日本以她的经历和时代为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还在继续拍摄中。在她的故乡,建立了金子美玲纪念馆来缅怀这位昭和时期的童谣巨星。每年去她的故乡金子美玲纪念馆人数有增无减。她的童谣诗集,也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儿童启蒙教育的书籍。

金子美玲 童谣 想像力 悲哀

日本昭和时期的著名童谣诗人,虽然离世84载,但是她生前写下的512首童谣迅速在全球传播,并影响着全世界的少儿读者到成年人。

金子美玲从20岁起到26岁,在继父的书店里做工,坐拥书城,成天埋头读书,工作后不久开始作为非职业作家尝试创作童谣。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她一共创作了512首童谣,平均1年85首,几乎每4天1首。不得不说,金子美玲在创作过程中显示出的巨大热情和优秀才能实在令人叹服。1923年9月,金子美玲在当时的多份主流杂志上分别发表了《鱼》《万宝槌》《小剧场》《葬礼》及《果蔬店的鸽子》,开始了作为投稿诗人的创作生涯。当时金子美玲还叫金子照。之后,几乎在每期的《童话》和《爱诵》上都能见到金子美玲的作品,她迅速俘虏了十几岁、20几岁投稿诗人的心,在1923年到1924年间一跃成为了日本全国范围内令人羡慕的童谣新星。1926年4月,作品《露珠》被评为“童谣征稿特辑”第一名,1926年7月,作品《满载而归》和《鱼》被选入《1926年度日本童谣选集》,由此,金子美玲完成了从投稿诗人到童谣诗人的转型,获得了当时日本文学界的认可。同年,她被推荐加入了日本童谣诗人协会,成为了该协会继与謝野晶子之后的第2位女性会员。

金子美玲的作品洋溢着绚丽的幻想,语言晶莹剔透,被当时的日本诗坛誉为“巨星”,被当时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称为“童谣诗的彗星”。 然而,越了解金子的身世,越惊叹她写出这样的诗。

实际上从童年起,不幸就一直与金子美铃如影随形。三岁时,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按照当地的习俗改嫁。23岁那年,她嫁给了书店的一名店员,并生下一女,但丈夫不仅寻花问柳,还禁止她做诗。痛苦的金子美铃提出离婚,以为从此就可以解脱。然而,令金子美铃意想不到的是,离婚后,女儿也被判从她身边夺走,这使得她对生活完全绝望了。1930年,年仅26岁的诗人自杀身亡[1]。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遗忘。直到6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日本童谣集》里读到金子美玲的一首诗,心灵被深深震撼,开始寻找她。十六年过去了,终于找到美玲的弟弟,获得三本手抄遗稿,共计诗作512首,其中发表过的仅仅90首。1984年,三本手抄童谣诗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金子美玲全集》问世,震撼了日本文学界,即刻受到瞩目,受到少儿读者的热烈欢迎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从此作为“心灵的粮食”,被许多人静静赏读。

迄今为止,金子美玲的多首代表作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其作品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英、法、韩等七国文字。2009年在中国结成《向着明亮那方》出版,接着2012年又出版了精装本的《金子美玲物语》。实际上在2005年,金子美玲的一些美丽诗篇在网上传开,草草天涯、小金莹等来自民间的网友,无私的翻译传播着金子美玲的诗歌,读到它的人无不感到邂逅了一座纯美无暇的宝藏。

通过分析金子美铃给世人留下的512篇童谣整体的主题思想、遣词造句、意境氛围等因素,则不发现,金子美铃在童谣中蕴含了富于激情的想象力,也隐藏了巨大孤独和悲伤,通过这些诗句,暗示了其自身最后的人生走向,甚至有意无意在很多作品中泄露了自杀的意图。毫无疑问,金子美铃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她借童谣断言了自己不幸的一生,表达了希望早日解脱的心愿,并在最后,选择了自杀这个极端的方式与现世诀别,走向了那个清净的没有苦难的彼岸。以下从金子美铃的童谣创作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来解读其诗中超凡的纯真、想像力和孤独忧伤的无奈心境。

一、激情和想象

金子美铃出生在濒临日本海的山口县郡仙崎村(今长门市)。她的家乡四面环海,是个很繁荣的渔村,居民主要靠捕鱼为生。童年时光对于诗人来说是无限的宝库,这些伴随着她成长的那海那山那积雪、铃铛、鱼和独特的民俗,后来经常出现在在其童谣中。童年的美铃总在和自然说话。她用与生俱来的、教徒般的虔诚和爱拥抱自然。平素,那些被我们忽略和无视的事物,在金子美铃的笔下,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富有“人情味”和“生气”。读她的诗,可以让一个早就脱掉稚气的成年人,阅读金子美铃的诗中的意义,也许会换回曾经失去的天真和童趣,尝试着回到纯净而唯美的世界,去体验爱和不争。

金子美铃的家乡仙崎村曾经是有名的捕鲸港,人们把鲸鱼腹中的胎儿埋葬立冢,年年办法事,她却听见了小鲸鱼在海里哭泣。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来体验、感觉这个世界。在金子美铃的作品中,读者可以触摸到孩子的思维和气息。她将自己还原成儿童,就像有些作家在给孩子写书的时候会特意俯下身来,降低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正是生活在一个自然风光旖旎的古老的渔村,金子美铃又怀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好奇,诗人才写出大量轻盈生动富有想象力的童谣。另外,读金子美铃的童谣,可以感受其超出凡人的想像力。大正时期童谣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童话》杂志的主编和金子美铃的文学导师西条八十评价说“金子小姐有作为童谣作家最可贵的素质——想像力之飞跃。这一点是别人难以模仿的。”[2]

在《向着明亮那方》的诗句里,金子美玲用她那样清澈的眼睛去看万物,用她那样干净的心去感受人间,用她那样空灵的想象力去理解世界,十分美妙。在字里行间,无处不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植物动物的关爱和怜惜之情。《向着明亮那方》是金子美玲的童谣的代表作之一,她用“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这样的诗句来鼓励自己要用坚毅的精神和力量,朝着光明前行。

另外一首充满童趣的童谣《大渔》,如今常常在电视节目中播送,也登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可是说是脍炙人口。当初正是这首诗,震撼了儿童文学研究者矢崎节夫。在这首童谣里,金子美玲以她儿童般清澈的视线,目睹渔民打渔归来时的喜庆盛况;而在她纯真的世界里,她通过一个孩子的内心独白,以惋惜的口吻,表现了对大羽沙丁的同情和怜悯。描述了海底和陆地上迥然不同的凄惨世界。“朝霞小霞/大丰收/大羽沙丁/大丰收/滩上热闹/如庙会/海里却为/几万条/沙丁要办/葬礼了”。[3]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善良的心灵,告诉世人要善待生灵。

二、孤独和悲哀

年轻的金子美玲虽然是在给孩子写童谣,但是在她的童谣诗句里,她从来不避讳孤独和死亡这两个主题。在《当我孤独》当中,她反复提到“孤独”二字。为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确确实实,在金子美玲短促的一生,她承受着巨大的孤独和痛苦。这些痛苦到底是什么,源何而来,又如何一步步将其逼上了自杀的绝境呢。关于这些问题,通过解读与金子美玲密切相关的五个人,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这五个人是分别陷入原罪意识无法解脱的金子美玲自身,死于金子美玲幼年时代并埋葬于无缘墓中的父亲金子庄之助,总是非常忙碌无法给予金子美玲足够关怀的母亲美智,在金子美玲的童谣创作过程中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学导师西条八十以及不幸的婚姻对象宫本启喜。在金子美玲短暂的一生中,这五个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们给她带来的是各种形式、各种内涵的孤独和悲哀,而这些孤独和悲哀又融汇成了人生的孤独和悲伤,恰恰又是这种人生的孤独和悲哀最终促使她选择了结束年轻的生命。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抱有这样的孤独和悲哀。但是有时候它是那么沉重,远远超越了生命所能承载的极限。这时候,死亡是一种解脱,比存活显得容易。通过自杀,她获得了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安宁,永恒的幸福。

在《蚕茧和坟墓》这首童谣中,金子美玲在童谣的标题上直接用了“坟墓”这个词汇。她提到“蚕宝宝很高兴要到又小又窄的蚕茧里,因为会变成蝴蝶;而人要到又暗又孤的坟墓里”,[4]很难说诗人对死亡和孤独的偏爱,没有自己悲伤身世的影子。也丛这首诗中,可以窥见金子美玲由于生活生存的无助无望,感到精神的孤独和悲哀,这种孤独与悲哀在当时的困境下无以排遣找不到精神的救赎之路。在最后一句当中,“然而,好孩子会长出翅膀,变成天使就可以飞啦。”可以理解成金子美玲对死后可以成为天使,彻底摆脱痛苦的一种心里暗示。在其他的童谣中也有类似的像“悼念”这样的词汇出现。例如《金鱼的坟墓》《云雀的坟墓》《热闹的葬礼》《悼念日》中,金子美玲用这些让人联想到死亡、不幸等童谣里应该避讳的词汇,让人们想到金子美玲已经不忌讳把负面性格的词汇运用到童谣创作里,她已经可以无所畏惧地正视死亡。

2001年,作为特别企划,日本TBS电视台在五十周年台庆上播出了由女演员隆松子主演的《童谣诗人金子美玲——迈向光明的未来》这部传记电影。影片描写金子美玲17岁到自杀前的生活,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对诗人家乡风景的呈现,都很细腻,引领无数没读过金子美玲的人进入她的生命和心灵的城堡——童谣世界。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渗透了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也有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精神上的淡淡的忧伤。

《 金子美玲童谣全集》自从1984年出版以来,30年过去了,热销劲头有增无减。金子美玲热经久不衰,特别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期间,金子美玲的童谣被媒体称为“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

金子美玲短暂的一生似乎没有多少情节,但是她以儿童般纯粹的痛心和超凡的想象力构筑的生命和心灵的城堡——《 金子美玲童谣全集》里面的文字精灵,带给我们读者永远的沉思和怀念。

[1]金子美铃.吴菲译.向着明亮那方[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9.5.

[2]与田準一. 日本童謡集[M].东京:岩波書店, 1957.121.

[3]矢崎節夫.金子みすゞ こころの宇宙[M]. 东京:ニュートンプレス, 1999.93.

[4]金子美铃,阎先会译. 金子美铃全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2.56.

(责任编辑陈平生)

2014-08-02

周先荣(1970-),女,九江学院日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社会文化。

I 207.8

A

1673-4580(2014)03-0084-(03)

猜你喜欢

美铃美玲金子
草原
问雪
积 雪
美玲:我的幸福是与萌货亲密接触
赵美玲
春天的早晨
把铜当金子卖
一个接一个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