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2014-04-17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李 伟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央文件中也曾多次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其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建设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生产水平自动化、生产方式规模化、吃穿住用行健康化与跟上时代潮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社会关系和谐,农民具有现代化素质、精神文明有所提高。只有正确理解并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卓有成效。①

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理论方面最早将农村落后地区发展理论统一起来的是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他认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只有通过完成工业化农村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然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今天,对投入和产出关系的传统分析,已经不能全面解释现代农业增长的动力。1980年,经济学家哈根在对美国、西欧和北欧以及日本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整个国民收入增长中,土地、资本、劳动力仅能解释19%~37%的增长,约有35%的增长可以归因于技术的增加和利用。随着新增长理论以及以交易成本范式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等新兴经济学理论的兴起,农村制度的变迁、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农业增长的新因素。

在实践方面,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波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都曾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过大规模的农村建设,总结起来主要可分为三种模式:日本通过强大的工业化动力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韩国通过全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村运动;欧美等国家是在应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总结各国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两个共同点,即良好的农村制度环境和较高的农民素质水平是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韩国在新村运动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五次“扫盲教育计划”并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农村教育体制,新村运动也是伴随着“新村教育”得到深入开展的;在波兰,政府支付给每个农民子女的教育经费多于支付给每个城市市民子女的教育费用,还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培训、争取贷款、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度重视并较早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和农村人口,许多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另外日本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与城市居民的就业能力相差无几。基于以上原因,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日本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顺利转移;以色列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研推广体系使以色列的农业成为与军火工业、钻石加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产业。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美国的蔬菜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体系、日本农协组织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韩国的村民意识教育、以色列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虽然我国新农村建设由来已久,但是有关如何建设新农村,理论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林毅夫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应该在于通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启动农村的大量需求。重点解决农村上下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改善农村工业品的销售网络,使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能得到释放,进而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其是以国家有足够的财力并且愿意向农村地区无偿投资、农民有扩大工业品消费的潜在能力、城乡间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效益相同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偏好一致等为前提的;温铁军等则认为农村制度、文化和环境等软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新农村建设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引入外来志愿者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让一些精神紧张、不堪污染的城里人被田园诗般的农村所吸引。而政策部门则倾向于折中理论,即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强调农村教育、制度等软环境的建设。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农村价值观念的重建。②

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类型与特征

根据农村发展的动力来源和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类的结果,新农村建设模式从理论上可以按照两级进行分类,第一级是从动力机制层面分为三大类,即外源拉动主导型、內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第二级是从影响因素性质层面分为十小类:外源拉动主导型模式主要包括工业带动型、城镇建设带动型、劳务输出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四类,内源推动主导型模式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带动型、能人带动型、生产组织带动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带动型四类,均衡推动发展型模式主要有休闲产业带动型和商贸市场带动型两类。

1.外源拉动主导型模式。外源拉动主导型模式主要指工业化、城市化等外源驱动力大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农村发展可以通过利用城市的资金、技术、环境等生产要素发展经济,实现农民、农业非农化,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在城市中心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受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大,新农村建设多以外源拉动主导型模式为主。

2.内源推动主导型模式。内源推动主导型模式主要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超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外源驱动力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主要依靠农村本身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发展经济,通过利用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具体的,一是以地域内的文化、技术、产业为基础,以地域内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开发;二是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自然保全、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繁荣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开发,来实现经济发展;三是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并创造出高附加值的关联产业来;四是为了提高资本与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由本地居民参加并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地域经济自治体。

3.均衡推动发展型模式。均衡推动发展型模式主要是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外源驱动力相差不大,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路径多样,在自我发展能力与外部动力共同作用下,通过休闲产业带动、商贸市场带动等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村设施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具体地,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模式与发展类型是在自身条件基础上所选择的行动结构和路径策略,决定于不同的区域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具有其特有的约束条件和关键性问题,都是与经验主体相对应的,因而具有不同的建设条件和建设重点。总结和探讨区域发展基本模式,重点是认识和理解各区域发展模式的内在逻辑及规律,以便针对自身的发展条件,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③

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

1.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进一步改善。“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都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中央和地方都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农产品贸易等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的生产效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江西、山西等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以特色产业来带动发展,广东省以“万村千乡”市场建设试点工程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全省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各地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和质量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

2.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各地在实施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着力促进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房改造工程、村道硬化工程等建设,广大农村基本实现了通水、通电、通公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农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

3.乡风文明与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比较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农民转变思想、更新观点、移风易俗,着力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德意识和生态意识,积极倡导讲理想、讲科学、讲文明、讲法纪、讲和谐的良好风尚,持续实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坚持不懈扫除“黄、赌、毒”。各地还广泛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推进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农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步伐加快。

4.村容村貌与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许多省份把改善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对“脏、乱、差”现象进行重点治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着力转变农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村卫生状况,农村开始步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轨道。

5.乡村管理民主程度进一步改善。乡村领导班子和工作作风建设始终是新农村工作建设的一个重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启动、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努力转变基层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两委”工作能力,建立并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村务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完善“一事一议”制度。④

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农村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牢固。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生活有关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仍然是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资金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投入不足,相当部分村、屯的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道路质量差,造成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运输不畅等问题,大部分村屯没有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很少进行集体文化活动,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另外资金的投入又相当分散,挤占挪用的现象相当普遍,有限的投入又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2.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些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还没有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进城务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且农民工工资上涨缓慢,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甚至出现工资绝对下降的现象。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这将会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在大多数农村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够高,农民大病就意味着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教育推广力度逐步加大,农民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在城市,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少,除少部分村屯有篮球场、文化娱乐室外,绝大部分村屯在这方面是空白,没有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阵地,代之是一些封建迷信低级庸俗活动的流行。

4.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程度比较低,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广大农民群众和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思路不够清晰,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再加上一些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在外务工,留下来的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因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⑤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向着既定目标前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它的提出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但在部分地区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农村经济的滞后、农业地位的薄弱和农民增收的缓慢,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更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城乡发展不平衡,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等的影响,我国多数农村的面貌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要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卫生环境差距七个方面。我们要彻底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城乡分割的教育体系、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清除人为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障碍,为城乡社会结构的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农民主体地位尚未落实,必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尚没有确立,主要表现在新农村规划不是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农民民主协商、讨论、决定,而是由县一级甚至市一级帮助村一级制定规划,越俎代庖,往往把上级部门主观设想的模式强加给农民,结果是好心办坏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农民并不买账。另外,应该处于新农村建设主导地位的农民还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比较陌生,不能适应帮助他们发家致富的种种政策。只有心系群众利益,关心农民疾苦,真正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他们的内在活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打造坚定的主体力量。

(1)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增收困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做到农民生活宽裕。现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准已基本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也基本从自产自销式的生产方式中跳了出来,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战略和相应的经济政策,这是农民收入低和提高慢的政策性根源。另外,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使得其资金周转速度较慢;农业生产难以摆脱大自然条件的制约,难以避免种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生产风险相当大;农作物单位面积产品重量大、产值低,保存费用高、风险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变现风险大;农业自然灾害成本高。所有这些,都可能会使农业生产者随时处于艰难困苦甚至破产的境地。

(2)农民工就业得不到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的制约。目前,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民工进城既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给农村和城镇带来了双重变化。但在事实上,城镇对农民工的态度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农民工一直处于城镇社会的最底层,其应有权益往往得不到有力的维护。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焦点话题与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推进和保障农民工进城并稳定就业,不仅会有效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发展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加强城市经济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交流与统筹发展。

3.对农村生产力发展不够重视,必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则是近期目标。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重点,是主要矛盾,后者居次要地位,是次要矛盾。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更要立足长远,抓住主要矛盾。

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并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去改善农民的生活,而是大搞形象工程,不断搞试点、抓样板,开展的活动主要是盖房子、修路和建沼气池等,重点错位,甚至有些地方做出不切合农村实际的规划,损害农民利益,给农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1)农村劳动力缺失。现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年轻人外出打工,而且文化水平越高的年轻人,越是选择留在外面。城乡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导致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导致城乡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的差距。非农产业和城市建设对劳动力需求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向城市,流向其他非农产业部门。近几年来,虽然国家也采取了多种惠农政策,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另外,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也扩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城市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加大,必然吸引和引起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等其他社会领域转移。

(2)重工商,轻农业。农村就是要以农为主,而现在则是重工商、轻农业,所谓的新农村改造、农村城镇化更使人们逐步脱离土地,导致人们轻视农业,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各地各村庄应该实事求是,依托于自己固有的资源、环境、优势等,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从2004年到2012年,中央连续九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内容涉及资金投入、村容村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自治建设等内容,“三农”工作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和乡村均衡资源、互惠互利的一种齐心协力的时代要求。应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⑥

第三种观点认为,农村生态文明问题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巨大干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农业的基础条件,破坏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农业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环境要素的不可逆性转变甚至崩溃,这些变化会导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在内的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生产能力出现下降,并且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用受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轻则造成农作物中毒、产生病虫害、农产品品质下降或变坏,重则导致农作物死亡,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甚至使一些地区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渔业作为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生产部门,水污染对其的危害是最为直接的。长江流域部分农村的池塘、湖泊和水库在受到污染后,所产的淡水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出现了大面积水产品死亡的事件。二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和破坏威胁农民的饮用水、食品安全,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中国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800多万人,长期饮用导致人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由于生猪规模养殖大量排放污水,一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不同程度出现了污染,抽取的井水散发臭味,水质逐渐下降,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情况的持续加剧已经使一部分村民产生了外迁的念头。环境污染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稳定。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出表现为集体上访、投诉、示威、堵路、堵桥及械斗,造成经济损失增大,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⑦

六、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探析

思路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还需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方式、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和省难以直接操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去落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保护好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推进农村通电、通水、通道路建设,逐步把乡村电路、道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地,让农民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三是通电视、通广播、通电话建设,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四是房舍改造,村屯绿化;五是卫生与医疗体系建设。

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就是为了能让农民多增加收入。要把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减少农业人口、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拓展农村就业领域,培养农村拔尖人才,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3.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建立起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就医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农民道德文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生活补助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4.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没有文明的农民,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就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效运行。建设文明之花盛开的新农村,需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培训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科技、法律等各类培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升人的文明程度,优化人与人的关系。要充分进行宣传动员,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乡村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任劳任怨,敢于吃苦,一心抓落实,发动各部门协作配合。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力量得到进一步凝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⑧

思路二: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应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要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以大中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产业支撑力、文化影响力、社会管理力等条件,科学合理地引导广大农民有序向城镇集聚,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从而有效地影响和带动整个城市周边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使当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坚持实行“大统筹,大集中”的策略。具体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先进村和落后村发展、统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农村当前和长远发展。总之,就是要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新农村建设始终,依靠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体制性障碍,把新农村建设建立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城乡一体互融互促的合理布局之中,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最终实现科学发展。

2.落实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人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在生产力各要素中发挥着首要的决定性作用。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做起,确保农民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实行管理民主。“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建设,落实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健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制度,民事民议、民财民理,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要继续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尊重农民财产权利,不断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要充分发挥农村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实现干部和农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全国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让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持。

3.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实现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千方百计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是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村中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规划,既保证农业用地和生态平衡,又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更加重视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切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建立和加大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领域的就业量。

与此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整体优化、发展新产业也是需要重视的环节。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建公司、建基地、建协会,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⑨

思路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对策思考。

1.引导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观念的树立,其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农民和农村干部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出路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概念纳入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长远目标。目前中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即小农生产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变革的时候。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3.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在现阶段,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履行职责。然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在一些官员眼中一直是发展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所谓政绩,一些地方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数字,造成环境日趋恶化,人民的健康受到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一是城市各级环保部门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区扩大、延伸到郊区乡镇。要将城市近郊及边远乡村地区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范围,确定郊区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目前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各区环境管理机构,可建立直属市环保局的环保派出机构,对外来污染企业要从环保“三同时”管理上严格审批把关,防止污染转移。加强郊区农村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工作,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投诉、污染纠纷等事件要加大现场处理和监察力度。扩大城区环境监测的范围,掌握郊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治理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二是还应考虑在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坚决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对本地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良好贡献,使辖区生态环境在任期内得到切实保护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的行政领导,要给予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志,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流域、重点企业以及影响面大的污染要优先争取列入市、区治理计划。采用污染企业为主,市、区、乡镇适当补助的方式积极治理污染。并通过项目申报,向国家和省里争取环保资金,解决流域性污染问题。⑩

思路四:新农村建设绩效提升路径。

1.关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创收增收。调查发现,产业是带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单纯依靠国家的投资进行新农村建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如何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农村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何选择适合村庄发展的产业却是一大难点。建议科技人员对农村土壤进行测评,帮助农民找到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改良土壤性质;同时,依据农村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行动,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努力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积极引导农民创收增收。

2.关注农村住房补贴,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解决买不起房子的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确保“住有所居”。但是,却没有提到如何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仍有少数农民住房为土坯房,甚至为危房,住房条件极为恶劣,从而导致农民生活不稳定,没有安全感。所以,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农村住房的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对经济困难的农户建房给予一定的补助,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进而提升农民幸福感。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更好地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

3.关注农村医疗教育,提升农民幸福感。虽然农村合作医疗使得农民的医疗保障得到大大改善,然而医疗问题仍然凸显。在目前医疗体制下,农村每年所缴医疗保险费一年一结,余款不可变现不可累积至下一年,致使很多农民为“不赔钱”而买药,导致所买药品过期,生病时又要花钱买药现象的发生;此外,住院报销一般为定点医院,极易出现“可报销的医疗治不了病,能治病的医院没法报销”的尴尬局面。

4.关注空心村现象,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调研过程中发现,对于百姓而言,农业仅是温饱产业,并不足以使农民奔向小康水平,因此,大部分青壮年甚至妇女选择外出打工,村中多为留守老人及儿童,在调研村庄中,中阳乡金庄村最为典型,金庄村地处山区,以农业为主,交通不便,村中几乎没有青壮年,留守老人居多,生活极为困苦。像这样的村庄山西省乃至全国仍有很多,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每个村庄做到“五个全覆盖”,但是对于这样可能若干年后便会“自然消亡”的村庄而言,无异于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对“空心村”进行整治,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更加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当然,并不是说城镇化是要“消灭农村”,而是对于条件极其恶劣,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5.关注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村干部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决策者,其文化知识水平高低对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全面推进村集体班子建设工程,选优配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推进“人才储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大对县、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将干部下乡住村包村作为一项战略工程,长期坚持下去。

①⑤⑧ 沈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9期。

② 陈超、刘红光:《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约束瓶颈与对策研究》,载于《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1期。

③ 何龙娟、陈伟忠、康永兴、张艳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6期。

④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联合课题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载于《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3期。

⑥⑨ 乔洁、乐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于《经济论坛》2013年第5期。

⑦⑩ 刘魏文:《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载于《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